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經》與儒學

作者:Beiqing.com
《詩經》與儒學

《詩經》是大陸第一部詩歌總集,具有十分強大的教化功能。孔子很喜歡引用《詩經》的内容去育人,在儒家經典中,《詩經》内容随處可見。然而由于年代久遠,要真正透徹了解《詩經》内容,卻并非易事。探尋《詩經》的深刻内涵,才能更好了解儒家經典。

《詩經》與儒學

在儒家經典《大學》中,《詩》雲:“缗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缗蠻黃鳥,止于丘隅”,出自《詩·小雅·缗蠻》,意思是說:“‘缗蠻’叫着的黃鳥,栖息在山丘的角落。”孔子引用這兩句詩,用意何在?孔子說:“連黃鳥都知道它該栖息在什麼地方,難道人還不如一隻鳥兒嗎?”孔老夫子從觀察鳥兒的生活習性聯想到人生,這也是格物緻知。黃鳥懂得待在自己應該待的地方——偏僻的山丘角落,如果栖息在鬧市中那是很危險的。原來,孔子是告訴我們,要學習黃鳥懂得“知止”。知止,是一種大智慧。《止學》說:“大智知止,小知惟謀。”黃鳥能“知止”,但人卻往往“不知止”。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去的地方擠着去,于是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名利累人,可人總是追逐于名利場;酒色害人,可人總是沉溺于花天酒地。是以,佛家才說:“衆生颠倒”。由是,孔子才說:“黃鳥尚且能知道栖息之地,難道人不如黃鳥嗎?”有時人确實不如鳥。

《詩經》與儒學

易經艮卦《象辭》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兩座山重疊,下面一座山,上面一座山,就構成艮卦。艮為止,君子按照這個卦象,思考的問題不要超出自己的位置。《論語》說:“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上面講的都是“思不出其位”的意思。“思不出其位”,也是“知止”。黃鳥知道自己的“份量”,勢單力薄,“丘隅”才是自己的栖身之地。它止于“丘隅”,不“思”于鬧市,這樣才能生活得既安全又快樂!

《詩經》與儒學

子曰:“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說,能舉一反三,才可以與他談論《詩經》。能舉一反三,也才能更好借用《詩經》的内容去了解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