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化基本上是每個家庭未來必備的選擇,目前市面上有兩套方案,一套是通過單一品牌生态或是智能生态聯盟方式,來完成使用者家庭智能化搭建;而另一套則是通過智能網關+智能裝置+輔助裝置+傳統家電來完成規劃性更新改造。
恰逢筆者前段時間為父母改造了智能窗簾與智能紅外,正好這兩款産品都是來自歐瑞博旗下的産品,而它們恰好也缺一名“指揮官”來實作發号司令的操作。通過産品外包裝可以看得出來,它也是能夠納入APP管理的智能網關産品,設計方面與普通牆開一般大,配件也僅有固定螺絲與說明書。
通過觀察産品外觀,可以看到它是一款智能與傳統操作相結合的産品。左側是一塊3.27英寸全彩觸控顯示屏,右側的三枚按鍵可分别控制三組電源通斷。産品整體外觀雖采用全塑設計,但其給人的設計觀感卻表現的非常硬朗,潤角的的設計也讓整體曲線在過度上更為柔和。簡約時尚的設計,将傳統與科技做到完美平衡。
通過對歐瑞博精靈智能開關周邊的翻看,可以看到在右側印有産品的英文Logo,而在底部還設有一枚Type-C的接口,根據說明書介紹,對于新手使用者可以通過它對裝置進行通電來實作試機調試,待設定完畢後在上電安裝。
通過檢視精靈智能開關底座,可以看到它的背部有5個電線輸入口,分别是對于開關的L1、L2、L3,市電輸入的L火線,以及電路回執的N線。這種線路配置與傳統的隻有零火線的開關、插闆有很大的差別。
而很多老房子由于以前并不存在智能用電産品,是以牆體基本隻有零火雙線。此時若想完成開關更新就需要求助電工,通過在管道中增加用于燈控的單獨線路方可安裝。由于筆者前期就做好更新智能化準備,是以牆體中的線路已找電工師傅梳理過,才得以順利安裝。因為該區域僅為雙控設計,是以這裡L3處于空置,未來若有需要也可拆裝添加。
由于智能化網關采取的是上下闆分離設計,是以在安裝完底部之後,将上蓋闆演插銷口對其并将其扣下即可,内部的金屬觸點橡膠之後就會激活面闆。
若在安裝前期并未提前通電對其進行設定,在面闆通電之後就會出現一個二維碼,使用者需要通過二維碼下載下傳智能控制端并完成裝置的入網綁定,随後就可以将自用的現有智能産品并入網關菜單清單之中。通過在自動化場景頁面下,使用者還可以實作文字指令實作動作程式設計,讓産品根據使用者喜好來自動運作。
這是完成設定之後的待機界面,在預設界面下為使用者提供了時間、日期、星期幾以及天氣與溫度的資訊展示。目前界面相對比較單一,不知道未來是否會開放桌面個性化編輯,讓它在使用者的DIY下變的更人性化。
通過在主界面的向下滑動操作,可以打開使用者會最常用到的六個圖文區塊虛拟按鍵區,在該區域使用者可以通過觸控方式快速的對照片、窗簾、空調、場景進行操作,而在設定按鈕下這是通過清單形式将所有内部功能進行系統列舉。
當然,我買歐瑞博精靈智能開關可不是為了觸控操作的,通過對網關禮貌的說出“幫忙開燈”、“幫忙關燈”就可以實作對燈光開關控制,但它采取的是全局操作,若想要單一操作,則可以通過呼叫其姓名并加以關鍵詞開實作單開單控的燈光操作。
而在窗簾控制方面,文法方面也是一樣,通過呼叫其名稱在輸出需求,精靈智能開關就會通過網絡向窗簾點機發送指令并完成開啟窗簾的任務。
當需要将窗簾關閉時也是同樣的操作,隻是關鍵詞從開改為關。不過,在多次嘗試中,并未發現有指令支援開合一部分大小的操作,現有功能僅支援大開大合的指令。後期可能或通過更新系統固件來完善功能。
另外,為了實作家中老房子所有支援紅外線操控的老舊裝置實作智能化,我将小方紅外線子產品安裝在能夠覆寫客廳所有紅外裝置的區域,并将裝置與精靈智能開關聯網,通過面闆内置的空調子產品選擇與家裝空調相同品牌并校正信号後完成添加,之後隻需對着面闆喊出開空調、調整溫度等指令即可快速完成操作。
不過,在實際空調測試中也發現了一些小問題,就是精靈智能開關僅提供了常用的開關、模式、溫度、風速、風向等設定。對于各家品牌會添加的特殊模式卻難以實作,比如節能模式、健康模式、負離子淨化等你覺得不可能,但它卻是存在的情況,若能加入對遙控器額外功能學習模式就更完美了。
這裡将精靈智能開關的内置語音指令做個簡單的公示,那些讓你們覺得非常“神秘”的聲控内容其實也都非常簡單,隻需反複的念上幾遍基本上就能熟記于心了。
此外,在功能中還可以看到幾個有趣的設定,在賬号模式下提供還提供了掃描快速加入家庭分類與位置的功能;并且為了不打擾使用者家庭休息還支援裝置息屏時間設定;以及使用者更換心情的每日一換的個性化桌面,不過可更換的隻有兩樣,希望未來能夠多一些。
最後總結下對産品的感受:
在這一味向前沖的科技時代,絕大多數産品都是在考慮如何完全取代老舊産品,這使得很多還處在潮流變革之中且接受能力較弱的中老年群體無所适從。歐瑞博精靈智能開關,作為一款創新之中任保留本心的産品,将科技與傳統相結合的方式,讓家中的父母輩長者也開始慢慢接受了科技的改變,從無所适從慢慢的變得應用自如。如若你也有與我有着相同的近況,不煩在更新改造中也嘗試一下它,或許也會收獲不一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