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呂紅星
4月19日,在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上,以電動載人汽車、锂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外貿“新三樣”持續受到境外采購商的青睐,交易火爆。國際市場的旺盛需求帶動了外貿“新三樣”出口強勁,也帶動了一大批上下遊産品的出口。
01
完整的供應鍊産業鍊及超大規模市場功不可沒
大陸完整的供應鍊産業鍊優勢為“新三樣”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完整的供應鍊産業鍊則可以有效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提高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推動産業結構優化更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陸制造業擁有全球完備的供應鍊體系,目前“新三樣”領跑出口,也是經過長期創新發展,與供應鍊企業互相協作、互相促進的結果。在每一個環節上,制造企業的成本和效率優勢內建,使得“新三樣”在國際上很具有競争力。
大陸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制造業規模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首位……大陸實體經濟底盤堅實、體系完備。
“完整的産業鍊使得大陸具備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産制造、銷售和售後服務的完整鍊條。完整的供應鍊使得物流、配送等環節協同高效,能夠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能夠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産品的需求。龐大的市場需求則為産業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中央财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王青看來,大陸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也為“新三樣”快速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空間。超大規模市場為新技術的應用、新産品的推廣提供了足夠大的空間,在産品和創新兩個方面形成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有利于多個競争企業在創新發展中普及技術、攤薄成本,促進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快速商業化和成熟化,在國内經過激烈競争而被市場認可的産品,也就極大地提升了其在國際市場的競争力和占有率。
創新是産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未來“新三樣”的創新點主要在哪裡?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王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新三樣”創新點主要展現在技術應用、産品優化、市場拓展、品牌建設四個方面。
具體而言,首先,“新三樣”都采用了最新的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産品能效更高、性能更穩定,更符合環保要求,減少了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其次,“新三樣”都在産品設計和制造過程中不斷進行優化,進一步提高産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進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再次,通過不斷開拓新銷售市場,提高了産品的市場占有率。最後,“新三樣”産品明确了品牌定位,即創新、環保和高效的高科技産品。這種品牌定位不僅準确地傳達了對未來科技趨勢的洞察,也成功地吸引了對高科技産品感興趣的消費者,通過高品質的産品和優質的服務,成功樹立了專業、可靠的品牌形象。
在劉春生看來,為了充分釋放“新三樣”的增長潛力,未來,一方面,要加強研發投入,提高産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要積極參與全球競争,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要優化産業布局,加強産業鍊各環節的協同發展。同時,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鼓勵企業創新發展。
02
歐美放緩電動汽車發展對大陸影響相對有限
在“新三樣”中,電動汽車表現尤為亮眼。近幾年,随着國産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其銷量持續攀升,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近日,歐美多個國家都宣布推遲汽車電動化程序。
在王穎看來,電動汽車是汽車行業已經明确的未來趨勢,這個方向不會因為歐美車企踩刹車和國内價格戰發生動搖。而且,歐美政府和車企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目标總體并未改變,以電動汽車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方針也并未改變,隻是在政策實施節奏上有所調整。
在應對政策上,王穎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一要繼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技術,降低對外部技術的依賴。二要擴大内需市場,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推廣,提高市場占有率。三要深化國際合作,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共享資源,共同發展。四要提升産品品質和服務水準,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增強品牌影響力。
在王青看來,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新車市場規模占全球的六成,歐美放緩電動汽車發展對大陸影響相對有限,電動化和智能網聯化仍将是未來全球汽車産業發展趨勢,對此大陸應有發展信心。
“盡管歐美市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可能減少,但大陸需要保持定力,抓住電動汽車發展視窗期機遇,強化下一代汽車和電池的技術儲備,繼續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展新能源汽車,對全球汽車技術和市場發展形成影響力。同時,大陸也需要積極推動全球布局,重點加強與歐洲的合作,積極拓展‘一帶一路’國家、東南亞、中南美洲等新興市場。”王青表示。
本文圖檔來源:攝圖網
總 監 制丨王 輝 車海剛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