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屯名刍議

作者:北方都市文化

東北屯名刍議

一 屯、村之來源

1 屯

屯,甲骨文像一顆種子,上有嫩莖,下有細根 ;在根部加一撇訓示符号,表示種籽紮根。有的甲骨文寫成與“生”相似的字形,下部 (屮)像種子剛破土萌發,上部像幼苗的嫩稍。造字本義:種籽萌芽,向下紮根。金文将嫩稍變成一點。篆文将實心圓點寫成一橫。種籽萌芽紮根為“屯”,種籽同時萌芽為“齊”。

東北屯名刍議

“屯”字的演變

“屯”字的本義是“包起來”、“卷起來”、“圍起來”等。例如“軍屯”、“屯墾”之屯,就是建有一圈防禦性圍牆的寨子,以後演變為村落。會意:從屮貫一。“屮( chè)”指草。“一”指地面。像草木初生的卷曲包裹之形。本義:卷曲、包裹。引申義:聚集。

2 村

“村”是“邨”的異體字,中國最早的字書《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村”字,此前的文獻中也不見。看來秦漢以前還沒有村這種說法群組織,但其實有村的原形“邨”字。字形采用“屯”作聲旁,也是形旁,表示駐紮;采用“邑”作邊旁,表示人口聚集的地區。俗體楷書另造形聲兼會義的“村”代替,“木”表示建材、“寸”表示手持,整個字形表示用木材搭建定居的邑舍。造字本義:人口聚集的自然屯落。

東北屯名刍議

“村”字的演變

商、周時代“野以邑名”,鄉野民居按鄰裡編戶,圍垣設門,構成邑。《周禮 地官》“九夫為井,四井為邑”,說明邑的建制以井田為基礎。《漢書 食貨志》說,春天督促耕者都到田間去,田中有廬,春夏可居;秋後農事歇閑,“冬則畢入幹邑”,歸于邑中居住。邑門兩側有塾,督促者就在那:“春,将出民,裡胥平旦坐于右塾,鄰長坐于左塾”。這是一幅以廣闊田野為背景的鄉邑圖,高牆圍着邑中房屋,邑門緊閉,待開門時,門左門石又是鄉吏的崗位。

東北屯名刍議

說文解字“邑”

村聚落的具體形态,學者們從多個角度予以解釋。有的學者認為村(邨)“是屯田新開墾地上形成的村落”,與屯田有關。還有的學者認為“屯”字本身就具有聚的含義,并以“屯聚”、“屯塢”為例予以說明

廬、丘、聚等是中國村的早期形态,也是村的三種主要來源形式。

廬的概念出現很早,指位于田野的農民臨時住所。先秦時期, 農民屬于國人,住在城裡便于管理,并防止盜賊和積聚财富。但因土地在城外,為了友善生産,就在田野中建造了廬。農活忙時住在廬,農閑時傳回城裡。這樣,上古的農民就有兩個住所,在野曰廬,在邑曰裡,一裡八十戶,八家共一巷。到了後來,農民慢慢地向田野遷徙,廬似乎已經成為農民的經常住所。

《漢書 食貨志》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裡,是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為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為廬舍。八家廬舍共二十畝,每家二畝半。雖然如此,由于孟子井田制度過于理想化,故後人的解說也就不免有沙盤推演之性質。

東北屯名刍議

國畫《三顧茅廬》

國人除住在城邑之外的廬之外,野地還有大量的“野人”聚落。野人聚落有名為“丘”者,如秦人的祖先非子善于養馬,其聚居地為西犬丘(即現在天水地區)。“丘”的形制,《說文解字》雲:“一曰,四方高中央下為丘。”有人根據字形認為“丘是高出地上的土穴, 就像一座小山”。由此推之,野人居住的丘裡位于山坳裡。在商代,丘已經是生産、獵捕及納賦機關,管理者稱“小丘臣”。春秋時魯國有“作丘甲”、鄭國有“作丘賦”的規定。丘裡是由數個不分族姓的個體居民聚居在一起而形成的居民點,似乎表明其中的居民已經以地域關系、鄰裡關系取代了各種氏族公社居民原有的那種血緣關系。東漢末期“丘”的名稱在行政系統中逐漸消失。

東北屯名刍議

秦人先祖西犬丘(天水)

聚是村的又一早期形态。聚本來有聚攏之意,《說文解字》雲:“聚,會也。”注曰: “積以物言, 聚以人言。”主要用于人事,也可為制度機關,使用範圍較廣,許多時候還是指聚落。《史記 五帝本紀》雲:“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綜合“聚”的用例,可初步斷定作為聚落意義的“聚” 是人為設定的,這一情形至隋代仍有例可尋。聚的這一特點, 在兩漢表現得最為鮮明。 據統計, 《漢書 地理志》中有聚 7 處,《後漢書 郡國志》中猛增加到 55 處,而同名沿襲者隻有 3 處,王莽甚至将有些縣直接改為聚。

通過對這些早期聚落情況的考察,使我們認識到村的來源至少有三種類型: 以國人的廬為代表的臨時聚居地發展而來、以野人的丘裡為代表的自然聚居地發展而來和以人為規劃的聚為代表的安置聚居地發展而來。我們同時也注意到,村并不都是自然形成的,也不單純是從古代城市中分離出來的,村的成因比較多種。

東北屯名刍議

《富春山居圖》中的村莊

魏晉南北朝時期(包括隋朝)是“村”概念的泛化階段,村的聚落大量出現,“村”名的使用和分布範圍逐漸擴大,呈逐漸取代其他稱謂并成為所有野外聚落的統稱之勢。“村”開始具備社會意義,并進入國家地方行政體制。到了唐代,明文規定所有野外聚落統統稱為“村”,并規定村為一級行政組織機關,使村的含義有了質的變化,這在曆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二 東北屯名簡介

1 屯

1)東北屯的來曆

在東北平原,以某家姓氏為名的村屯俯拾即是,例如李家屯、王家屯、曆家屯、郭家屯等等,不勝枚舉。這些村屯在建屯之初往往是因某家姓氏居多或最初來此定居而得名,也有因某姓之家在本屯影響力最大而以其姓氏命名。大概這些屯子來曆都與屯田制度有很大關系。明代以前,東北地區一直屬于蠻荒之地,少有漢族人生活居住。直到明清兩代,随着屯田和京旗回屯,東北人口才快速膨脹起來,并建立了很多村屯。

明朝統一東北之後,設定了遼東都指揮使司,其下轄依序有衛、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機關,成為軍政合一的特殊體制。軍隊來源為軍戶,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以後演變成屯。要是論起來,沈陽的很多屯子的曆史,要比清朝還長,因為當時軍屯衛制度,是明朝在這裡弄的。

東北屯名刍議

遼陽市(明代遼東都指揮司所在地)

清政府為鞏固滿洲貴族的統治,把遼沈地區、遼河流域、吉林部分地區看成是自己的“祖宗肇迹興王這所”,是“我朝龍興重地”。為了維護這個特殊地域,嚴禁漢人和其他族人入内,便修築起柳條邊作區域标志。把“邊裡”和“邊外”都劃為“禁區”。在柳條邊外,分布着清室的多處圍場,作為滿族統治者打圍習武的場所。

東北屯名刍議

柳條邊示意圖

清代乾隆年間開始實行的京旗回屯是東北開荒、大規模發展的起始。其實京旗回屯最初的本意主要是為了解決駐京八旗的生計問題。清朝定鼎中原以後,旗人生活所需全部由國家供給,然而随着旗人人口急劇增加,對清朝統治造成了沉重負擔。為此,自乾隆年初,清廷運用官方權力和财力引導、組織八旗兵丁回遷至柳條邊内的黑龍江省境内的拉林、阿城、雙城、呼蘭等地,進行屯田。

東北屯名刍議

拉林華藏寺

清朝京旗回屯采用大陸曆史上井田制的辦法劃分土地:長寬6華裡為井,每井分9區,每區4方,每方360弓,合毛荒25垧。清廷按井田放荒,井田村落,每井一屯,每屯32戶,編為3牌,每牌10-11戶,每戶一丁;指派牌長一人,井長帶領。實行保甲制度。嘉慶年間,京旗回屯雙城堡,擇地置旗建屯,設立中左右三屯,每屯八旗,每旗各分兩翼,居中者為中屯,東為左屯,西為右屯,計設120旗屯(滿語為營子)。

東北屯名刍議

雙城堡火車站

京旗回屯大大促進了黑龍江城鎮的發展。在回屯區内,由于京旗的到來以及大量流民的湧入,不僅使榛莽變為良田,更是出現了“駐紮滿洲日多,居民日密,商販牲畜,不期而集”的繁榮景象,使過去人口稀少的邊荒地區形成了星羅棋布的村屯聚落。

2)沈陽新民的來曆

清順治八年(1651),相繼從山東、河北兩次移撥大批災民來東北墾荒。在清朝的時候,有“旗人”和“民人”之分,而“民人”大多是闖關東的漢民。在移民的時候,“民人”的落腳點便稱“民屯”。不過,這“民人”也有先來後到的,先來的占據了一個地方,人家叫了“民屯”了,而且叫的挺好。不過這地方不錯,很快又有不少的人遷至今新民市所在的地方落戶,為差別遼河東邊的其他“民屯”,幹脆這裡叫做新民屯得了。于是這裡就叫做新民屯了。後來這裡設縣,設廳,設府,就沿用了“新民”這倆字兒。

東北屯名刍議

沈陽新民鎮

3)序号為屯名

在榆樹縣西北部和松原市扶餘縣東北部的三岔河、新城局、大三家子、七家子、肖家、蔡家溝、新安等鄉鎮的範圍内,約有二百多個以序号為名的自然屯,這些屯名是來源于清代的伯都讷屯田。

清代伯都讷屬吉林将軍伯都讷副都統轄地,是清初“邊外”(柳條邊)七大軍事重鎮之一。疆域相當于今日甯江扶餘和榆樹縣的範圍。伯都讷屯田同拉林、雙城堡屯田一樣,目的都是為了移駐京旗閑散人員。拉林屯田和雙城堡屯田的一切用度,皆由國家負擔,耗費巨大。伯都讷屯田是吉林将軍富俊倡辦的,富俊采取先招民人墾種,地熟之後再移京旗。由于旗丁和民人社會地位不同,采取上述就近招民墾種的辦法,國家可以節省大量經費。

東北屯名刍議

松原

伯都讷屯田的區域,舊名圍場,已荒蕪多年,既無林木,又無牲畜。可墾地約有二十餘萬垧。以其地為新城屯,分八旗兩翼。以治、本、于、農、務、滋、稼、穑八個字為号。把這八個字,每字各編十五号,即十五屯,前後計三千六百戶,一百二十屯。

東北屯名刍議

松原伯都讷廣場

根據上述按号撥戶建屯的原則,這種命名方式是官府所定,定後就成為當然的屯名了,多數一直沿用至今。而在十六号以上序号的屯名,如十八号、二十号、二十二号、二十五号等,又各有所異。在清末,伯都讷屯田區域沒開肯的土地,被陸續開墾。在一百二十屯号荒以後陸續放出的荒地,因靠近原有号荒,遂又按原号荒設計的順序,排列到二十五号。十六号以後的各屯建屯年代,應是同治朝以後的事了。

至于在序号之前,又加上東西上下前後大小等方位詞或形容詞的,據查析,第一,地名必須合乎口語化的要求。如治字五号、本字五号、丁字五号........這種地名在稱謂時很不友善,人們經常把治字本字等省略,直呼為号數。而每一個序号都有八個,為了把他們差別開來,就變成了東西大小等。第二,道光五年至七年,設立一百二十号屯時,每屯約有九百垧土地。由于人口繁衍,屯名也随之不斷更換。為了差別于原屯和新屯,其名稱也仿照老屯而加以方位詞或形容詞等,如上二号、下二号、大十五号、小十五号、前七号、東十号等。

東北屯名刍議

長嶺縣前七号鎮

随着時間、客觀環境、社會制度的變化,地名也不斷地發生着變化。現在,在治、本、于、農、務、茲、稼、穑八個字的每個字中,都有幾個号已經消失了,被新的自然屯名稱取代了

2 窩鋪(窩棚)

窩鋪,又稱窩堡、窩棚。窩棚是指簡陋的小屋,而窩堡(窩鋪)是指供睡覺的窩棚。窩鋪為東北地區特有的最簡易的窮人與獵人常用的的臨時居所建築。用幾根木棒支起一個三角形或者随地勢成型,用柴草等雜物遮蓋其上圈圍其周鋪陳其下以避風雨以抗地寒窩居度日。因其型狀特象是東北特産食品——“窩頭”一樣,故約定俗成的稱做窩棚。

東北屯名刍議

窩棚

清初,以滿洲、蒙古、漢軍各立八旗,凡屬于上述三種旗的人通稱為“旗人”,而未被編入漢軍旗籍的漢人,及繼續出關的漢人,被稱為“民人”,或“民籍”。所謂“旗人”和“民人”的分野,最主要表現在土地所有權上。凡“旗人”所占之地,各有區域,滿、蒙、漢三種旗人皆各為一區,各有經界,不相雜混,稱之為“旗屯”。而“民人”不能與“旗人”并列,“民人”的耕作或服役于“旗人”之家,稱為“傭工墾田”,或尋覓“旗人”所棄之餘荒開墾,地熟之後再移京旗。

東北屯名刍議

窩棚

旗界内民房隻許賣給旗丁,旗房不準賣給“民人”。闖關東的漢人為了生計,估計隻能蓋些窩棚以達到最簡單的居住。時間一長,人口聚集多了,經官署準許才可成屯,稱為“民人屯”。“旗屯”與“民屯”各有分界。是以,至今在東北的平原地區,有很多以“窩棚”或“窩鋪”為名的地名,例如“蔡家窩堡”、“曾家窩堡”、“老窩棚”等等。地名雖在,但印證當年祖先們開拓進取精神的那些簡陋居處早已蕩然無存。如今,我們隻能通過田間地頭孤獨的瓜窩棚來感受到祖先們曾經那段不凡的生活經曆。

3 馬架

“馬架子”曾經是鄂溫克、赫哲、錫伯等民族舊時的一種傳統房間,是在地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北現在還有一種稱為“馬架子”的簡陋住房,介乎窩棚和正房之間,也能長期居住。它以樹木支撐,上鋪樹枝,抹上草泥,室内隻有低矮的地鋪,就地攏火取暖,外呈馬鞍形,故名為“馬架子”。

東北屯名刍議

馬架子

在農村,馬架房也被稱之為馬屁股房。它和正房一樣都是用土坯砌的牆,用草苫的蓋,門窗都向南開。但馬架房和正房相比也有不同之處:正房是東西走向的大房,而馬架子是南北走向的廂房;馬架子的形狀像一匹趴着的馬,它隻有南面一面山牆,窗戶和門都開在南山牆上,這是昂着的馬頭,其餘三面都是房牆。屋脊舉架低矮,“馬屁股”上搭拉着厚厚的茅草。這些蓋在屋頂的茅草,用的也是東北出産的“洋草”。

東北屯名刍議

木刻楞蓋的馬架子

至今,東北平原還保有很多叫叫“三馬架”、“五馬架”、“六馬架”的地名,富裕縣就有個四馬架鄉,顧名思義,在建屯之初這裡有與數字相對應的“馬架”。此外,東北還有一些以姓氏命名的“馬架”,如“杜家馬架”等。這樣的地名見證了祖先那段從一窮二白開始艱苦創業的峥嵘歲月。二百多年前,當他們攜妻帶子來到東北時,舉目無親,為了謀生,他們隻好在田間地頭搭建這種簡易的“馬架”居住。我們很容易想象,在這種馬架裡居住,夏日裡不堪蚊蟲侵擾,冬日裡則要忍受寒風暴雪的考驗,祖先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就在簡易的蝸居中得以彰顯。

4 井字村

現松嫩平原,經常可見到一些用“井”字命名的屯落。如大慶市大同區即有六井子、七井子、八井子、九井子,肇州縣有二井子。扶餘縣有個三井子(鎮)。乾安全縣有268 個村,村村都用“井“字命名。

東北屯名刍議

扶餘縣三井子(鎮)

井字号地名應井田制有關。大陸曆史上的“井田制”施行于周朝。它作為諸侯百官的俸祿等級機關,又作為控制奴隸的計算機關,是具有一定規劃、畝積和疆界的方塊田。長、寬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畝積為百畝,作為一“夫”,即一個勞動力耕種的土地。井田規劃各地區不一緻。有些地方采用十進制,有些地方則以九塊方田叫一“井”。因為把九塊方田擺在一起,恰好是一個“井”字形,井田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一井的面積是方一“裡”;一百井是方十裡,叫一“成”,可容納九百個勞動力;一萬井是方百裡,叫一“同”,可容納九萬個勞動力。

在井田的田與田、裡與裡、成與成、同與同之間,分别有大小不同的灌溉管道,叫遂、溝、洫、浍;與管道平行,還有縱橫的通行道,叫徑、畛、途、道。各種管道的大小、深淺和通道的寬窄,都有一定的規格。而黑龍江省過去雖複定“井田制”,但其規劃法卻與曆史明顯不同。它的基本劃法是每5尺為1弓,計360弓為一裡。寬一弓,長2,880弓為1垧,合地10畝(約合現在12畝)。寬、長各1裡開方,計地45垧為1方。寬、長各6裡開方,計地1,620垧為一井。每井分為9區,每區4方,每方45垧。垧以下仍為畝、分、厘,以10進位計算。放荒時,先行丈明荒段面積。首分段、次分界、分甲、分井、分區、分方。編列字号後,再繪圖上報蒙務局。

東北屯名刍議

井田溝洫布置圖

綜上所述,可知,那些以“井”字命名的屯落,乃是墾荒劃界時排列命名的地段。因其是坐落在井田裡,是以就以井田命名。由此推斷,那些如二井子、六井子、七井子、八井子、九井子等一類的屯落,就都是劃界時按荒段名稱命名的屯落了。

民國初年,乾安水草豐茂,土地肥沃,人煙稀少,是放牧、墾荒的理想地方,是以來此開荒衆多。在乾安縣建縣前,已出現一個個“開荒者”自然村落,當時的村落名稱尚無統一之規,有的保留了原來的蒙古屯名;有的以村主名字、職務為屯名;有的以地形、地物為村名等等。

1926年,設縣治理。為了便于土地的買賣和租傭,丈量時,按中國古代“井田制”的基本格局,把全縣土地劃成一個個方塊,每一方塊均成“口”字形,每一口字又和周圍口字四面相連,口字延伸成“井”字形。是以,把每一方地稱為井方。丈量後,全縣共劃整井二百七十四個,每個井方内又劃出小方三十六個,每方面積為四十五垧(每垧長、寬各6.6華裡)。勘放土地的周圍形狀很不規範,丈量時,延邊界留下了不少無法成方的土地。于是,成方的土地稱為“整井”,相對的把不成方的土地稱為“破井”,這樣的破井有三十五個。

  省長張作相決定用中國傳統的啟蒙讀物——《千字文》為每個井方定名。因為《千字文》雅俗共賞,老少鹹宜,流傳頗廣,定為村名,易于為人們接受。一九二六年六月十九日,勘放總局釋出第一号布告,布告中明确規定,用《千字文》為每一井方定名,排列方法是,按照“從上至上,從右至左”的中國傳統的書寫習慣,排列村名,在地圖中,上為北,右為東,是以,從東北向西南排列,排列順序是,從《千字文》開頭“開地元黃”開始。一句句一字字往下排列,每個井方一個字,這個字便作為這個井方的名頭,而井方的“井” 字便作為名尾,所有井方一律稱為“□字井”。在當時,乾安地名對《千字文》的每一個字并不是全部錄用,而是趨吉避兇、有取有舍,經過嚴格篩選的。選擇的方法是,從《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元黃”起,到一百一十九句“既集墳黃”止,在總計四百七十六字中選用二百六十八字定為村名,棄掉二百零八個字。

東北屯名刍議

乾安天字井

5 營子

東北平原有很多叫“營子”的村鎮,如“達格布爾營子” “南營子”、“炮手營子”、“八裡營子”、“營城子”等。這些村鎮的得名大抵源于最早此地曾有軍隊駐紮。駐軍中多數是蒙古軍隊和滿清晚期的軍隊,駐軍之時往往就是這些村鎮形成的時間。軍隊駐紮的地方叫“營房”或“營地”,民間習慣稱之為“營子”。軍隊調走後,這裡留下了大片平整好的地面以及初步成型的道路,便于人們的生活,是以,老百姓就相繼遷居于此,逐漸形成了一個村鎮。

東北屯名刍議

遼甯建平縣炮手營子村

6 城子、堡子、圍子

東北平原有許多以“城子”或“堡子”命名的屯名,例如“孟城子”、“小城子”、“向陽城子”、“陳家堡子”、“嶽家堡子”等等。所謂“城子”、“堡子”或“圍子”,一般指舊時代聚屯而居的祖先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财産不為胡子搶掠,便自發在村周圍夯土築牆,将全屯圍起來的一種防禦設施。土牆一般是幹打壘築成,底部較厚,向上逐漸變薄,根據需要留有幾個大門。村民自發組織防守,也有的村屯購置槍炮雇傭“炮手”協助防守。

東北屯名刍議

松原單家圍子

農村的“城子”或“堡子”恰如大城鎮的城牆,是社會秩序不穩定、法制不健全、下層人生活及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時代的産物。建國後,随着大陸社會的不斷進步,曾經的“城子”或“堡子”早已被農人推到,很難再看到半點痕迹,代之以青青的禾稻,抑或高高的白楊。

7 千戶

明朝統一東北之後,并未實行中原地區的行省、州縣行政建制,而是先後設定了遼東、奴兒幹兩個都司,以及北平行都司,其下轄依序有衛、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機關,成為軍政合一的特殊體制。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财力。“沈陽中衛”,便是遼東都司25衛之一。

東北屯名刍議

沈陽姚千戶屯鎮

剛開始的時候,明朝是為了軍糧而實行的屯田,後來,這軍隊“久在沙家浜”,慢慢開始過日子了。也就開始了相應的管理,于是有了“千戶”等官職,這其中,不少官員連同家屬一道,留在了沈陽或周邊區域,實行屯田。不管是千戶還是百戶,最終都變成了一個個屯子。于是,便留下了如今的“姚千戶”、“劉千戶”、“李千戶”等地名。

8 油坊、 粉坊

在舊社會,由于大陸工業基礎薄弱,是以,民間各種輕工業作坊甚是興旺。僅東北一帶,私家開的小型油坊、粉坊、釀酒的燒鍋、鐵匠爐、木匠鋪比比皆是。建屯之初,一旦某家作坊在當地小有影響,久而久之,老百姓便約定俗成,以這家作坊作為本屯的地名。

如今,散布在東北平原各地的這類地名仍較多,如“車家油坊”、“大閻家粉坊”、“彭家爐”、“老燒鍋”、“董木鋪”等等。随着經濟的發展,這種小型作坊在今日的農村已不多見,那些簡易的機器及工具也大都被棄之倉房的一隅,漸漸變為曆史陳迹。隻有這些閃光的地名還會讓我們想像到祖先們曾有的多姿多彩的經濟生活。

9 家店、藥鋪

在東北有一種傳統民間旅舍叫“大車店”,它主要設定于交通要道和城關附近,為過往行販提供簡單食宿,費用低廉,因行販常用的交通工具大車而得名。

開始這些店大多都獨立一處,随着客流的增多,又引來了其他的買賣,如小賣店、小酒館、鐵匠爐、木匠鋪等,人越聚越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村落和集鎮。現在東北以店命名的地方較多,如“郭家店”、“高家店”、“張家店”、“林家店”等,很多都襲用原來某家大車店的名字。

東北屯名刍議

東北大車店

随着現代交通工具的發展,大車店逐漸消失。新出現服務于長途貨運卡車司機的小型旅店,保留了原大車店依交通線路設定、旅舍簡單、價格低廉的特點。

東北還有一些以某家開的藥鋪命名的村屯,例如“劉藥鋪”等。

10 以曆史遺迹命名

東北的村屯以曆史遺迹命名的不是很多,而且有的還很難從地名中得知它與某段曆史有什麼關聯。例如農安的萬金塔,其地名源于此地有遼代塔基,民間稱之為“半截塔”,後演化為“萬金塔”。再如,一些地名與清初于東北所修為維護“祖宗肇迹興亡”的“柳條邊”有關。清時設164個邊台,用來看守及對邊牆的維護。每個邊台設千總3~4人,下轄台丁150至200名。久而久之,邊台附近發展為村屯。後來,一些靠近邊台的地友善以邊台命名,如“五台”、“六台”、“九台”等。

東北屯名刍議

吉林九台縣

11 以地理特征及動植物命名

這類地名的起源一般是在建屯之初,人們常以居住地附近較為熟悉的地理特征、常見的動植物稱呼自己的村屯,久而久之,約定俗成便成了地名。

東北屯名刍議

長春二道溝郵局

随地形、地物特點或地理區位,叫灣、井、樹、台、堡、鋪、店、寨、關、屋、房、崗、岡、丘、壩等衆多名稱的。這種地名所在皆是,如“前山”、“二道溝”、“潘家嶺”、“達家溝”、“岔路口”、“楊樹”、“五棵樹”、“黃魚圈”等。

12 滿、蒙語地名

東北自古以來是滿族人的故鄉,他們世代在白山黑水間過着漁獵的生活。而自從蒙古于公元13世紀興起以來,這裡也成為他們遊牧的勝地。至今我們仍可從東北的一些地名上感受他們曾經的那段活動經曆。

東北屯名刍議

德惠市布海鎮飲馬河畔

東北各地的滿語、蒙語地名的形成,起于何年代,大都已無從可考。但就其形成的根源,則多為獵人及牧人所起。由于文化水準低,他們對各種自然地理實體或某一地域,多根據其地形、地物或命名者的直覺感受,以及他們在該地第一次接觸時的景象和所發生的事等稱呼之。長此以往,約定成俗而為地名。現舉例如下:

東北屯名刍議

農安縣哈拉海鎮

卡倫(滿語意為哨卡)、米沙子(滿語意為沼澤地)、飲馬河(滿語伊爾門河演化而來,意為“閻王”,因其河道狹小,雨季經常泛濫成災,故名)、布海(通火車後建站,蒙語名為“烏海站”,後來轉音“布海”,漢語意思不明)、哈拉海(位于農安縣境内,系一位蒙古族人名,以人名稱地名。另有一說,“哈拉海”也叫“哈哩海”,指荨麻類植物)、虎市(火車站名。位于德惠市境内,蒙語意為“蘆葦草”)。

馬紅神搜集整理 圖檔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