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在歐洲市場地位不保?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席卷”歐洲,超3成電車中國制造【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南韓在歐洲市場地位不保?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席卷”歐洲,超3成電車中國制造【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圖檔來源:攝圖網

随着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援政策和技術的不斷突破,大陸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加快國際化步伐。一些企業已經在歐洲、北美和東南亞等地建立了生産基地和銷售網絡,實作了海外市場的穩步擴張。同時,國内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在技術創新和産品更新上不斷加大投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競争力。

4月17日,南韓《北韓日報》發文報道,随着歐洲市場對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的依賴日益增加,有擔憂稱,如果中國在這些領域的市場佔有率繼續增長,相關南韓企業在歐洲市場的地位将受到“威脅”。

SNE Research資料顯示,甯德時代以35.6%的出貨量比例,位居第一,銷售額環比增長率達30.6%;比亞迪出貨量比例達15.6%,排名第二,銷售額環比增長率為10.6%。目前,中國電池企業在歐洲市場占有率已超40%,而在2020年前,其市場占有率一直維持在10%左右。另一邊,南韓國内電池企業在同一時期的市場佔有率則從70%下降至約57%。

同時,報道援引歐洲運輸與環境聯合會(T&E)資料稱,中國産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從2019年的0.4%急劇上升至去年的19.5%,并預計今年将進一步增至25.3%。此外,有調查發現,去年在西班牙和法國市場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33%出自中國制造。

報道強調,倘若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在歐洲持續提升,或磷酸鐵锂(LFP)電池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中國企業在歐洲電池市場的影響力勢必将得到鞏固與強化,進而加劇與南韓企業的競争态勢。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南韓企業在歐洲市場的地位或将難以保持。

從“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在歐洲市場佔有率不斷上升”回看大陸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出口貿易狀況

從出口金額來看,2018-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迅速,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快速提升,由2018年的3.38億美元提升至2022年的229.07億美元,年複合增速達到186.92%。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快速增長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發展速度較快,在全球市場中具有較大的地位與優勢。

南韓在歐洲市場地位不保?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席卷”歐洲,超3成電車中國制造【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從出口數量來看,2018-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數量持續上升,由2018年的14.71上升至2022年的67.9萬輛,期間,2020年由于全球疫情爆發,故全球貿易環境較為艱難,2021年起開始有所好轉,2022年延續增長态勢。2018年至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數量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6.58%。

南韓在歐洲市場地位不保?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席卷”歐洲,超3成電車中國制造【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從出口價格來看,根據前文對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金額以及出口數量進行的統計,可以初步測算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平均價格。可以看出,2018-2022年,大陸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水準曆經大幅下降後,穩定在3-4萬美元區間,表明大陸新能源汽車海外市場仍然以低端車型為主。

南韓在歐洲市場地位不保?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席卷”歐洲,超3成電車中國制造【附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情況】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表示,整體來看,無論是從全球範圍内的産銷規模,還是動力電池占比,亦或是專利公開數,中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強國,近兩年也在加速出海。“中國車企的快速崛起令部分海外市場風聲鶴唳,但不管未來形勢如何,中國品牌都會堅定地走出去,同時也要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工信部裝備中心艾迪智聯總經理、新能源汽車品牌叢集副秘書長李方正表示,此前傳統燃油車出海就是單純的産品走出去,但現在是整車帶動車、能、路、雲的體系出海,後期還會有産業鍊、技術和服務出海,甚至是中國技術解決方案出海。“新能源汽車比傳統油車更具備影響力和帶動性,我們要緊抓機遇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資料、産業研究報告、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産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擷取前瞻産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成本效益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