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作者:卓越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翻開中國和日本的戰争史,我們就會發現,這個距離中國不遠的彈丸小國,自唐朝開始,就不斷的與中國有摩擦,大大小小的戰争打了無數場。

但在宋朝時期的兩三百年的時間裡,日本卻沒有和宋朝發生過戰争,反而成為了穩定的貿易夥伴,不僅如此,雙方的外交關系還十分穩定,日本對宋朝是甘心稱臣,年年納貢,歲歲來朝,可謂是畢恭畢敬。

而在宋亡之後,日本就露出了侵略者的本性,自元朝開始,日本就開始試探着騷擾中國邊境,到了明朝,倭寇成為了大明中後期較大的隐患,而到了滿清末期,日本已經堂而皇之的公然對中國發動侵略戰争。

是以,日本對于宋朝,是斷然不可能會真正的甘願俯首稱臣的,之是以畢恭畢敬,則是暫時打不過,選擇了在蟄伏中學習并壯大。

為什麼日本選擇要蟄伏?就是曾經悍不畏死的叫闆大唐,結果被打的差點滅國。

唐高宗時期,随着北韓半島上的高句麗整體實力逐漸強盛,便逐漸的不安于現狀,于是高句麗就慫恿着同為大唐屬國的百濟國挑事,先是拒絕向大唐朝貢,後又阻礙忠心于大唐的新羅國和大唐的交通與進貢事宜。

唐高宗對于百濟的這種不知死活的行為大為惱火,屢次下诏威吓,但有高句麗在背後撐腰,百濟有恃無恐,更加的肆無忌憚。

大唐威嚴豈容爾等小國挑釁?于是,本着維護大唐臉面,以及在新羅的一再請求下,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左武衛大将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出兵新羅,征讨百濟。

戰争的結果不必詳說,在碾壓性的實力之下,百濟雖然是傾國來戰,但還是被大唐打的屁滾尿流,就此滅國。

這件事情,原本和日本沒有什麼關系,但是在百濟滅國時,百濟國王子逃到了日本,在唐朝大軍結束戰争退回本土後,日本的心思就活泛起來。

因為在戰後,新羅國接受了百濟的幾乎所有地盤,由此疆域擴大不少,而日本眼看沒得到什麼好處,就扶持逃到日本的百濟國王子為王,開戰了轟轟烈烈的“百濟複國運動”。

公元663年8月,大唐與新羅組成聯軍,在白江口(今南韓錦江入海口)與日本以及支援百濟複國的各方勢力展開作戰,

日本方面,共出動兵力近四萬餘人,戰船170餘艘,而唐朝方面,兵力隻有兩萬,戰船不足百艘,兩者之間在兵力上,有着相當大的懸殊。

但是戰争的輸赢,并不完全依靠兵力多少,大唐利用娴熟的水戰技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将兵力、船艦皆數倍于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堪稱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緊接着,大唐又乘勝追擊,将日本以及支援百濟複國的勢力,徹底擊敗,百濟全境成為唐朝的羁縻地區。

此戰,徹底的将日本企圖染指北韓半島,并想借助北韓半島為跳闆,來侵擾中國的想法給擊碎,讓日本認識到,大唐是它需要仰視的龐然大物,深感懼怕的日本天智天皇,生怕大唐會來個返場,順手将日本國滅掉,趕忙向大唐表示願世代朝貢,永表忠誠。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正如被打怕了就一直會有陰影一樣,日本對于中國的恐懼,就此開始,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沒有再有過侵擾中國的想法和行動,反而積極的和中國來往。

唐朝滅亡後,華夏大地上經曆了朝代更疊,宋朝成為了又一個大一統的朝代,按說依照宋朝的軍事實力,以及宋朝的對外戰争中的敗多勝少的戰績,日本應該趁此機會來揩油才對,但是直到宋亡,日本也沒有任何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

并不是日本改了習性,而是當時繁華的宋朝,正是日本迫切需要學習的對象。

前文提過,經過大唐時被暴揍,日本真正認識到中國是一個龐然大物,至少是它目前無法撼動的,這個時候,日本就裝起了孫子。

不僅奉大唐為宗主國,并且世代朝貢,與此同時,遣派大量的僧人以及學者前來大唐學習中原文化,并将其精髓帶回日本,以此來壯大和發展。

到了宋朝,雖然宋朝的軍事實力一般,但是值得稱道的是,宋朝是中國封建曆史上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時期,各種發明也是層出不窮,這些先進的技術,對于日本來說,猶如劉外婆進了大觀園,滿眼稀罕。

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在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之後,日本更是如饑似渴的吸收中原文化,對于文化十分發達的宋朝,更是無比的敬佩,這麼好的老師,全世界都找不到,也就暫時不會采取軍事行動。

同時,宋朝的經濟發達,也是日本沒有攻打的原因之一,在宋朝時期,日本和中國的貿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雙方互通有無,甚至在日本國内,宋朝的錢币,都可以通用,足以可見當時貿易的旺盛。

政治開明,經濟發達,文化繁盛,這些都是日本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日本才會在宋朝時期,沒有任何軍事行動。

當然,這并不是主要原因,日本的侵略性,不會因為以上的幾種情況就消失,反而會對于繁華的大宋朝更加的垂涎三尺,但是,在當時,日本國内自顧不暇,讓它騰不出手來有别的想法。

兩宋時期,日本由原來的奴隸時代正逐漸的過渡到幕府時代,原本的天皇,被逐漸的架空,沒有了任何的實權,取而代之的,則是武士階層的不斷崛起。

此時的天皇,對于地方上的控制力已經被大大的削弱,而武士階層的崛起以及當時日本國内的外戚幹政,使日本處于一種自顧不暇的狀态。

每個有一定實力的集團都在搶地盤,哪裡有精力去攻打中國?各地的武士領主們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地盤不被别人霸占,同時又如何霸占别人的地盤,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看不好,更别提向中國擴張了。

這種情況之下,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也就不可能會集中力量來有所行動,至于打中國,先顧好自己再說吧。

與此同時,日本的沿海,還經常會受到來自高句麗的騷擾,并且女真族的海島還會時不時的進行襲擊,這也讓日本很是頭疼。

國内各大武士領主每日裡争搶地盤,沿海還要自衛,自顧不暇的日本,也就根本騰不出手來對外擴張,更談不攻打宋朝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在當時,完全沒有攻打宋朝的理由。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在唐朝時,日本之是以會聯合百濟攻打新羅,就是因為日本想在北韓半島上謀取立足之地,一旦日本能夠在北韓半島立足,那麼它就會以此為跳闆,來入侵中國。

之是以非要選擇北韓半島,因為這裡是必經之路,近代的日本侵華戰争,日本就是自東北開始侵略的。

但是到了宋朝,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遼東已經不在宋朝政府的控制中了。

北宋時,遼東屬于遼國的領土;南宋時,遼東屬于金國的領土。

也就是說,即便是日本在北韓半島能夠立足,它如果想進入中國,那麼迎面而來的,就是遼國和金國,必須和他們死磕,方可進入中國。

此時的宋朝,在領土上,根本不與北韓半島接壤,日本即使想打,也是鞭長莫及,更可況,依照但是遼國和金國的戰力,如果日本登陸,那勢必會把他們重新打回海裡去。

同時,日本的願望,是謀求東亞大陸圈,那麼他的敵人,至少在當時,不是宋朝,而是遼國和金國,按照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這一原則,宋朝和當時的日本,還算得上是準盟友。

既然是盟友,那就更沒有互相攻擊的必要了,尤其是日本還正需要向宋朝學習,來提升自我的大好時機。

是以,在兩宋的近三百年中,日本沒有對宋朝才去過軍事行動,但是在元朝入主中原後,這種局面就被打破。

忽必烈建立元朝後,高麗向元朝稱臣,成為了元朝的東藩,忽必烈對于不遠的日本,也派出了使者,要求日本效法高麗,也要向大元俯首稱臣。

當時的日本正處于鐮倉幕府時期,幕府的大權掌握在權臣北條氏手中,對于元朝的要求,北條時宗拒不接受,同時加強了邊境的防禦,以做戰争的準備。

忽必烈之後又多次派遣使者要求日本臣服,結果日本朝廷連使者都拒絕接見,既然來文的無果,那就武力征服。

公元1274年,忽必烈發動征日戰争,雖然元軍在戰術以及裝備上,強于日軍,但是由于卻不擅長山地作戰,無法突破日本島崎岖的地形進入其腹地,是以在之後的戰鬥中,幾經失利,并且在海上遭遇台風,受到極大損失,不得不偃旗息鼓,撤回國内。

不死心的忽必烈,在公元1281年,又一次發動了征日戰争,但同樣是因為惡劣的氣候條件和不利于蒙古騎兵作戰的複雜地形,最終無功而返。

就此,日本和元朝的梁子算是結下了,元朝一時半會奈何不了日本,日本也暫時沒有能力攻擊元朝,雙方隻得視而不見,各自悶頭發展。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但日本在鐮倉幕府謝幕後,逐漸發展壯大,因為資源匮乏,便時不時的對元朝邊境進行騷擾,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也曾有過征服日本的想法,但在劉伯溫的建議之下,同時借鑒于元朝失敗的教訓,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時的大明,百廢待興,人民迫切的語言休養生息,也支撐不起巨大的戰争消耗,朱元璋在效法元朝派遣使者去日本,結果卻本羞辱後,不得不暫時咽下這口惡氣,将日本列為“永不征讨之國”。

在明朝中後期,倭寇成為了明朝的邊境大患,明朝為抵抗倭寇侵擾,也湧現出如戚繼光等多名抗倭英雄。

總而言之,在經過自身的發展壯大後,以及日本在和元朝戰争中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日本國内上下對于中國的敬畏開始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不斷增長的野心,同時在骨子裡的侵略性使然下,由此開始展開了對中國的一次又一次戰争行動。

日本跟唐朝叫過闆,與明清幹過仗,卻為何獨獨不敢和宋朝鬧事?

日本是大陸的鄰邦,在曆史上,日本的文化發展深受中國的影響,尤其是在唐宋時期,日本對于中國的學習,達到了如饑似渴的程度。也正是這種學習,讓日本在很快的時間内,能夠快速的發展和壯大,擁有了和中國抗衡的實力。在唐朝時期,被擊敗後,馬上低下頭來學習成長,并且在宋朝時,更是如此,通過貿易來發展經濟,提升實力,是以,才有了後來的頗具實力的日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