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作者:蜀山史道

前言

清朝的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想要考取秀才,并非簡單參加一次考試就能實作的。

考生們必須通過層層選拔,先後參加三關考試,而每一關又包括多個階段,整個考試過程至少需要參加十餘場。更為艱難的是,錄取率之低甚至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

在那個文人遍地、讀書聲響徹雲霄的古代社會,一個平凡的書生要走上仕途,實作人生理想有多麼艱難?那條通往功名的道路,究竟是一片坦途還是荊棘叢生?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科舉考試:書生們的必經之路

在古代社會,科舉無疑是最具權威性的選拔人才的制度。它作為一個巨大的考試體系,将無數個渴望出人頭地的書生們籠罩在其中。這條通往仕途的獨木橋,道阻且長,稍有不慎,就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清朝時期,科舉制度已臻完善,其考試流程錯綜複雜,環環相扣。從秀才到貢生、增生、附生、廪生,再到舉人、進士,每一個級别都是對書生們學識和心智的巨大考驗。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秀才:人生第一道坎

"秀才"二字,對于大多數讀書人來說,就是他們一生追求的第一個目标。可是要想獲此殊榮,書生們必須先通過縣試和府試這兩道關卡。

在清朝,家境貧寒的書生們想要讀書可謂是勇攀高峰。他們隻能在村塾或義塾裡潦草地學習三字經和弟子規,教書品質低劣,進度緩慢。一年下來,也不過讀了區區幾行字而已。

而那些家境較為殷實的書生,則可以請高明師長到家中授課,或在私塾裡耗費重金深造。他們除了要鑽研四書五經之外,更要熟習當時盛行的八股文寫作。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從小立志成為讀書人的陸子潇,家中隻是一個小小布莊的主人。他自幼聰穎好學,父親舍不得他辍學,便将家裡所有的積蓄都用來支付他的學費。可是,錢财終歸有盡,到了陸子潇十五歲那年,家裡的銀錢早已所剩無幾。

為了讓兒子有個好前程,陸家父子隻得背井離鄉,前往京城謀生。在那裡,陸父為陸子潇請了一位極有聲望的私塾先生執教。可誰知,這位先生脾氣古怪,對陸子潇百般刁難,動不動就加以體罰。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陸子潇咽不下這口惡氣,終于在一次毒打之後離家出走,開始了漂泊的生活。他靠在路邊給人抄寫文書維生,卻從未放棄過自己的讀書夢想。

就這樣,陸子潇獨自一人堅持了十餘載,直到二十有七的年紀,他終于在一次縣試中奪得了秀才的頭銜。這無疑是他人生的第一個重大突破,也是他踏上仕途的第一步。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鄉試:書生心中永遠的痛

可是,就在陸子潇喜氣洋洋地準備迎接下一個考試時,一個讓他萬分沮喪的消息傳來——鄉試将在兩月後舉行!對于一介書生來說,鄉試無疑是一道無比艱難的關卡。這場由朝廷主持的考試,水準之高,難度之大,足以讓無數人心生畏懼。

在古代,鄉試也被稱作"秋闱"。每到八月份,各地的秀才們就會齊聚一堂,在那座巍峨的考場上一決高下。可是,通過鄉試的人卻寥寥無幾,就連後世被人們奉為楷模的範進中舉,也是在鄉試這關卡上反複摔跤多年。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範進自幼聰慧過人,十五歲時便已是一介秀才。可是,他在鄉試這關卡上卻屢戰屢敗,直到年過半百,才終于在一次鄉試中脫穎而出,獲得了"解元"的殊榮。

當時,範進已是兩鬓霜白,但他仍然喜極而狂,就連親朋好友都以為他瘋癫了。由此可見,在古人的眼中,中了鄉試是何等不易的一件事。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陸子潇自從中了秀才後,便開始了對鄉試的準備。他日夜苦讀,甚至連飲食起居都全然不顧。可是,等到鄉試那天,他卻在最後一關被無情地刷下來了。

陸子潇彷徨無助地離開了考場,對自己的前途是否就此夭折感到十分迷惘。就在他痛苦萬分之際,一個身着華服的中年人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對他說道:"讀書人不可放棄,路終将通向成功。"這個中年人,正是當年的解元——範進。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會試:朝野上下無不豔羨的春闱

在鄉試失利後,陸子潇并沒有就此放棄。相反,他更加刻苦鑽研,為的就是下一次的會試。會試在古代也被稱為"春闱",是一場由朝廷主持的中央級考試。能夠通過會試的書生,就有資格被朝廷錄用為官,可謂是仕途的第一個分水嶺。

陸子潇在會試前的那段日子,過得幾乎失去了人形。他整日裡都窩在家中的書房裡,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不停地讀書和做筆記。有時候,他甚至會忘記吃飯,直到肚子咕咕直叫才會醒過神來。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就這樣,陸子潇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的日日夜夜,終于在某年的春天,他如願以償地通過了會試,獲得了"貢生"的美譽。

從此,陸子潇就有資格進入朝廷任職,成為一名真正的讀書人。當他穿着繡着龍紋的朝服,踏上那條通往仕途的大道時,朝野上下無不對他豔羨有加。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殿試:心理素質的終極考驗

可是,就在陸子潇以為自己就要功成名就之時,朝廷卻又給他開了一個重重的考題——殿試。殿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最進階别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在紫禁城内的皇宮裡進行。書生們要直接在皇帝的面前作答,這對于心理素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陸子潇在殿試那天,緊張得渾身哆嗦,手心直冒冷汗。當他踏進那座金碧輝煌的大殿時,隻見龍椅之上,端坐着一位儀表不凡的中年人,正是當朝的聖上。

陸子潇戰戰兢兢地在龍椅前跪下,接過了皇帝親手遞給他的試卷。可是,就在他準備落筆之時,一股莫名的恐懼卻油然而生,令他的手在空中僵硬了數息。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皇帝突然開口了:"讀書人,莫要心怯。天下英雄,唯有讀書人最為高潔。"皇帝的這番話,猶如一股清泉般注入了陸子潇的心田。他深吸了一口氣,将手中的筆狠狠地按在了宣紙之上,一字一字地寫了下去。

就這樣,陸子潇終于通過了殿試,獲得了"進士"的崇高榮譽。而在這場考試中,他不僅展現了過人的學識,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了一顆大無畏的心。

在清朝想考個秀才有多難?過三關考試十餘場,錄取率更是低的離譜

結語

功名是需要代價的,而這個代價,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沉重的。在古代社會,科舉之路就是一條布滿荊棘的獨木橋,稍有不慎就會跌落萬丈深淵。書生們為了追求功名,不得不在這條路上反複摔跤,承受各種各樣的磨難與挫折。

有的人一生都未能跨過科舉的第一道坎;有的人雖然最終獲得了功名,但卻早已耗盡了所有的精力;還有的人,則是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失去了最初最純粹的理想。

不過,正如皇帝在殿試時對陸子潇所說的那樣:"天下英雄,唯有讀書人最為高潔。"這句話,或許就是對那些執着于追求理想的書生們最好的贊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