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消防員外套,一隻巨大的蜘蛛懸停在圍棋棋盤上方。這個場景來自于武士英雄源賴光(948–1021)的故事。有一次,當他生病時,一位僞裝成大蜘蛛的惡僧前來探訪,源賴光識破了他的僞裝,與蜘蛛僧人纏鬥了起來,而源賴光的四名侍從(當時正在下圍棋)也一躍而起,追蹤侵入者到他的巢穴。© wikimedia
利維坦按:
日本江戶時代的消防制度,武士消防主要是由幕府直接管轄,旗本(はたもと)負責普通消防,領主管轄大名消防(大名火消,だいみょうびけし)。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制度,最多的時候擁有一萬名消防員,主要還是由于木造房屋引發的火災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從慶長6年(1601年)到慶應3年(1867年)的267年間,僅大火災就有49起,包括小火災在内的火災有1798起。
在網易雲音樂搜尋【利維坦歌單】,跟上不迷路
我們有一個新号【利維坦行星】,可以關注
在日本江戶時期(1615-1868),擁擠的居住條件和木質建築導緻火災頻發——甚至有“火災和吵架是江戶之花”一說。為了應對這些火災,消防隊大緻分為武士消防員(武家火消,ぶけびけし)和平民組織的城鎮消防員(町火消,まちびけし)。但無論其階層如何,他們的滅火方法都是一樣的:他們會先破壞火災周圍的建築物,來控制火勢的蔓延(被稱為“除去消火法”)。雖然曾經嘗試使用木質手動消防泵(竜吐水),但有限的水供應使得這種更現代的滅火方法不切實際。每個消防員都穿着特制的雙面外套:火消袢纏(Hikeshi-Banten),内襯有消防隊員的名字,外側則裝飾着富有象征意義的圖案。這些消防服由幾層绗縫棉制成,使用“刺し子”(Sashiko)工藝進行刺繡,并采用了筒描(Tsutsugaki)防染工藝。在進入火災現場之前,這些外套會被浸泡在水中,然後反過來穿戴。毫無疑問,他們這麼穿是為了保護染色圖案免受損壞,當然,他們可能也關心如何保護自己,因為在從事這項危險工作時,這些圖案所代表的英雄和動物會通過與身體的接觸來庇佑他們。
---
19世紀日本消防服圖案,繪有一隻蟾蜍。它正給一位強盜傳授法術,隻要後者答應将其造福于人類。© wikimedia
19世紀日本消防服圖案,一隻巨蟾和忍者自來也(じらいや)。自來也是江戶時代末期的虛構人物,善于采用蟾蜍施法。© wikimedia
這個圖案所描繪的場景在版畫和歌舞伎中很有名:武士佐藤忠信(さとう ただのぶ)正在玩圍棋時被敵人伏擊,無法拿得他的武器,于是用圍棋的木桌來自衛,将黑白兩色的棋子散落一地。© wikimedia
這件消防服上繪制的是《水浒傳》中的“浪裡白條”張順,因其無畏和勇氣而在日本頗受尊重。© wikimedia
可能是19世紀的消防員外套,裝飾着戶外秋天景象,包括楓葉、帷幕和用于宮廷舞蹈(舞楽)表演的太鼓。這件外套沒有任何辨別,是以無法确定是否為消防員的消防服。© wikimedia
這件消防服上裝飾的場景,是英雄武藏坊弁慶(むさしぼう べんけい,平安時代人物)與邪惡的鯉魚正在戰鬥。© wikimedia
消防服(1878–82),飾有鳳凰和樹的圖案。© wikimedia
這件消防服上展示了一個冬季雪景,桃山時代的英雄加藤清正(かとうきよまさ)追獵一頭偷了他頭盔的老虎。© wikimedia
一位年輕的武士面對火海。© wikimedia
© wikimedia
裝飾有虎和龍的消防服。© wikimedia
消防服上的龍。日本現有的龍之原型,被視為于日本彌生時代時自中國傳入而來。至平安時代,随着《法華經》和密教的滲透,日本的龍逐漸展露出獨特性。9世紀時,室久寺出現關于“龍穴”的記載,并且伴随着求雨信仰的實行。© wikimedia
© wikimedia
© wikimedia
© wikimedia
© wikimedia
© wikimedia
龍與龍珠。© wikimedia
文/Byrd
譯/tamiya2
校對/tim
原文/publicdomainreview.org/collection/japanese-firemans-coats-19th-century/
本文基于創作共享協定(BY-NC),由tamiya2在利維坦釋出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加星标,不迷路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