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文史漫筆】日本戰敗後的暢銷書《日美會話手帳》

◆《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戰敗日!日本民族銘心刻骨的1945年8月15日。那一天,日本一家出版社——誠文堂新光社的小川菊松社長正在出差,經過千葉縣岩井車站的時候,收聽到日本的這個國家級“訃告”——裕仁天皇的“終戰诏書”。

不過,這個小川菊松可沒有像當時千千萬萬日本人那樣哭得死去活來,而是心生一念: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美軍馬上就要占領日本了。今後,日本人與歐美人接觸的機會肯定是越來越多的。這樣,日本人就要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他們,而日本人也要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弄懂他們的想法。所有這一切,前提就是要學英語啊!

小川菊松匆匆忙忙傳回東京,沒有回家就直奔出版社。立即安排有關員工制定策劃方案,還讓一位名叫加藤美生的員工立即撰寫日文方案,約請當時“無名小卒”的闆倉勝正負責“日翻英”的工作,一本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隻有32頁的《日美會話手帳》很快就編輯好了。

【日本文史漫筆】日本戰敗後的暢銷書《日美會話手帳》

“每冊定價50錢吧”,小川菊松說出這句話後,出版社發行科科長鍛冶忠一跳着腳地反對,“不行,還是每冊定價1元吧。我敢保證,就是這樣的價格,也是能夠銷售100萬冊的。”小川菊松看看他,心裡在說,“這小子是不是腦子進水啦?”但因為發行銷售都還要依靠他,就耐着性子和他商量說:“要不然,每冊定價80錢吧?”

就這樣,在日本宣布戰敗投降一個月的關鍵時節點上,也就是1945年9月15日,《日美會話手帳》一書出現在日本東京的大街小巷。第一版印刷30萬冊!要知道,在1945年8月15日以前,英語在日本是被政府指定為“敵對語”的,敢學、敢用英語者,斬!

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到出版社。承接印刷的“大日本印刷”公司正在為戰敗投降愁眉不展,此刻就像摔跤撿了一個元寶一樣喜滿胸懷。所有的印刷機一天24小時晝夜輪轉,所有的印刷員工每天除了幾個小時睡覺的時間之外就是上班!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戰敗”,也是可以賺錢的。

【日本文史漫筆】日本戰敗後的暢銷書《日美會話手帳》

到1945年歲寒月冷的年底,《日美會話手帳》在東京的銷量是30萬冊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零”,達到300萬冊。日本各個地方也掀起“英語熱”,出現了一書難求的景象。小川菊松靈機一動,把此書的排版賣給了名古屋的星野書店和京都的博省堂出版社,一下子就銷售出20多萬冊。接着,日本的川越市和宇都宮市也獲得了印刷的權利,各自印刷、銷售了10萬冊。

市場永遠是這樣,一件暢銷商品問世後,多件“仿暢銷品”就會随之而來。很快,NHK廣播放下了“老大”的架子,也出頭編寫英語會話,愛育社的《日美會話》更是直接挑戰《日美會話手帳》。

說起來,小川菊松這個人也真的是“另類”。他在高小沒有畢業的15歲時從“鄉下”茨城進入“大都會”東京,先是在一家書店做“店小二”,後來“跳槽”到書店的供應商之一“至誠堂”出版社,24歲那一年“獨立”創辦“誠文堂”出版社。47歲的時候與新光社合并,成為“誠文堂新光社”的老闆。這個期間,着實出版了不少暢銷書。

【日本文史漫筆】日本戰敗後的暢銷書《日美會話手帳》

對了,還要講清楚的是,小川菊松準備出版《日美會話手帳》的時候,遭到了作為“接班人”的兩個兒子的強烈反對。他們說“老爸你雖然有出版暢銷書的經驗,但這本書是否暢銷誰也不能夠保證。我們哥倆考慮到自己的未來,不能讓您這麼随便幹,我們負責管理的紙張也不能讓您這樣随便使用。”這次,不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而是大腿沒有擰過胳膊,小川菊松最後是用“科學教材社”的名義才把這本書籍出版了。

這邊發财摟銀子,那邊肯定就有人眼熱。不要看你出版的是《日美會話手帳》,照樣有人有門路找到駐日美軍司令部“告發”小川菊松。他做夢也沒有想到,1947年12月22日,自己被指定為出版界的“戰犯”,被剝奪了出版社社長的權力。

好容易熬到1950年10月13日,小川菊松才從那個“戰犯”的黑名單中被解除出來,以會長的身份回到“誠文堂”新光社。不過,這個時候,他雄踞出版界的野心已經悄然飄逝了。

是偶然的巧合嗎?1957年,“誠文堂”新光社出版了小川菊松編輯的《獵犬槍獵射擊事典》。1962年,小川菊松用一把獵槍自殺了。

今天,當日本人還在說着蹩腳的英文的時候,不知道是否還記得戰後為日本社會“英語學習”做出卓越貢獻的小川菊松。反正,當年駐日美國軍是沒有買他面子的。(2024年4月22日修訂于中國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美豪麗緻酒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