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黍離之悲,黍稷之情,老年大學文學班的一堂公開課

作者:青煙威文學

作者:李雲梅(河北懷來)

黍離之悲,黍稷之情,老年大學文學班的一堂公開課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對于這句話,很多人都應該比較熟悉,可若問它的出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茫然。

今天老年大學文學班上公開課,溫婉睿智的劉曉然老師講詩經,王風的第一課《黍離》,讓我豁然開朗。

這首抒情詩是講一位東周大夫,随西周東遷背井離鄉多年後,回到西周故都,可當年繁華的宗廟宮室已經蕩然無存,眼前是一片片茂盛的禾黍田野,主人公腳步遲緩,心情沉重,如癡如醉、痛心疾首地徘徊在這片黍禾之野,反複叩問幽幽蒼天?誰能告訴我,我那繁華的故城怎麼變成現在這樣?是誰讓我們背井離鄉痛失家園?短短的一首小詩,卻讓我們看到主人公對覆亡的西周宗室充滿哀憫憑吊之感和極度悲傷憂郁之狀。

整首詩,共三章,其主要特點是用重疊的字句,回環反複地吟唱,劉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重章複沓,是《詩經》的基本章法結構。她微笑着講解難點,讓晦澀難懂的古詩變得簡單起來:這首詩隻變換少數幾個詞,即苗,穗,實,搖,醉,噎,來表現時間、動作的程序或情感的變化。大家隻需記住這六個字,其他詩句不變,然後在老師循循善誘如的引領下,大家先讀一遍,再嘗試跟着老師抑揚頓挫的聲音背誦,竟然出乎意料地齊聲背誦整首,讓我們學習古詩的信心倍增。

這種痛失家園寫離别寫國家興亡的詩歌,後被稱為黍離之悲,黍稷之情。它是中華民族家國情懷的基礎之作。這種一往情深,低回無限的詩歌開啟了以朝代更疊為背景而托物言志、憑古吊今的文學創作先河。

從劉禹錫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随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再到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裡,盡荠麥青青”,無不展現着源自《黍離》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尤其是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一句,可謂與此詩“悠悠蒼天,此何人哉”一句形神交接,遙相呼應。

黍離之悲,黍稷之情,老年大學文學班的一堂公開課

從現代台灣詩人餘光中的《鄉愁》中,不難看出作者在海峽那邊思念家鄉,渴望兩岸統一的殷殷之情。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首詩便是現代人繼承大陸古典詩歌“黍離之悲、黍稷之情”民族傳統的經典代表。

而對于普通人,不論是 物是人非之悲,還是知音難覓之憂,或是世事滄桑之歎,人們都能從黍離這首詩中找到契合心靈的情感共鳴。

那西周是如何興盛與沒落的呢?

接着樸實親和的劉老師從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如何成為儒家的經典和象征開始,娓娓道來,西周怎樣創制周禮,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内容,統一黃河中下遊和江淮地區,奠定了後世中國版圖的軸心。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華夏民族。最後,“中國”稱謂始出,奠定大陸國名基礎。

黍離之悲,黍稷之情,老年大學文學班的一堂公開課

原來華夏民族、中國,始于3千年前的西周,中華文化的根基曆史如此悠久,讓我們這些後人深感自豪,引以為傲!劉老師接着侃侃而談:至于西周滅亡,有多種原因:幽王繼位第二年大地震、泾、渭、洛河水枯竭,歧山崩塌。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才有了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由來, 最後廢嫡立庶、外敵入侵頻繁,不得已周王朝東遷,多少繁華毀于一旦,才有了《黍離》中主人公回到故都的哀情,以至于後來平王在洛邑建國的時候,隻能依靠諸侯的力量,從此落入了諸侯的掌控之中,諸侯們各霸一方,展開了長達500年的戰亂,便是後世稱之為的:春秋和戰國。

大家跟随老師的節奏,沉迷于她繪聲繪色的講解,非常輕松地掌握了這段曆史知識,兩個小時的課已到尾聲,教室了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每個人臉上洋溢着快樂幸福的笑容,尤其是新來聽課的學生,紛紛表示:“劉老師講得太好了,簡直是一種精神享受”,大家從心底,由衷地喜歡劉老師一氣呵成,自然清新的教學風格;佩服她博古通今,深厚淵博的知識積累,同時慶幸在退休後能有這麼好的學習機會,能深入了解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曆史,傳承發揚華夏精神,讓璀璨的古典文學光輝照亮我們今後的生活之旅。

黍離之悲,黍稷之情,老年大學文學班的一堂公開課

編輯:牛義信/李勳修/宋占林《青煙威文學》編輯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