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作者:史在沒有錢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注”按鈕,友善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讨論與分享,您的支援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文 | 編輯:史在沒有錢

前言

在1529年1月9日的航程中,哲學家王陽明辭世,留下了豐富的心學思想和影響深遠的學術遺産。臨終時面對弟子的詢問,他隻淡笑回應:“此心光明,亦複何言?”這一幕不僅展示了他對生命的超然态度,還反映了他深刻的心學理念。

王陽明的一生充滿了學術探索和個人挑戰,但他在家庭和後代的安排上顯得無奈和淡然。為何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王陽明會對家族事務持如此态度呢?下面小史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1472年,在浙江餘姚的一個知識豐富的家庭中,王雲降生。他的父親,王華,是一位尊敬的學者,于1481年成為進士,後來晉升為南京吏部尚書。一個神奇的預兆标志了王雲的出生:據傳,餘姚縣的岑氏老婦一夜之間夢見神仙在紅雲之上将一個嬰兒托付給她。這個異象很快得到驗證,因為岑氏的兒媳次日便生下了王雲。神仙的預示促使他的祖父為他取名“王雲”,意為從雲中來的孩子。

王雲的童年不同尋常,直到五歲還未開始說話。這種異常情況讓所有人都在猜測他的未來。在他小時候他與朋友們在路旁玩耍時,一位氣質非凡的和尚路過,對王雲表示了特别的關注,感歎地說:“多好的孩子,可惜天賦已被封鎖。”這一評價深深觸動了王雲的家人,使得祖父想到《論語》中的一句話,“才能未得到妥善保護的天資,終将失去。”是以他改名為王守仁,意為守護天賦。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守仁後來被世人稱為王陽明,在他十二歲時的一次課堂讨論中,王陽明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什麼是世上最崇高的事業?他的教師,本想引導他向傳統的功名成就目标努力,回答說成為像他父親那樣的狀元是最高成就。然而王陽明卻有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追求成為聖人,即精通并實踐儒家教義,才是真正的第一等大事。

這個觀點揭示了王陽明理想主義的思想傾向,他的哲學觀更偏向唯心主義。盡管他的思想深邃,但現代社會中對其理念的接受度并不廣泛。一方面現代解讀往往對其思想有所曲解和炒作;另一方面,由于他的思想強調理想和精神追求,與現代社會普遍的唯物主義和實用主義相悖,這也是他的理論未能被廣泛接受的一個關鍵因素。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在傳統儒學體系中,王陽明被尊為僅次于孔子、孟子和朱熹的儒家大師,其地位崇高,幾乎接近聖人,在現代這種對個人崇拜的觀念已大為減弱。現代社會不再像過去那樣設有“聖人”的概念,正如現實世界不再需要超級英雄一樣。

15歲時他經曆了一次邊疆之旅,深受啟發立志要為國家效力,寫下奏章請求出征。17歲那年他與諸氏結婚,但在婚禮當天因與一位道士讨論道法而忘記了儀式,直到次日淩晨才在一處道觀被找到,這件轶事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人們稱他為“異人”。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到了21歲王陽明接觸到朱熹的理學,被“格物窮理”的思想深深吸引。他在自家庭院中的竹林下,決心通過對竹子的觀察來探索宇宙的奧秘。他連續七天七夜凝視竹子,企圖從中領悟自然法則,這一行為後被稱為“守仁格竹”。這次極限挑戰并沒有帶來預期的啟示,反而令他生病,也使他對傳統的格物學說産生了質疑。

這些經曆鑄就了王陽明後來的哲學思想,他開始對傳統儒學的某些教條提出挑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心學理論。這些轉變不僅影響了他的生活軌迹,也對後世的儒學和哲學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陽明不僅以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聞名,還在軍事和文化領域有着非凡的成就。盡管他的起初身份是文官,王陽明卻多次被召領軍征戰,其軍事才能亦得到了時人的廣泛認可。在抗擊内亂和外敵入侵時,他展現了超凡的指揮能力和戰略眼光,屢次取得顯著的勝利。

王陽明最為人稱道的貢獻在于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心學強調“知行合一”,認為知識與行動不可分割,理論的學習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此外他提出的“格物緻知”理論,倡導通過對事物本質的深入了解,來達到知識與實踐的統一。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在1528年冬,王陽明在南安逝世,他的遺體在一衆弟子和門徒的護送下啟程回鄉。這位心學大師的離世,引發了門徒和親朋好友的深切悲痛。1529年初春,王正憲這位22歲的義子,得知噩耗後急忙從家中趕來,終于在貴溪與父親的靈柩相會。

面對棺木他悲痛欲絕,淚流不止,随後撰寫了《遇喪哀感》一文,表達了自己對王陽明的哀思和深厚的父子情感。在陽明靈柩抵達故裡的儀式上,王家的男女老少都按照傳統禮節分别哀悼。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正憲與僅四歲的親弟弟王正億及其他親族子弟站在門外,而門内則是王陽明的女眷們,師友門人則聚集在外圍。這一場景,顯出了一家人對王陽明的深切緬懷及對他哲學遺産的崇高敬意。

在此悲傷的背景下一些門徒如錢德洪和薛侃等,卻已開始考慮如何扶持年幼的王正億繼承爵位。他們希望這位年僅兩歲的幼兒能夠繼承王陽明的遺志和地位,為此他們開始籌劃可能的支援措施。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他們的計劃還未展開,嘉靖帝便已指令朝廷審議王陽明的功過。結果不僅爵位被剝奪,連基本的賜祭和追封禮遇也一概未予準許,使得王家的繼承問題更加複雜。這一政策的決定引發了王家内部的一場關于遺産的紛争。

原本應由爵位繼承所解決的家族地位和财富配置設定,現在必須通過其他途徑來争奪。王陽明家族的分産之争是以而開始,演變成一場動蕩不安的家族鬥争。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陽明于五十七歲之年辭世,明世宗對他的學術貢獻和政治行為有所保留,是以禁止其家族世襲建立伯的爵位。故此王陽明之子王正億隻能在錦衣衛擔任副千戶的職位。然而隆慶二年,明穆宗頒诏恢複了王家的爵位,使王正億得以成為建立伯。王正億繼承爵位後,一直到萬曆五年去世。

王正億的兒子王承勳繼承了建立伯爵位,并在漕運中任職二十年,積累了豐厚的家财,王承勳的家族在繼承問題上出現了複雜的紛争。根據《明史》的記載,王承勳有兩個兒子:王先進和王先達。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先進原本是王家爵位的直接繼承人,但因未有子嗣,他計劃收養弟弟王先達的兒子王業弘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但由于因家庭糾紛王先進與弟弟夫婦的關系惡化,他改為收養了族中的王業洵作為養子。

當王承勳逝世後王先進尚未正式繼承爵位便亦去世,這就引發了關于建立伯爵位繼承權的争議。此時的候選人中,王業洵和王業弘成為主要的争奪者。王業洵為了鞏固自己的繼承權,他首先提出王先達并非王承勳的親生兒子,而是被領養的孩子,這一說法直接影響到王先達及其子王業弘的繼承資格。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同時王業洵還引入了一個新的競争者,即王承勳的侄子王先進的堂兄弟王先通,使得爵位的繼承更加複雜化。這場關于建立伯爵位的争議持續了數十年,最終導緻這一爵位長時間懸空,未能有人順利繼承。這一連串的事件展示了明朝末期貴族家族内部權力鬥争的複雜性和深遠影響,同時也反映出朝廷對于貴族身份的嚴格控制及其對政治穩定的考量。

在1531年的春天,王陽明門徒黃弘綱,前往南京尋求已升任禮部侍郎的黃绾協助,商讨關于王正億未來的安置問題。黃绾提議将自己的女兒嫁給年幼的正億,并由他親自負責教養。這個提議得到了王陽明門徒的熱烈響應,錢德洪、王畿和王艮等人随即代表王正億向黃家正式提親。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在嘉靖十一年的秋天,王正億被正式送往南京,與黃绾家族同住。然而,随着王正億離家,他在家中受到虐待的傳言也逐漸傳開。王守文及其母趙太夫人,雖曾誓言不再插手王家事務,卻憂心忡忡,不安于年幼的正億遠離家鄉。王守文試圖通過信件請求王陽明的其他弟子接管正億的撫養責任,但遭到拒絕。

黃绾在這時站出來,為王守文辯護,了解他對侄子深情,勸他了解這是為了尊重王陽明的遺願,保護孤兒的行為。在多方的勸解下,王守文最終放手,趙太夫人留下囑托,希望王陽明的門人們能妥善管理王家,以保留建立伯的榮耀。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正億被送往南京期間,家中的侍從和其他家奴不願放手,他們緊緊抓住正億不放,希望通過他繼續享受王家的财富。王陽明的門徒不得不斥巨資,解決這些糾纏不清的問題。

吳夫人和王陽明的另一個妾室陳氏被遣傳回老家,期間王陽明的門徒也趁機調整家中婦人的地位,将張氏扶正為嫡妻,使王正億的身份從庶出轉為嫡長子,這一決定在當時引起了廣泛的讨論。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王正億帶着王家所有的财物抵達南京,黃绾為了避免侵吞女婿家财的嫌疑,公開進行了财産公證,清晰記錄了王家的資産,并設立了三份合同,一份保留在王家,一份交給張夫人,最後一份由黃绾自己保管,直到王正億成年。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這一财産公證的舉措不僅保護了王正億的合法權益,也顯示了黃绾的誠信和透明度,同時減少了外界對他可能利用女婿财産的疑慮。王正億在黃绾家的撫養使王家的内部紛争暫時平息。盡管王陽明的榮譽未得到嘉靖帝的完全認可,但随着時間的推移,王陽明的影響力逐漸恢複,他的學說和貢獻也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

王陽明身後事:子嗣争奪家産,弟子出手,助唯一血脈重新繼承爵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