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作者:婦産科李醫生聊健康

中國家庭飯桌上總少不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不過,張阿姨最近開始擔憂起來,自己的血糖居高不下,醫生告訴她要控制飲食,尤其是米飯的攝入。她的日本朋友小田則顯得相當輕松,“我天天吃米飯,體檢結果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這讓張阿姨感到不解,為什麼同樣愛吃米飯,自己卻比小田更易得糖尿病呢?其實,答案可能隐藏在每日的飯盤深處。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一、米飯消費對糖尿病的影響

你說米飯嘛,吃多了自然是容易推高血糖的。米飯的主角可是碳水化合物,咱們吃進去之後很快就能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升得快,胰島素分泌就得加班加點,時間長了,胰島功能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這個邏輯連國小生都能了解,可問題是,為什麼咱中國人吃米飯容易得糖尿病,日本人就相對安全呢?

咱們先來聊聊這個“吃得多”到底是個怎麼回事。資料顯示,中國人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普遍高于日本人。

許多中國家庭的餐桌上,米飯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大碗大碗地吃。再加上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為了省事,一頓飯就以一大碗白米飯配上一兩個小菜草草了事。

别的不說,咱們要是單單從量上來看,吃得多自然血糖升得快,這就不難了解為啥咱們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了。

但這個量的問題,隻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症結還在于米飯的種類及吃法上的差異。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二、飲食結構差異

咱們再說說飲食結構吧。這個東西聽起來高大上,其實就是咱們吃啥、怎麼吃的問題。日本人吃米飯,喜歡用的是精細加工不多的短粒米,那個叫做粘米,吃起來口感是真不錯。

咱中國人多數時候吃的是長粒米,加工程度比較高,纖維素被搞得差不多了,血糖反應指數(GI值)就相對高一些。

說起來這個血糖反應指數,它可是個大角色。高的GI值意味着血糖上升得快,這對胰島素分泌是個不小的挑戰。

長期高GI飲食,容易導緻胰島素抵抗,也就是俗稱的“耐受性”問題,久而久之,糖尿病就悄悄找上門來。

而日本人的飲食結構,除了米飯,還有富含蛋白質的海鮮和豆制品,以及各種新鮮的蔬菜。這樣的搭配,可以緩解血糖的急劇上升,因為蛋白質和纖維素對血糖的上升速度有着調節作用。

而咱們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裡,特别是北方,主食的比例可能會偏高一些。再加上現代飲食的西化趨勢,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攝入增多,這些都是導緻中國人糖尿病發病率升高的推手。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三、生活方式的差異

生活方式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生活習慣與環境直接關聯着個體的健康狀況。例如,飲食習慣的差異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類型的癌症具有深遠的影響。

研究表明,地中海飲食,富含果脯、堅果、全谷物以及魚類,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密切相關。

反之,高脂肪、高糖的飲食習慣則與多種健康問題相關,例如北美地區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發病率就與其飲食習慣緊密相關。

除飲食外,日常的實體活動量也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影響因素。例如,缺乏足夠運動的生活方式,如長時間的坐姿工作和高度依賴車輛的交通方式,已被證明與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相關。

相反,那些生活中包含規律體育活動的人群,如常常步行或騎行的歐洲人群,其整體健康狀況普遍較好。

環境因素,如居住地的空氣品質和水質,也顯著影響着生活方式與健康。長期暴露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如一些工業化城市,可導緻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血管問題的發病率升高。

清潔的居住環境,充足的綠地,以及高标準的公共衛生設施,都是支援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四、基因與環境因素

基因與環境的互相作用是現代醫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基因因素對于了解個體健康差異提供了基礎性的解釋,例如,特定的基因變異如BRCA1和BRCA2與較高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相關。

然而,僅憑基因資訊并不能完全預測疾病的發生,環境因素的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環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習慣、社會經濟狀态、工作與居住環境。例如,吸煙被公認為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而這種風險在那些擁有肺癌易感基因的人群中尤為顯著。

這表明,生活習慣的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劇或減輕基因預設的疾病風險。

此外,從表觀遺傳學的角度,環境因素能夠通過影響基因表達來間接改變個體的健康狀态。

例如,長期的心理壓力可以通過改變荷爾蒙水準影響基因的表達,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五、社會經濟因素的角色

在讨論健康問題時,社會經濟因素無疑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經濟條件直接影響個人及其家庭的健康護理擷取能力、生活品質和長期健康結果。

研究顯示,低收入家庭的成員比高收入家庭的成員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基礎健康設施的缺乏和高品質食物的不可及性。

此外,教育水準也是決定健康行為和健康狀态的關鍵社會經濟因素之一,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對健康資訊的擷取和處理能力越強,也更可能采取預防措施來避免疾病。

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包括安全的居住環境、社會和社群的支援網絡以及有利的工作條件。在城市規劃和政策制定中,如果忽視了這些因素,将可能加劇社會不平等,進一步影響弱勢群體的健康狀況。

政策制定者需認識到經濟增長與人民健康之間的聯系,并通過支援教育、改善住房和就業條件來促進全民健康。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六、預防政策和建議

針對目前公共健康的挑戰,有效的預防政策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加強公衆健康教育,普及基本的健康和衛生知識是基礎。

通過媒體、學校教育以及社群活動,可以有效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的認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其次,建議政府和相關機構提供更多支援,如免費的健康檢查服務、疫苗接種和心理健康支援,尤其是針對低收入和弱勢群體。

同時,應推動跨部門合作,例如公共衛生部門與教育、住房和勞工部門的合作,共同建構一個支援健康的社會結構。

此外,企業和私人部門也應被鼓勵參與公共健康事業,通過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投資于健康教育和社群健康設施的建設。

同樣愛吃米飯,為何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易得糖尿病?醫生告訴你答案

總結

通過實施有效的預防政策,可以顯著提高公衆健康水準并減少健康不平等。健康是社會持久穩定發展的基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在面向未來,我們需不斷創新解決方案,克服挑戰,為所有人建構一個更健康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