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迪安診斷:超80億應收款壓頂,紅利消退業績驟降,機構加速逃離 | 看财報

作者:钛媒體APP

随着新冠紅利一同消退的,還有相關企業的市值泡沫。

繼年報業績驟降後,迪安診斷(300244.SZ)再交出一份全面失速的一季報。資料顯示,2024年一季度迪安診斷實作營業收入29.73億元,同比下降8.01%;實作淨利潤2317.05萬元,同比下降85.54%。前不久公布的年報顯示,受檢測需求減少及大額減值計提影響,公司2023年營收、淨利雙降;同時,超80億元的應收賬款餘額,意味着公司後續仍面臨大額減值風險。

目前,迪安診斷股價距離高點已跌超70%。如何提振業績?迪安診斷錨定數字化轉型及出海兩大路徑。不過眼下,上述嘗試尚未取得顯著效果。面對不确定的增量前景和跌跌不休的股價,迪安診斷的股東們正在加速逃離。

業績驟降,應收款高懸

迪安診斷成立于1996年,創立之初主營體外診斷産品代理業務(品牌以羅氏為主)。2003年,公司開始轉型做獨立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并逐漸實作全國連鎖化布局,形成了管道業務和醫學診斷業務并行的模式。

受利于新冠疫情,2020年-2022年,迪安診斷業績開啟狂飙模式,三年間公司分别實作營收106.49億元、130.83億元、202.82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别為8.03億元、11.63億元、14.34億元。

迪安診斷:超80億應收款壓頂,紅利消退業績驟降,機構加速逃離 | 看财報

來源:Wind

随着新冠紅利消退,進入2023年後,迪安診斷業績驟降。

2023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34.08億元,同比下降33.89%;實作歸母淨利潤3.07億元,同比下降78.56%;實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2.95億元,同比下降81.90%。這是迪安診斷自2020年以來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

導緻去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全國階段性檢測篩查需求消退,二是因部分應收賬款回款周期較長,導緻對應的信用減值額大幅度增加。

據悉,迪安診斷收入主要來源于醫學診斷服務及體外診斷産品銷售。2022年,公司診斷服務業務實作收入126.74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62.49%;其中新冠核酸檢測業務貢獻營收80.39億元。2023年,在剔除新冠核酸檢測收入後,診斷服務業務營收銳減至51.87億元,其中,ICL(獨立醫學實驗室)實作營業收入47.18億元;管道産品收入同比增長5.32%至82.83億元,營收占比升至61.78%,成為公司最大收入來源。

一邊是重要收入來源的缺失,另一邊是大額減值持續侵蝕公司利潤。迪安診斷在2023年計提了各項資産減值準備近4億元,其中包括應收賬款壞賬準備3.71億元。

近年來,迪安診斷應收賬款持續激增,一度高達百億元。2019年-2023年,該公司的應收賬款為33.3億元、45.3億元、62.9億元、99.6億元、80.5億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原值)90.34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67.38%,其中賬齡超過6個月的應收賬款餘額47.52億元,占應收賬款餘額的52.59%。

钛媒體App注意到,迪安診斷賬齡在1-3年内應收賬款餘額約為29.8億元,3年以上應收賬款餘額約為1.42億元,公司後續或仍面臨大額減值風險。

迪安診斷:超80億應收款壓頂,紅利消退業績驟降,機構加速逃離 | 看财報

來源:2023年年報

針對迪安診斷應收賬款回收情況,不斷有投資者提出疑問。對此,公司管理層曾表示:“跟新冠有關的應收帳款,我們跟各地政府都在緊密的對接,目前仍在有序回款中。”

伴随着業績下滑,迪安診斷去年已開始降本控費。年報顯示,公司員工總人數從2022年的13128人,下降至2023年的10843人,一年減員2285人;應付職工薪酬從2022年的10.94億元,下降至6.87元,一年縮水37.2%。

股價暴跌,機構加速逃離

新冠之後如何提振業績,是迪安診斷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迪安診斷的解法是以“服務+産品”雙輪驅動,圍繞“數智化”和國際化發力。

2023年,迪安診斷聚焦于網際網路跟AI技術結合,推進數字化轉型。例如,向醫技人員、患者推出迪安自檢小程式,研發數字病了解決方案;建設多組學大資料平台,為三級醫院提供全方位的臨床科研的資料服務;面向C端使用者推出曉飛檢健康平台,提供線上線下診斷結合的醫療健康服務等等。

2023年11月,迪安診斷宣布與華為雲簽署數字化診療全面合作協定,并釋出了X-MedExplorer臨床科研大資料平台。此舉被迪安診斷視作在醫療大資料人工智能領域邁出的關鍵步驟。

在精耕全國ICL市場的同時,迪安診斷逐漸試點海外ICL增量。2024年4月,越南迪安實驗室落成,成為中國首家出海的ICL實驗室,公司邁出診斷服務“出海”的第一步。此外,公司還宣布今年将以烏魯木齊為“橋頭堡”,開展輻射中亞、中東衆多國家的業務。

迪安診斷董秘近期表示,2024年公司會聚焦三級醫院及特檢業務的開拓,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持續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然而,以上諸多嘗試,能為迪安診斷的增長帶去多少想象空間,目前還尚未可知。面對股價的持續暴跌,迪安診斷的股東們早已失去耐心。

自2021年1月觸及50元(前複權)的曆史高點後,迪安診斷股價持續震蕩下跌。截至2024年4月24日收盤價為14.13元,累計跌幅超70%,股價已跌回到5年前水準,且似乎仍看不到止跌信号。

迪安診斷:超80億應收款壓頂,紅利消退業績驟降,機構加速逃離 | 看财報

來源:Wind

伴随着股價的下行,機構們也正在加速逃離。根據Wind資料統計,2023年,機構持股數量合計2.33億股,持股比例46.34%;到今年一季度,機構持股數量降至1.3億股,持股比例為25.91%。

今年一季度,迪安診斷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減持1,714.22萬股,減持比例3.41%;中信證券-開元單一資産管理計劃減持1,136.57萬股,減持比例2.26%;高盛國際減持47.50萬股,減持比例0.09%;華寶中證醫療ETF減持27.27萬股,減持比例0.05%。

由此看來迪安診斷的蓄力轉型,目前并未獲得股東們的完全信任,而公司能否為股東們創造長期價值,有待後續診斷。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 | 馬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