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作者:生态雅安

4月22日,中法建交60周年暨大熊貓科學發現155周年國際青年大熊貓溯源之旅活動,在我市寶興縣舉行。中外大熊貓專家學者、來自10個國家的國際青年、企業代表、媒體代表等在青山綠水中齊聚一堂,溯源大熊貓文化、感受寶興自然人文之美、共話熊貓保護和文化傳播、共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對進一步講好中法友誼故事、生态文明發展故事,傳播好大熊貓文化,參加本次活動的專家嘉賓都有哪些見解?本報記者收集整理了部分專家嘉賓的發言或采訪内容。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運全:

凝聚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更大共識

大熊貓以其憨态可掬的可愛形象圈粉無數、萌化世界,是中國的“國寶級”友誼使者,更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符号。守護好這些可愛精靈,赓續中外友好“熊貓情”,需要國内外各界攜手合作,以大熊貓為載體,凝聚起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更大共識。通過多種形式向世界講好大熊貓故事,讓更多人通過大熊貓了解中國、認識中國,讓中國通過大熊貓走近世界人民、擴大中外人文交流,促進各國民心相通。

熊貓是和平友好的“天才使者”。作為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文化紐帶,大熊貓架起了連接配接中外的民心之橋。比如“香香”“福寶”返鄉回國時,無數落淚送别的人們;比如去年7月在法國出生的第一隻大熊貓“圓夢”回家時,法國總統夫人親赴機場送行。時至今日,法國媒體和群眾仍關注着“圓夢”在中國生活情況,将這份緣起大熊貓的和平與友誼,永遠留在了法國。

熊貓是文明對話的“天生活寶”。大熊貓被科學發現至今,就以獨特的顔值和魅力吸引着全球人民的關注和喜愛,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獨一無二的辨別。通過大熊貓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離不開深入人心的文學表達,也離不開搭建更多大熊貓文明對話平台。

熊貓是青年交往的“天然紐帶”。要守護好、講好大熊貓故事,還要充分發揮青年的探索創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給“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外籍青年代表回信中,“鼓勵中外青年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共同成長,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此次14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在此開啟大熊貓溯源之旅,了解大熊貓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曆程,感受中國人民為保護這一生物“活化石”所做出的艱辛努力。

非常期待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加強與四川省和雅安市的合作,一起為推動世界了解大熊貓文化做更多的事,一起打造大熊貓這張金名片。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全國婦聯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曆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

大熊貓文化是科學和人文的結合

“寶興”這兩個字讓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此次是我第一次到寶興,來之後發現确實是這樣。而且早在此行前,我就知道這裡有以紅軍長征為代表的紅色文化,以大熊貓、金絲猴等為代表的綠色文化。

大熊貓文化是科學和人文的結合。大熊貓第一次科學發現和現在的大熊貓繁育、救治等,都離不開科學的精神。而更多人開始接觸到大熊貓,都是從上世紀80年代《熊貓咪咪》那首歌開始。那時候我們就知道了幫助大熊貓就是幫助自己,我們和大熊貓共同和諧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那麼,大熊貓為什麼讓全世界都喜歡?因為它代表着和諧、和平、和氣、和睦的精神。在科學和人文精神的加持下,相信寶興和大熊貓、中國和世界,都會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如今,由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開啟的大熊貓之旅,今天以這樣的形式傳承下去、走向世界,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因為它身上承載了太多“美”的元素,而“美”是全世界都能夠的一種共性,是以我相信秉持着這樣美美與共的精神,我們就會達到天下大同的局面。

對于雅安建設世界大熊貓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我覺得可以将大熊貓文化發展的思考更多向這裡集中。因為國内遊客已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并正漸漸從大城市、中心城市走向鄉村、鄉野,走向文化呈現更豐富多彩的地方。

對于雅安和寶興,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和擦亮這些文化符号,讓其散發出的獨特色彩足夠吸引更多人來。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裡克·索爾海姆:

大熊貓是中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成就的縮影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野生大熊貓數量約為1100隻,如今已增長到近1900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由“瀕危”調整為“易危”,這是巨大的進步,得益于四川及其他周邊省份的共同努力。

大熊貓是中國瀕危野生動物保護成就的一個縮影。近些年來,中國藏羚羊的數量、中國西部的雪豹,也都在增加,這是好事。目前,中國正建立比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更大的國家公園,保護工作也比世界其他地區更高效。

另一方面,加強國際交流對于共同保護野生動物非常必要,例如為守護大熊貓,中國和法國就在大熊貓繁育和保護方面有很多務實合作,并且取得不錯的成績。這充分證明世界各國間的充分交流,可以讓我們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能夠走得更快、更遠。

此次活動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大家共同探讨中國取得的進步和成績,國際青年們能夠把來自世界的故事與中國分享,同時将中國的經驗與世界分享。感謝活動主辦方邀請我參與此次活動,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來寶興參觀大熊貓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去體驗四川美麗的風景,看一看可愛的大熊貓。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中國外文局歐非中心《中法對話》法籍記者、國際青年代表車夢竹:

感受人與大熊貓和諧共生的真實故事

去年,也是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季節,我第一次來到美麗的雅安。

中國朋友常說“一回生,二回熟”。時隔一年,今天再次來到“大熊貓的故鄉”,感覺就像回家一樣。寶興人的熱情好客,更是讓我倍感親切并深深愛上了這座小城,有了想要留下來的沖動。

作為本次國際青年大熊貓溯源之旅活動的代表,我相信各位國際青年也會和我一樣,用心感受寶興良好的生态環境、淳樸的民風、人與大熊貓和諧共生的真實故事,在這裡開啟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

作為一名法國人,今天能來到大熊貓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我感到無比自豪。因為155年前,正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在這裡科學發現了大熊貓,自此世界上一個美麗的物種從寶興走向世界。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它們憨态可掬,長相可愛,成了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大熊貓在中法交流的曆史長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從此加深了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為青年一代要更加珍惜這份特殊的情誼,為中法交流互鑒作出新的貢獻。

作為一名國際傳播從業者,我深知自己的責任,也希望更多人都能行動起來,為講好大熊貓故事,講好中國生态文明故事,做出最大努力。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香港廣西總商會會長、香港樂軒集團董事長林梓軒:

把“熊貓老家”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這是我第一次到寶興,來到這裡後才知道,寶興和當地群衆為保護大熊貓作出了很多犧牲和貢獻,為國寶大熊貓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當寶興人民與大熊貓和諧共生的故事成為大陸生态文明建設的典範時,我們這支由10家企業和機構組成的港商代表團,也在寶興看到了共赢生态經濟發展的潛力和機遇。

此次來寶興,我的首要任務就是交流與學習,用心感受“熊貓老家”的深厚文化;第二個任務就是探讨和對接,我們每一位企業家代表都是帶着滿滿誠意而來,願在推動“熊貓老家”走出四川、走向世界方面,付出智慧和努力。相信此次活動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作為香港廣西總商會會長,多年來,我始終在發揮社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加強香港同胞與内地的溝通交流。

更多的了解和認同需要彼此間更有效的互聯互通,就像此次活動,我們從四面八方彙聚到寶興,在溝通、了解、彼此認同的基礎上,才會建立更好的互信、推進更有效的合作。有了這次接觸和會面,我們會介紹更多香港工商界人士來寶興考察投資和開展商貿活動,大家齊心協力把“熊貓老家”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我們中國人常說: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希望我們能夠在這裡達成共識,許下美好夙願,攜手打造“熊貓老家”的美好明天。

溯源熊貓故鄉 共話交流交往 共促和諧共生

中國外文局歐非中心《中法對話》策劃總監馬力:

依托大熊貓文化做好國際傳播工作

我和雅安的緣分,開始于2012年雅安在北京開展的一個推介活動,雅安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邀請我到雅安來看一看。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四川代表團來自雅安的全國人大代表,再次向我發出邀請。

同年5月初,我第一次來到雅安,并拍攝了題為《大藏茶》的視訊,探訪了很多年過八旬的背夫,留下了非常珍貴的資料。也是從那時起,我對雅安有了深厚感情,是一種即便離開後也不會改變和忘記的感情。

此後,我每隔兩三年就會來一次雅安,每次來都有全新的感受和體驗。舉個例子,去年我們在雅安做了題為《共同的家園》的《中法對話》法語專刊,以環境保護、生物專項保護等為切入點,講述了這裡大熊貓與人類和諧相處的故事。當時,我們的法籍記者車夢竹,還采訪了雅安有名的“熊貓記者”高富華。

去年,也是在雅安,我們還做了一個題為《熊貓故鄉尋訪記》的視訊,就是在寶興拍攝的。視訊先後釋出在《今日中國》法文臉書賬号,以及《中法對話》臉書和推特賬号上,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浏覽量達到219.4萬次,播放量達到108.1萬次,至今仍位居我們近年來所做視訊的榜首。

特别有意思的是,衆多國外網友的留言中,絕大多數都表達了羨慕和祝福,總結起來就是特别喜歡大熊貓這一物種,贊揚我們生态保護做得好,給大熊貓提供了好的生存家園。我認為雅安的國際傳播工作還有很大提升空間,要有“大外宣”的思想。還是以大熊貓為例,大熊貓在全球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人群中都具有很高的共情感,認為它圓滾滾的、萌萌哒的,象征着溫暖和和平。

今年3月,雅安成立的雅安國際傳播中心,以及此次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國際傳播實踐基地在雅安啟動,就是上下互通的良好開始,下一步,我們将通過自身多年來的經驗向地方傳授國際傳播經驗,并通過選題的共同探讨、策劃和思考,共同做好國際傳播工作。

本報記者 孫振宇 李麗

市融媒體中心 徐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