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文|南巷居士
編輯|南巷居士
他是深受觀衆喜愛的“平劇第一老生”。
也是一個對家庭負責的好丈夫。
他不但在舞台上為觀衆帶來精彩的表演。
也在課堂上教書育人,弘揚中國的傳統藝術。
他就是著名的平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
在舞台上,于魁智曾塑造出許多經典的戲曲人物。
唱功了得的他早在1989年就榮獲了戲劇節的最高榮譽“梅花獎”。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圍繞着他身上的争議卻是層出不窮。
外界一直瘋傳他與李勝素的绯聞。
戲劇界中的許多大佬也不肯承認他“平劇第一老生”的名号。
有些觀衆對他的唱功更是指指點點,不甚滿意。
于魁智與李勝素之間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 ?
為何平劇圈子不肯承認他“第一老生”的地位?
與李勝素不得不說的绯聞
作為平劇舞台上的“黃金搭檔”,于魁智與李勝素曾一同為觀衆帶來了許多精彩的演出。
兩人默契合作,如同平劇圈子裡的“鳳凰傳奇”一般。
郎才女貌的兩人經常在舞台上飾演才子佳人。
再加上他們合作久了,私底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有時候一同接受采訪時也表現得十分親密。
喜歡他們的觀衆越看兩個人越順眼,覺得他們兩人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時間久了,網上就開始流傳兩人的绯聞。
有些網友甚至瘋傳他們兩個人其實早就秘密結婚。
其實,這完全是觀衆們的一廂情願。
據公開資料顯示,李勝素知道如今都是單身狀态,并沒有結婚。
這些年,網傳李勝素結婚的消息一個接一個。
從白燕升到馬丁再到于魁智,網傳的丈夫有三四個,可沒有一個是真的。
許多人都覺得,于魁智與李勝素在平劇界中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
這種說法放到如今的情況下或許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在兩人剛剛開始合作的時候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兩人從1998年開始在舞台上合作,當時,于魁智在平劇圈子的成績已經很高。
早在十年前,他就已經是著名的梅花獎得主。
從國小習平劇的他基本功十分紮實,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廣泛的粉絲基礎。
然而,當時的李勝素知名度并不像如今這麼高。
她能夠有如今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感謝于魁智這個好搭檔。
當時,戲迷們隻要一聽到演出中有于魁智,立即就會去哄搶門票。
由于經常與于魁智搭檔演出,李勝素也逐漸走入大衆視野。
加上她本人實力出衆,很快便在戲迷中間活了起來。
當然,能夠遇到李勝素這樣優秀的搭檔,對于魁智也是一樁幸事。
不過,雖然兩人在舞台上合作多年,卻始終沒有摩擦出愛情的火花。
大部分戲迷都希望他們能夠在一起,但這個願望似乎永遠也無法達成了。
因為早在兩人認識之前,于魁智就已經與一位香港女生喜結連理了。
被香港妻子倒追
1992年,于魁智與一位叫香港女子領證結婚。
于魁智出生于東北,工作地點也主要在北京。
怎麼冷不丁地就娶了一個香港女孩兒?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1990年說起。
1990年,已經小有成就的于魁智跟随劇團前往香港演出。
也正是這次機會,讓她收獲了一個叫做梁以薇的戲迷。
梁以薇出身優渥,學曆也十分優秀。
她畢業于著名的蒙特利爾大學,堪稱那個年代的白富美。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她最大的興趣就是聽平劇。
對于于魁智的大名,她在香港早就有所耳聞,隻是一直沒有機會觀看他的表演。
聽到對方要來香港演出之後,她立即趕到現場捧場。
在劇院裡,于魁智的精彩表演徹底征服了梁以薇。
演出結束後,為了表達自己的欽佩之情,她特意趕到背景要為于魁智獻花。
沒想到,卸了妝的于魁智一下子驚豔到了梁以薇。
舞台上垂垂老矣的老生,現實生活裡竟然如此英俊帥氣。
一見鐘情的她立即想方設法,要到了于魁智的聯系方式。
在之後的時間裡,兩人一直通過書信的方式聯系。
為了追求愛情,梁以薇開啟了倒追模式。
為了與于魁智見面,遠在香港的她不止一次親自趕到北京與于魁智見面。
當時的交通還遠沒有如今發達,每次趕到北京,她都要費一番大力氣。
面對對方的追求,于魁智一開始其實有一些自卑。
當時的他雖然已經在圈子裡小有名氣,但奈何當時大陸的經濟發展還遠不如香港。
而且當時像平劇這種傳統戲曲一直都是十分小衆。
于魁智演出多年,也沒能賺多少錢,自己一直住在一個破落的小房子裡。
面對雙方自己經濟上的巨大差距,梁以薇毫不在意。
終于,在某一天,她向父母提出了想和于魁智結婚的想法。
梁以薇的父母十分開明,并沒有立即表示反對。
在見過了于魁智之後,兩位老人都覺得這個年輕人十分不錯。
就這樣,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中,兩人在1992年正式結婚 。
事實證明,梁以薇沒有看錯人,結婚之後的于魁智簡直就是一個模範丈夫。
不但對待妻子忠貞不渝,對待嶽父嶽母也是極度孝順。
在嶽母身患癌症的情況下,于魁智拼命演出,為嶽母支付醫藥費。
看起來簡直比親生兒子還要孝順。
然而,就是這樣人品與實力都優秀的于魁智,卻經常在平劇圈子中遭遇非議。
這究竟是為什麼?
觀衆的審美差異
于魁智之是以經常受到這麼多的非議,和平劇圈子中的流派文化有關。
一直以來,平劇老生中一直流行四個流派。
分别是馬、譚、楊、奚四大老生表演流派。
在平劇界,所有的老生平劇演員幾乎全部出身于這四大流派。
然而,被稱為“平劇第一老生”的于魁智卻不屬于他們任何一派。
正因如此,許多專業人士并不認可這個“第一老生”的稱号。
或許是因為尊重前輩,于魁智本人也多次表示自己不是什麼“平劇第一老生”。
再者,成名之後,許多平劇戲迷總是喜歡拿于魁智與梅蘭芳、董其昌等大師相比。
有許多骨灰級的戲迷表示,聽了董其昌的演唱的平劇之後,感覺于魁智的就完全沒法聽。
唱腔一點味道兒都沒有,聽完感覺寡淡無味。
而且,于魁智的唱腔借鑒聲樂的做法也讓一些上了年紀的老戲迷感到不喜歡。
覺得這樣子的平劇一點也不正宗。
然而,大家對于于魁智的這些批評其實失之偏頗。
平劇誕生以來,沒有人規定隻有四大流派走出來的演員才可以演老生。
能夠推陳出新,自成一派,對于平劇的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于魁智戲曲聲樂的做法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觀衆走進戲院。
隻有年輕人願意看戲,平劇才有發展的未來。
好在盡管非議不斷,但于魁智卻仍然在為平劇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喜歡他的戲迷們也一直在默默支援着他。
今年4月11日,于魁智與韓再芬等戲曲名家一同出席參加了在鄭州舉辦的拜祖大典。
在現場,于魁智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平劇表演。
看過他的表演之後,現場觀衆紛紛贊不絕口。
結語
傳統藝術想要繼續發展,就要不斷推陳出新。
于魁智的一些創新盡管讓很多人不認同,但他努力傳播京藝術的做法值得肯定。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他能夠為平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檔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參考資料:
【1】《福田引進平劇名家 于魁智、李勝素》
【2】《戲裡戲外于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