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作者:勞動報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進步,逐漸成為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引擎,同時也為文化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從創作到表演,從幕後到台前,人工智能究竟在藝術創作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神奇的角色?站在文化與科技交彙點的藝術創作者們,又将如何展望行業未來?

近日,申城文藝舞台給出了答案,從音樂到曲藝、再到電影,各行業積極擁抱AI,以“科技之力”展“藝術之美”,也無形中激活了文化新質生産力,為整個文化産業的高品質發展帶來關鍵增量。

人機攜手,

打造全國首台AI國樂音樂會

上海民族樂團率先邁出了探索性的一步。日前,《零·壹|中國色》登台1862時尚藝術中心,這是上海民族樂團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天琴實驗室共同打造的全國首台AI創作的國樂音樂會,實作了從0到1的突破。

藝術總監羅小慈告訴記者,這台音樂會其實是樂團交給AI的一個命題作文。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及其代表顔色”為靈感,由20多位演奏家參演,運用數十件民族樂器,創作9首展現中國色的作品。時間也非常緊張,“兩個多月前,我們才将一些過往演出的音頻資料,按情緒、音色等分類交給了天琴實驗室,用于對音樂生成大模型的訓練。”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上海民族樂團演奏AI創作的音樂會《零·壹|中國色》。受訪者供圖

但AI的工作效率沒有讓大家失望。從基礎的學習訓練到創作初稿、再到根據藝術家個性化需求的不斷試驗重組,4月中旬,一台完整的國樂音樂會已經與觀衆正式見面。以中國傳統色為主題,配以古代詩句、多元音色、服裝舞美,随着AI接收的系列文字指令的“導覽”呈現在螢幕上,《嬌紅》《菡萏》《輕紫》《揉藍》《玄天》等9首樂曲陸續奏響,一出國色盛宴讓台下的觀衆耳目一新。

舞台上的演奏家們也十分興奮,“拿到曲譜前,我們所有人都充滿了好奇,AI究竟會賦予傳統國樂怎樣全新的表現力?”讓琵琶聲部首席俞冰驚喜的是,“沒想到AI在保留琵琶原有韻味的基礎上,巧妙融入流行元素,寫出來的旋律很貼合當下年輕人的聽感。”

唢呐演奏家胡晨韻也表示,AI創作打破了固有思維模式,為藝術家們的二度創作提供了更大更快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第一次拿到笙重奏《東方既白》初稿時,上海民族樂團笙聲部首席趙臻感到缺乏了一些生命力。“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實踐調整,向AI提出修改訓示,一點點拓寬作品的聽感與美感。”于是,為了煥發民族器樂的個性化特點,演奏家們在創排過程中紛紛投入編曲,不斷迸發靈感與想象,和AI一起賦予了作品更加豐沛的音樂情感和藝術感染力。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全國首台AI國樂音樂會《零·壹|中國色》劇照。受訪者供圖

這樣的共創經曆也讓羅小慈欣喜,“其實我們已經身處一個‘人工智能’的時代,AI不是洪水猛獸,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好、借助好這個工具,就可以用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效率達到一個想要的作品雛形,再由樂手們去豐富它的血肉、演繹它的靈魂,這不僅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國樂的多元魅力,也可以在科技賦能下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能編曲還會演戲,

評彈和機械臂歌手跨時空對話

無獨有偶,在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程序中,為了推動數字音樂作品的創作與發展,上海音樂廳也積極擁抱AI,創新打造了持續一個多月的“數字缪斯——2024音樂科技融創節”。幾天前,作為音樂節展演闆塊演出之一的“漫歌行——AI叙事音樂會”一經亮相就引發不少關注。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場音樂會是以現代電子音樂為載體,有着“吳韻一哥”美譽的評彈名家高博文化身講述人,在兩代評彈藝人俞筱泉與蔣玉卿師徒的故事中,百年前上海灘紅極一時的女歌手“艾莉”保留着上海音樂記憶,在舞台一側的機械臂中緩緩醒來,以“AI數字靈魂”的狀态複活,與評彈歌者相遇,由此展開了一場跨越百年時空的對話。

舞台監督劉晶坦言,“過去大家提到AI更多的是讨論它在幕後過程中的功能,但這次我們通過動作編排、深度圖像采集、智能照明、實時演算等技術進行了創造性整合開發。同時配合真實資料、模型與文字,基于原創劇本進行的數字化設計創作而成的影像設計,使得AI不僅會編創音樂,還讓‘機械臂歌手’走到了台前,在音樂會裡流暢地表演。”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評彈名家高博文和機械臂歌手跨時空對話。受訪者供圖

這無論對觀衆還是藝術家來說都意義非凡。首次與AI搭檔的高博文直呼過瘾,“這既是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讓傳統評彈表演可以在短短一小時裡,借助AI跳進跳出,不停來回穿越時空;這也是一種全新的觀演關系,以前大家是‘聽’評彈,現在不僅要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AI正在幫助傳統評彈突破原有的那道牆。”

的确,新質生産力時代,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愈發突出,甚至滲透到了文化生産全程,極大賦能了人的文化生産能力。此次音樂科技融創節就是最好的縮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了人工智能與國樂、爵士、電音、評彈等多種藝術形态的跨界合作,也見證了AI逐漸融入編曲、表演、舞美等藝術創作的各個領域。

在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靓看來,這是大勢所趨,但也不必過于擔憂。因為技術的背後是創意,而創意的背後始終需要人類藝術家以中華文化為基底進行創作,“科技的底色永遠是文化,人的即時性感受與現場性表達始終寶貴。最理想的狀态是,讓數字賦能藝術,藝術得以更好的呈現;藝術加持技術,技術的研發找到更有藝術價值的運用,最終實作傳統表演與未來呈現的雙向奔赴。”

入課堂、進片場,

行業上下全方位入局AI影視

如何實作雙向奔赴?上海電影人已經行動起來。今年4月初,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走出國門,在世界範圍内發起了“全球AI電影馬拉松大賽”,并拿出10萬美金的巨額獎金池用于發掘和尋找優質AI影視創投項目,極大增長了全行業的熱情和動力。

而這隻是其中一環,上影集團董事長王健兒提到了更廣闊布局的 “iNEW戰略”,其中就包括了AI賦能IP内容煥新的“iPAi星球計劃”。記者了解到,上影股份已經成立數字業務中心,未來将牽頭整合上影制作等集團旗下公司資源,進行IP數字資産化,推動AI技術應用研發和算力搭建。

人機攜手為國樂作曲,評彈一哥對話機械臂歌手!申城藝術家擁抱AI,激活文化新質生産力

上海發起“全球AI電影馬拉松大賽”。受訪者供圖

比如中國超級動畫廠牌上美影将重點探索“AI+動畫”創作方向,上譯廠将瞄準“AI+有聲”的創作之路,上海電影技術廠開始全力尋找“影視基地+AI”一站式解決方案,VR、AR+文旅實景體驗成為上海影視樂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僅如此,去年,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也悄然将AI軟體引入了教學中,這是滬上電影院校的首個AI電影課。電影制作系進階講師奧黛嘗試教學生們用AI為自己的作品生成分鏡圖、美術概念圖、選角參考圖等,“在虛拟攝影棚拍攝作品時,學生們也可以用AI技術進行視覺化形象設計,參與虛拟拍攝的演員通過AI軟體掃描模組化,大約5-10分鐘後就可生成類似遊戲裡NPC的數字小人。當一些鏡頭較遠的全景畫面需要補拍時,如果演員無法來到現場,可由這些數字人代勞,這項技術在一些劇組裡已投入使用。”

在奧黛看來,除了降本增效,虛拟拍攝的更大價值在于為影視創作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它不僅擴大了創作的空間範圍,還拓寬了創作者的想象空間。王健兒也深有同感,“我們始終珍視大銀幕上真實的人類表演,AI 電影的出現不是要取代傳統,而是開辟了一種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尤其在科技變革的關鍵階段,上海電影人必須認清趨勢,積極擁抱AI浪潮,集聚人力、物力、财力、算力,突破新命題,搶占新賽道,以新質生産力推動電影産業高品質發展。”

頭圖為“漫歌行——AI叙事音樂會”演出照。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