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付癌痛,中西医结合有妙招

作者:家庭医生报

什么是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指由肿瘤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由于肿瘤对周围组织和神经的浸润或压迫造成的。癌性疼痛的表现和强度可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扩散情况而有很大的不同。癌性疼痛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肿瘤相关性疼痛:这是最直接的疼痛类型,通常发生在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身体的某个部位时。例如,肿瘤可能会侵入骨骼、器官或神经,导致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疼痛。转移性癌症,如转移到骨头的肿瘤,尤其可能引起严重的疼痛。

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这种疼痛与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关,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和其他医疗程序。例如,手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结构和功能,留下术后疼痛;放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烧伤或组织损伤;化疗则可能引起神经痛或其他类型的疼痛。

非肿瘤因素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由癌症患者的其他病理状态引起,如感染、炎症或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肌肉骨骼疼痛。这类疼痛可能与肿瘤直接相关,但也可能与整体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

为何要如此重视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的重视不仅源于其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还因为它对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严重破坏。以下是为何要如此重视癌性疼痛的几个关键原因:

1.疼痛的普遍性与影响

研究显示,疼痛已成为癌症治疗中极其关键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癌症患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都可能经历疼痛,随着病情的演变,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可能发生变化。

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难治性,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疼痛管理成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长期疼痛的复杂影响

研究发现,与非癌症患者相比,癌症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性更高,使用率超出1.22倍。

长期疼痛及其治疗(如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能引发或加剧多种其他症状,包括抑郁、焦虑、疲劳、失眠、食欲不振和便秘等。

这些伴随症状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痛苦,也加剧了精神和情绪的负担,进一步降低了生活质量。

3. 经济与治疗成本

有效的疼痛管理可以减少因疼痛引起的并发症和附加治疗,从而降低整体的医疗费用。

忽视癌性疼痛不仅增加了直接的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更频繁地寻求医疗帮助,增加间接成本,如丧失劳动力等。

4. 临床诊疗的趋势

为了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上越来越重视疼痛的综合管理。

现代癌症治疗越来越注重多学科合作,疼痛管理也成为评估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因此,癌性疼痛的有效管理不仅是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现代癌症综合治疗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负担,改善其治疗效果和生活状态。

那癌性疼痛怎么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管理癌性疼痛的一个关键方面,临床上通常采用所谓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这一方案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旨在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逐级加强治疗。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治疗

针对轻度疼痛,常用的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非阿片类镇痛药。这些药物包括:

布洛芬:广泛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

双氯芬酸:具有较强的抗炎和镇痛效果。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用于治疗轻至中度疼痛,对胃肠道副作用较小。

吲哚美辛和塞来昔布:属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治疗

对于中度疼痛,可使用弱效阿片类药物,通常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以增强止痛效果:

曲马多缓释片:一种合成的弱阿片类镇痛药,适用于持续性疼痛的管理。

在必要时,这些药物可以与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合用,以提高疗效和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治疗

当疼痛达到重度时,将采用强效阿片类药物,这些药物可能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药物合用,以处理复杂的疼痛情况:

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用于治疗持续的重度疼痛。

芬太尼透皮贴剂:提供稳定的血药浓度,适用于长期疼痛管理。

可以联合使用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皮质激素等,以增强镇痛效果和处理特定类型的疼痛(如神经性疼痛)。

这种分级的治疗方案允许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药物使用,以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效果。每一步治疗的选择都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级别、药物反应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中医特色治疗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中医临床研宄中心2019年发布了名为《香港临床实践指南:癌症姑息治疗一疼痛,便秘和失眠》的癌痛管理指南,该指南指出中药药膳、静气功、气功锻炼、外用药膏或药油、放血、耳穴、冷敷或热敷、艾灸、情绪辅导、睡眠等均可用于缓解癌痛。

中药贴敷: 穴位贴敷乃是通过药物直接对身体表面作用,达到内达脏腑、调和气血左右,从而达到镇痛地效果,现代医学认为药物外敷的作用机制为药物经透皮吸收在局部组织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随着血液循环达到全身治疗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达到止痛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口服给药引起的胃肠不适,以及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尤其适用于正气亏虚、不耐攻伐的癌症患者

艾灸:护理人员通过艾条或艾柱的热刺激体表的特定部位,具有温经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消肿利湿作用,艾灸与联合三阶梯止痛,不仅可提高三阶梯止痛法的镇痛效果,还可以有效减轻阿片类药物所带来的明显副作用,对癌痛患者应视具体肿瘤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取穴,如肺癌患者可选择尺泽、肺俞,肠癌患者可选商阳、大肠俞,食道癌患者可选用天突、膻中,等等。

穴位按摩:乃是通过特定的手法刺激穴位或皮肤,刺激局部“气”流动,加速血液流动和循环,疏通经络,达到“通而不痛”,整体止痛的效果。根据患者肿瘤情况选择对应穴位,如胃癌可选足三里、归来等,肝癌选择期门、肝俞等,可根据穴位具体位置采用按擦、一指禅法进行按摩,每日1次,每次 15~20 min。

音乐疗法: 《黄帝内经》中记载,五音与五脏相对应,五音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五脏土、金、木、火、水。舒缓轻柔的音乐对神经及神经体液调节产生影响,同时促进体内激素、脑啡肽等物质的分泌,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达到镇痛的效果,并提高免疫力。

腕踝针刺: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本疗法是把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在身体两侧的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隔为界,按区选点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多种痛证及脏腑疾患。

病例分享

患者郭某,诊断为肺恶性肿瘤伴多发转移,患者长期口服阿片类药物止痛,某日突发下腹部胀痛难忍;前后多次予以对症止痛,其胀满疼痛不适仍未明显缓解,经相关检查检验排除梗阻、穿孔及血栓等情况后,考虑患者高龄,且长期口服止痛药,胃肠动力差,肠腑气滞明显,后予以腕踝针刺、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等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且后续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对付癌痛,中西医结合有妙招

2024年3月10日

对付癌痛,中西医结合有妙招

2024年1月10日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提醒广大患者:

当出现癌性疼痛,不必惊恐与害怕,但也一定不能忽视,及时找医生就诊,由医生仔细评估、诊断和治疗。

作者: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徐清娣 徐文强

通讯员:乐熙文 罗珊

编辑:黄萌楣

审校:谢涛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