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作者:金投網

10年來,中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推動中國經貿結構再平衡的同時,也在推動世界格局與全球觀念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展現在器物、基建層面,也展現在制度、觀念層面。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10年來,關于一帶一路,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中老鐵路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這條鐵路北起中國的昆明,南至寮國的萬象,全長1035公裡。它促進了中老兩國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成為聯通内外、輻射周邊、雙向互濟的黃金大通道。

中老鐵路的開通為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例如,來自東南亞國家的水果可以通過該鐵路運抵昆明,而泰國的榴蓮也可以通過汽車運輸到寮國萬象,再經中老鐵路發往中國昆明,整個過程僅需4天時間。此外,寮國琅勃拉邦省勐南縣衆和橡膠有限公司也利用中老鐵路進行産品運輸,從琅勃拉邦站發往中國。這些例子表明,中老鐵路在促進雙邊和多邊貿易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對于中老鐵路,寮國國會副主席每每提及數次哽咽,他說,寮國是一個沒有海岸線的内陸國,寮國人民想擁有一條鐵路很久了。“我們非常有幸與中國做鄰居。”

總而言之, 中老鐵路,讓寮國從“陸鎖國”變成“陸聯國”,更更關鍵的是在修建中清除了美國遺留下來的上萬顆未爆炸的炸彈和地雷。

蒙内鐵路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蒙内鐵路是肯亞共和國境内一條連接配接蒙巴薩與内羅畢的鐵路,也是首條采用中國技術、中國标準、中國管理的東非幹線鐵路,是肯亞擁有的第一條現代化鐵路。

蒙内鐵路的建設,促進了經濟增長和就業,特别是蒙内鐵路對肯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5%,并且累計直接和間接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動力。未來将連接配接坦尚尼亞、烏幹達等七國,創造近7萬個就業崗位,真正實作一路富七國。

中歐班列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中歐班列,連接配接歐亞以及中國的腹地國家,促進電子産品、家電、汽車的互通,打造出一條橫跨亞歐大陸的經濟走廊。

截至2024年3月底,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超8.7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2個城市,憑借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高效便捷等優勢,開辟了亞歐大陸陸路運輸新通道和經貿合作新橋梁,打造了富有韌性的國際物流供應鍊,也在動蕩世界中構築起一條安全暢通的産供鍊生命線。

10年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已向全球各地帶去義烏商品210萬種,也帶回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萬種商品。

總的來說,中歐班列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與歐洲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并為沿線國家創造了就業機會。此外,中歐班列在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區域經濟一體化上意義重大,有助于實作歐亞大陸的緊密聯系和共同發展。

雅萬高鐵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雅萬高鐵于2015年10月21日正式開工,曆經了多次延期和困難,終于在2022年10月2日正式開通運作,成為中國高鐵的海外之旅的第一站。雅萬高鐵的票價是35萬印尼盾,折合人民币約165元,從雅加達到萬隆隻需40分鐘,比原來的米軌火車快了近3個小時,大大縮短了兩地的時空距離,為印尼人民帶來了便捷和舒适的出行體驗。

雅萬高鐵不僅是一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更是中印尼兩國深化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它的建成通車将進一步加強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建構更加緊密的中印尼命運共同體。

中馬友誼大橋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作為全球富有盛名的海島度假地,馬爾代夫卻有自己的煩惱——沒有橋。島嶼間唯一的通行方式就是乘船,一旦遇到極端天氣,交通就會中斷。擁有一座跨海大橋,将首都馬累與機場島及臨近島嶼相連,是馬爾代夫人民世代的夢想。

2018年8月30日,曆時兩年零八個月,馬爾代夫首座跨海大橋建成了。中馬友誼大橋不僅是馬爾代夫首座現代化橋梁,也是世界首座在遠洋深海無遮掩環境及珊瑚礁地質上建造的跨海大橋。該橋位于馬爾代夫北馬累環礁,跨越Gaadhoo Koa海峽,連接配接馬爾代夫馬累島、機場島及胡魯馬累島。

中馬友誼大橋的開通也進一步促進了馬爾代夫的經濟發展和旅遊業的繁榮,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巴經濟走廊

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重大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正式啟動。随後,中巴經濟走廊架構下一批能源、交通、基建項目相繼落地。

走廊架構下在建或已建成的早期收獲項目,如瓜達爾港等,也為兩國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瓜達爾新國際機場、中巴友誼醫院、職業教育訓練學校、海水淡化廠、法曲爾中學等已建和在建項目,為當地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中白工業園

白俄羅斯是最早響應并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巨石中白工業園,是中國與白俄羅斯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項目,也是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工業園。這個由兩國上司人共同關心和推動的項目,曆經近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基礎設施完備、營商環境優越、經營理念先進的現代化園區和白俄羅斯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明珠”。

園區内重點發展的高科技和創新型産業,如機械制造、電子商務、新材料等,有助于形成聚集效應,并完善上下遊配套形成完整産業鍊。

10年來,路上一帶一路,橫貫東亞、東南亞、中亞、中東,直抵歐洲,形成六大經濟走廊。海上一帶一路,自中國南海連通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直至大西洋。

10年來,全球超3/4的國家被它連點成線,沿途國家不斷派遣優秀學子前來學習中國的技術、文化和語言,新時代的“書同文 車同軌”,我們正在見證。

08年金融風暴,中國成為唯一避風港,大量外彙湧入給中國注資的同時,也阻礙了人民币走向世界,彼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沿線國家缺乏資金,大陸産能過剩,一個互補共赢的想法呼之欲出,沿線國家提供土地,中國提供資金、承包工程,在消耗過多外彙的同時還盡力防控債務風險。3年後,人民币成為全球第五大貨币。

一帶一路十周年,中國都幹了哪些大事?

我們不僅把東西賣了出去,還讓人民币走向國際化,貿易戰開打後,中國能快速站穩腳跟,少不了強大的内需作為支撐,更離不開全球開發中國家擰線為繩,同舟共濟。

中國不像過去100年來西方國家那樣,帶着軍隊進入非洲殖民毀滅國家以及殘害百姓,十年來“一帶一路”的合作實踐已充分證明,複興之路上的中國并沒有給世界帶來殖民、災難、戰争、難民和危機,而是帶來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

中國從來都是走自己的路,我們在哈薩克斯坦建設的風電機組謀求發展,将北鬥引進寮國,互利共赢,還把青蒿素供給非洲30多國,帶去97%治愈率的希望。

六廊六路多國港,條條大路通華夏,一帶一路不僅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序章,還将人類命運共同體從承諾變為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