天天看點

現在才知道,隻有這樣的詩才配得上《詩刊》?

作者:評詩論道

“劉年”的詩歌《稻花魚》屬于什麼水準?看完這首詩後,你有沒有信心向《詩刊》投稿?

作者:無槍的将軍

現在才知道,隻有這樣的詩才配得上《詩刊》?

◎評論文章引用資料來源于:詩刊;作者本名劉代福,湘西永順人,現張家界學院任教,系當代著名詩人,原《詩刊》編輯,人民文學詩歌獎、華文青年詩人獎、紅高粱詩歌獎等獎獲得者:劉年。

很多時候,我們把“葉落歸根”當成是“人性使然的歸宿”,然而,我們遺忘的卻是,所謂的“歸宿”,其實不過是童年或記憶深處的一種“鄉土情結”的引申而已。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無論青絲縷縷又或是白發蒼蒼,故鄉的一草一木,總能不經意的,激發我們内心深處“最莫名的親近感”!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讀讀詩人劉年的《稻花魚》,一起去感受一下他與故鄉的“親近感”!

《稻花魚》是一首“語态豐幹饒舌、意韻稚氣未脫、寫作手法粗劣”的“抒情體”詩歌。同時,它也是一篇“飽含深情的鄉土題材”之作。

【①“語态豐幹饒舌”指詩歌語言過度偏向于情感的表現性層面,忽略了審美語境與詩化環境的融洽性,容易給人造成一種言之無物和拖泥帶水的贅述感。

②“意韻稚氣未脫”指詩歌語言所凸顯出來的情韻和審美傾向過于幼稚、膚淺,容易給人帶來稚嫩無知的童真感。

③“寫作手法粗劣”指詩歌前部分采取“自言自語”的自述方式來強調或遞增主體情思,容易給人造成一種浮于淺表、枯燥乏味的低級感。

而詩歌結尾部分的修辭運用(指比喻、誇張等),雖有一定的藝術效果和審美展現;但是,由于其前部分表現得太過于“平庸”,結尾部分的跳躍,反而會給人帶來一種不自然、不協調的生硬、牽強和做作感。】

下面我們就圍繞《稻花魚》來展開一些研讨,希望可以為讀者的閱讀和寫作帶來一些實質性參考。

“二兩魚,是二兩快樂……至……放回去,再養一年”

此處主要是以“寄情于物”的方式來表達或凸顯某種場景狀态下的情感次元。

然而,以“二兩、是二兩、半斤、是半斤、快樂、不夠、再”等啰嗦的強調方式來作為詩歌的開頭部分,雖然,可以在語境的纏繞下,适度的遞增其情感尺度或增添情感氛圍。

但我們想說的是,可能作為詩人的劉年并沒有搞懂,甚至很可能并不懂得,像他這種“自問自答、直抒胸臆”的語體建構方式,其實一點也不高明,反而還很容易給讀者造成“一種稚嫩狀态下的不明不白和絮絮叨叨的廢話感”。

“世界多久沒有這麼柔軟了/如同當年,你抱着父親的腳不放/大地抱着你的腳,也不肯放”

這一部分并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簡單來說也就是,詩人利用修辭手法(指比喻、拟人化)來對某種場景狀态進行詩化描述以及表達情感(或可了解為展現父子關系等)。

而“世界多久沒有這麼柔軟了”,雖是形容腳踩在泥土上的感覺,但此處也可引申為詩人對某些境況、遭遇的隐喻性感慨。

“大地抱着你的腳不放”雖可了解為形容腳在泥土的感覺,但如果往深度挖掘一下的話,其實,這裡也可衍生到“鄉土情結”或情感的展現之上。

“稻田是漏網的鯉魚,金鱗層疊,遊出了山村遊上了天”

此處将“稻田”比喻為“鯉魚”,主要是用來描繪稻谷即将收割時(或豐收)的一幅景象。而“金鱗層疊”中的“金鱗”是對“稻谷”(或稻田)顔色的比喻,“層疊”則是對稻田數量、形态的一種具象形容。

另外,我們需要說一下的是,“遊出了山村遊上了天”中的“遊出了山村”在此處可了解為“稻谷”(或大米)賣得比較遠或者也可了解為是詩人對自我價值的一種隐晦、肯定。

而“遊上了天”雖有幾分“誇張”的效果,但實際上也隻是對“遊出了山村”的一種重複和遞增。

不可否認的是,這裡作為詩歌的結尾,明顯是與前面形成了一種“前低後高”藝術性的反差。

——簡而言之就是,前面顯得非常的低級乏味,而後面(指結尾)卻表現出了與之不同的審美層次,當然,後面雖是浮于淺表的修辭運用,但卻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全詩的意境起到了一種“拔苗助長的拉升”作用。

說句不好聽的話吧,如果沒有結尾處的修辭點綴,那劉年這首“稻花魚”,很有可能連詩歌的邊都沾不上,最多也隻能叫口水話的分行了……!

事實上,我們去年(2023年)也評過劉年的詩歌,他給我們的感覺是大多數作品都比較傾向于:

“利用驚奇的修辭和反複強調的語氣以及過度性的跳躍來制造某種具有反差、沖突、對立和沖突感的畫面。”

不過,值得可惜的是,他卻并沒有把控好,或者說是認識到“淺意直達”與“晦澀難懂”的運用尺度,因而,才導緻了其作品總透露出一種“賣弄玄虛、華而不實的造作感”……。

最後說句實話,像《稻花魚》這種詩歌,如果不是《詩刊》曾經的編輯劉年所作、所投的話,估計想上《詩刊》發表,還真有些不可預料……。

當然,除非有那麼一天,《詩刊》的選稿标準徹底降低了,選稿的對象也徹底親民了……!

——那就“另當别論”!

作者簡介:無槍的将軍,本名:何天軍,籍貫:重慶萬州,當代詩學解讀平台【評詩論道】主筆,獨立批評家、評論人、實用性詩學理論研究者;推崇:“以詩養性,以評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