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作者:懶洋洋芝士

在這個資訊時代,手機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無法離開的通訊和網際網路接入工具。手機的核心部件之一就是晶片,它就像一台手機的"大腦",決定着手機的運作性能和功耗表現。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然而,近年來國際手機晶片市場一直被幾家外國公司所壟斷,他們不斷漲價,給國内手機廠商帶來了沉重的壓力。面對這一困境,中國政府和企業開始加大晶片自主研發的力度,國産手機晶片産業鍊正在加速形成。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我們都知道,高通和聯發科這兩家晶片巨頭,長期占據着全球手機晶片市場的半壁江山。他們憑借先進的技術和大量的研發投入,生産出性能強勁的旗艦晶片和中低端晶片産品。由于他們在市場上的絕對優勢地位,近年來兩家公司一直在不斷提高晶片的價格。

對于國内的手機廠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由于缺乏自主可控的晶片技術,它們别無選擇,隻能被動接受高價晶片。這大大增加了手機的生産成本,影響了産品的利潤空間,也讓消費者購買到了相對昂貴的國産手機。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面對困境,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晶片産業的自主發展。從"中國芯"到"孿生芯"再到"算力"國家戰略的提出,政府一直在傾力支援國内晶片企業發展壯大。同時,一批國内晶片企業也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如華為的海思、小米的素力、聯發科、紫光等,他們的晶片産品正在逐漸趕超國際巨頭。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小米的手機晶片"天玑"系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從中低端到旗艦,天玑晶片已經能夠覆寫主流手機型号的需求。今年推出的天玑8200是小米首款旗艦5nm晶片,不僅功耗表現出色,在人工智能和圖形處理能力上也有突出的性能。這意味着,消費者未來可以買到體驗出衆、價格實惠的國産晶片手機。

目前,全球手機晶片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格局,頭部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佔有率。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的統計資料,排名前五的晶片供應商分别是聯發科、高通、蘋果、紫光展銳和三星。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其中,聯發科和高通這對"晶片雙雄"合計占據了近60%的市場佔有率,可謂遙遙領先。兩家公司在中高端和入門級手機晶片領域分别占據優勢,全面覆寫了不同價位的手機市場。

聯發科總部位于台灣,是全球第四大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商,主攻中低端手機晶片市場。憑借成本效益出衆的優勢,它在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十分受歡迎。而在國内,聯發科晶片也廣泛應用于小米、OPPO、vivo等品牌的千元機型上。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高通作為美國晶片巨頭,則在中高端旗艦機晶片領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由于其頂尖的研發實力,高通的骁龍移動平台一直走在行業前沿。除了蘋果自家晶片,絕大多數安卓陣營旗艦機型都選用了高通處理器。

作為手機晶片市場的"新貴",蘋果自主晶片在性能和功耗控制方面有出衆表現,使得iPhone系列手機一直保持着強大的競争力。同時,蘋果晶片還具有與iOS系統深度整合的優勢。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中國本土企業紫光展銳雖然市場占有率不及前三者,但憑借自主可控的優勢,在國産手機晶片市場上發揮着重要作用,為國内手機廠商提供了可靠的晶片供應。

三星作為南韓科技巨頭,其Exynos系列晶片主要應用于自家的Galaxy旗艦機型,在外銷市場上表現一般。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高通和聯發科由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壟斷,使其在手機晶片領域處于絕對優勢地位。資料顯示,高通近五年的淨利潤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聯發科的淨利潤率也超過17%。這樣的高利潤率,無疑是建立在對中國手機廠商的收割之上。

面對國際巨頭的壓榨,中國手機廠商被迫自主研發晶片,以求擺脫被收割的命運。在這一過程中,華為的手機晶片子公司海思應運而生,成為國産手機晶片發展的希望所在。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海思憑借華為幾十年來在通信領域的技術積累,在晶片設計和制造方面具備獨特的優勢。近年來,海思不斷推出性能卓越的晶片産品,在功耗、散熱、5G通信等多個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首選。

如果晶片制造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海思完全有望超越高通,成為全球另一個手機晶片巨頭。到那時,中國手機廠商将徹底擺脫被收割的命運,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大的話語權。

被收割!高端晶片漲價3倍,高通與聯發科聯手收割中國手機廠商!

國産手機晶片的發展道路仍然任重道遠,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但隻要我們保持定力、自主創新,相信不久的将來,中國晶片就能崛起于世界舞台的中央,為大陸的科技實力注入新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