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付癌痛,中西醫結合有妙招

作者:家庭醫生報

什麼是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主要指由惡性良性腫瘤引起的疼痛。這種疼痛通常是由于惡性良性腫瘤對周圍組織和神經的浸潤或壓迫造成的。癌性疼痛的表現和強度可以根據惡性良性腫瘤的位置、大小和擴散情況而有很大的不同。癌性疼痛大緻分為以下三類:

惡性良性腫瘤相關性疼痛:這是最直接的疼痛類型,通常發生在惡性良性腫瘤直接侵犯或壓迫身體的某個部位時。例如,惡性良性腫瘤可能會侵入骨骼、器官或神經,導緻持續性或陣發性的疼痛。轉移性癌症,如轉移到骨頭的惡性良性腫瘤,尤其可能引起嚴重的疼痛。

抗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相關性疼痛:這種疼痛與癌症的治療方法有關,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和其他醫療程式。例如,手術可能會影響身體的結構和功能,留下術後疼痛;放療可能會引起放射性燒傷或組織損傷;化療則可能引起神經痛或其他類型的疼痛。

非惡性良性腫瘤因素性疼痛:這種疼痛可能由癌症患者的其他病理狀态引起,如感染、發炎或由于長期卧床而引起的肌肉骨骼疼痛。這類疼痛可能與惡性良性腫瘤直接相關,但也可能與整體健康狀況的下降有關。

為何要如此重視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的重視不僅源于其對患者身體的影響,還因為它對患者整體生活品質的嚴重破壞。以下是為何要如此重視癌性疼痛的幾個關鍵原因:

1.疼痛的普遍性與影響

研究顯示,疼痛已成為癌症治療中極其關鍵的第五大生命體征。

癌症患者在病程的各個階段都可能經曆疼痛,随着病情的演變,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也可能發生變化。

由于其高發病率和難治性,癌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使得疼痛管理成為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長期疼痛的複雜影響

研究發現,與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對阿片類藥物的依賴性更高,使用率超出1.22倍。

長期疼痛及其治療(如長期使用阿片類藥物)可能引發或加劇多種其他症狀,包括抑郁、焦慮、疲勞、失眠、食欲不振和便秘等。

這些伴随症狀不僅增加了患者的身體痛苦,也加劇了精神和情緒的負擔,進一步降低了生活品質。

3. 經濟與治療成本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減少因疼痛引起的并發症和附加治療,進而降低整體的醫療費用。

忽視癌性疼痛不僅增加了直接的醫療成本,還可能導緻患者更頻繁地尋求醫療幫助,增加間接成本,如喪失勞動力等。

4. 臨床診療的趨勢

為了提高癌症治療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品質,臨床上越來越重視疼痛的綜合管理。

現代癌症治療越來越注重多學科合作,疼痛管理也成為評估癌症治療效果的重要名額之一。

是以,癌性疼痛的有效管理不僅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品質的必要條件,也是現代癌症綜合治療政策的關鍵組成部分。通過針對性的疼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身體和心理負擔,改善其治療效果和生活狀态。

那癌性疼痛怎麼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管理癌性疼痛的一個關鍵方面,臨床上通常采用所謂的“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案,這一方案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旨在根據疼痛的嚴重程度逐級加強治療。

第一階梯:輕度疼痛治療

針對輕度疼痛,常用的是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非阿片類鎮痛藥。這些藥物包括:

布洛芬:廣泛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

雙氯芬酸:具有較強的抗炎和鎮痛效果。

對乙酰氨基酚(也稱為撲熱息痛):用于治療輕至中度疼痛,對胃腸道副作用較小。

吲哚美辛和塞來昔布:屬于選擇性COX-2抑制劑,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第二階梯:中度疼痛治療

對于中度疼痛,可使用弱效阿片類藥物,通常與非甾體抗炎藥聯合使用,以增強止痛效果:

曲馬多緩釋片:一種合成的弱阿片類鎮痛藥,适用于持續性疼痛的管理。

在必要時,這些藥物可以與布洛芬或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抗炎藥合用,以提高療效和降低阿片類藥物的使用劑量。

第三階梯:重度疼痛治療

當疼痛達到重度時,将采用強效阿片類藥物,這些藥物可能需要與其他類型的藥物合用,以處理複雜的疼痛情況:

嗎啡緩釋片和羟考酮緩釋片:用于治療持續的重度疼痛。

芬太尼透皮貼劑:提供穩定的血藥濃度,适用于長期疼痛管理。

可以聯合使用抗驚厥藥(如加巴噴丁)、抗抑郁藥(如阿米替林)、皮質激素等,以增強鎮痛效果和處理特定類型的疼痛(如神經性疼痛)。

這種分級的治療方案允許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藥物使用,以達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每一步治療的選擇都應根據患者的疼痛級别、藥物反應和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調整。

中醫特色治療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院香港中醫臨床研宄中心2019年釋出了名為《香港臨床實踐指南:癌症姑息治療一疼痛,便秘和失眠》的癌痛管理指南,該指南指出中藥藥膳、靜氣功、氣功鍛煉、外用藥膏或藥油、放血、耳穴、冷敷或熱敷、艾灸、情緒輔導、睡眠等均可用于緩解癌痛。

中藥貼敷: 穴位貼敷乃是通過藥物直接對身體表面作用,達到内達髒腑、調和氣血左右,進而達到鎮痛地效果,現代醫學認為藥物外敷的作用機制為藥物經透皮吸收在局部組織形成較高的血藥濃度,随着血液循環達到全身治療的作用。不僅可以降低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達到止痛的效果,同時避免了口服給藥引起的胃腸不适,以及經過肝髒的首過效應,尤其适用于正氣虧虛、不耐攻伐的癌症患者

艾灸:護理人員通過艾條或艾柱的熱刺激體表的特定部位,具有溫經通絡止痛、活血化瘀、消腫利濕作用,艾灸與聯合三階梯止痛,不僅可提高三階梯止痛法的鎮痛效果,還可以有效減輕阿片類藥物所帶來的明顯副作用,對癌痛患者應視具體惡性良性腫瘤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取穴,如肺癌患者可選擇尺澤、肺俞,腸癌患者可選商陽、大腸俞,食道癌患者可選用天突、膻中,等等。

穴位按摩:乃是通過特定的手法刺激穴位或皮膚,刺激局部“氣”流動,加速血液流動和循環,疏通經絡,達到“通而不痛”,整體止痛的效果。根據患者惡性良性腫瘤情況選擇對應穴位,如胃癌可選足三裡、歸來等,肝癌選擇期門、肝俞等,可根據穴位具體位置采用按擦、一指禅法進行按摩,每日1次,每次 15~20 min。

音樂療法: 《黃帝内經》中記載,五音與五髒相對應,五音即宮、商、角、徵、羽分别對應五髒土、金、木、火、水。舒緩輕柔的音樂對神經及神經體液調節産生影響,同時促進體内激素、腦啡肽等物質的分泌,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升高,達到鎮痛的效果,并提高免疫力。

腕踝針刺:腕踝針是從腕部和踝部取相應的點進行皮下針刺來治療疾病的一種針刺療法。本療法是把病症表現的部位歸納在身體兩側的6個縱區,在兩側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個進針點,以橫隔為界,按區選點進行治療。具有疏通經絡,調和髒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多種痛證及髒腑疾患。

病例分享

患者郭某,診斷為肺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伴多發轉移,患者長期口服阿片類藥物止痛,某日突發下腹部脹痛難忍;前後多次予以對症止痛,其脹滿疼痛不适仍未明顯緩解,經相關檢查檢驗排除梗阻、穿孔及血栓等情況後,考慮患者高齡,且長期口服止痛藥,胃腸動力差,腸腑氣滞明顯,後予以腕踝針刺、穴位貼敷中藥保留灌腸等後,患者疼痛明顯減輕,且後續發生次數明顯減少。

對付癌痛,中西醫結合有妙招

2024年3月10日

對付癌痛,中西醫結合有妙招

2024年1月10日

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惡性良性腫瘤科提醒廣大患者:

當出現癌性疼痛,不必驚恐與害怕,但也一定不能忽視,及時找醫生就診,由醫生仔細評估、診斷和治療。

作者: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徐清娣 徐文強

通訊員:樂熙文 羅珊

編輯:黃萌楣

審校:謝濤

核發:戴利紅

圖檔: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