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給科蒂教授當導遊(導師與我談中國)

作者:金台資訊

鄒耀遙

我給科蒂教授當導遊(導師與我談中國)

作者(左一)在意大利學習時與科蒂教授(左二)及其他老師合影。

我給科蒂教授當導遊(導師與我談中國)

科蒂教授(後排右二)一行在湖北宜昌黃花場“金釘子”進行地質考察。前排右一為作者。 本文圖檔均為作者供圖

中國令他感到親切

我和賈科莫·科蒂教授相識于2019年的秋天。科蒂教授是大陸裂谷演化及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當時,在我的導師沈傳波教授邀請下,科蒂教授來到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進行學術通路和交流。我正在導師帶領下參與“十三五”國家油氣科技重大專項,進行東非大裂谷的石油地質研究工作。科蒂教授的研究方向與我參與的科研課題十分相關,他的到來讓我很興奮,我主動參與了對科蒂教授的接待工作。

科蒂教授是一位非常熱情、健談的意大利學者,他告訴我,此前他對中國的印象來自在非洲進行地質考察時經常遇到的中國援外建設隊伍。他們建設的大型現代化工程讓科蒂教授感到驚奇,也使他對遙遠的中國産生了好奇和期待。這次,他終于有機會來到中國進行學術通路交流,走近這個國家。

我們帶着科蒂教授參觀了團隊所在的構造與油氣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蒂教授向實驗室師生作了一場專題學術報告會。大家對科蒂教授建立的裂谷盆地演化模型和他們團隊特有的超重力構造實體模拟技術非常感興趣,紛紛向科蒂教授提問、請教。科蒂教授被大家的熱情深深地感染,他告訴我,他在中國的青年學者們身上看到了一股朝氣,勇于發問、樂于交流。他從中感受到了我們探索未知的熱情以及對地質研究的熱愛。

學術交流結束後,我們和科蒂教授遊覽了長江和東湖,品嘗了武漢的特色美食——熱幹面和糯米雞。對于面和米,科蒂教授一點也不陌生,他和我們說,這與意大利面和炸飯團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我後來發覺,飲食習慣或許和中意兩個文明古國的往來交流有關,從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到如今的科技文化互動,中意之間的交流一直在進行。

正是這次與科蒂教授的相識,拉開了我前往意大利交流學習的序幕。2022年,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下,我來到了意大利佛羅倫薩進行博士聯合培養,科蒂教授是我的導師,指導我進行東非大裂谷構造演化的模拟實驗。

科蒂教授所在的構造模拟實驗室是一個相當國際化的實驗室,常有不同國家的學生學者來這裡通路和學習。在科研之餘的咖啡時間,科蒂教授常常向我分享他在中國的見聞,他說中國令他感到親切。随着時間推進,我在實驗室的工作也得到了他的認可,他告訴我,他希望能加深與中國的科學合作研究,歡迎我們推薦更多的中國博士生來佛羅倫薩學習交流。

尤其喜愛三峽山水

2023年11月,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邀請下,科蒂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再次來到中國進行學術通路。這次,我成了科蒂教授通路中國的向導。

時隔4年之後再次來到武漢,科蒂教授非常開心。在學校組織的“大陸裂谷系統及岩漿熱液活動”學術研讨會上,科蒂教授與他的同僚們做了專題報告,圍繞着大陸裂谷演化研究中的最新進展、對油氣和礦産資源勘探的意義等科學問題,與國内多所高校的參會學者們進行了深入探讨。會後,我們還帶着科蒂教授一行參觀了面貌一新的校園和實驗室,走進了武漢充滿人間煙火的大街小巷,感受着這座城市的發展和變化。

站在長江之畔,科蒂教授告訴我,武漢比他上次來更加朝氣蓬勃了。他看見了更加生态的校園和先進實驗室,欣賞了武漢這座城市的美。

在武漢的行程結束後,我們驅車前往湖北宜昌進行野外地質考察。那裡有高峽平湖的壯美景觀,有享譽世界的超級工程——三峽大壩,有國際地質學研究中的重要科學标志“金釘子”。

11月的三峽,聳峙的奇峰在雲蒸霞蔚中若隐若現,奔騰的江水穿過西陵峽谷一路向東。我們登上了江邊峰頂的一處觀景台,眺望着迤逦的山水景色和雄偉的三峽大壩。

作為一名地質學家,科蒂教授說,他對三峽山水尤其喜愛,對三峽工程的建設歎為觀止。我向科蒂教授講起了三峽的故事。南北朝地理學家郦道元曾在《水經注》中描繪了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隐天蔽日”的雄險氣勢。當我談及三峽庫區的生态環境保護工作時,科蒂教授豎起了大拇指。他說,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

在峽江之側,我們參觀了宜昌黃花場“金釘子”。“金釘子”是定義和差別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地層的唯一标準,以此解決全球地質曆史的時間對比問題。黃花場“金釘子”的确立,為地質學家們研究這一時期的全球海平面變化、闆塊運動以及古生物演化等重要地質事件提供了統一的時間标尺。

科蒂教授對宜昌黃花場“金釘子”地質剖面的建設和保護很感興趣。科蒂教授得知,在黃花場“金釘子”誕生的過程中,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為代表的中國地學研究機構與世界各國學者開展了大量的合作、研究、交流、論證。今天,中國的地質學家和當地政府部門仍然在細緻地保護着這個重要的國際科學标志,熱忱地歡迎全球的研究者們前來考察和調研。教授對黃花場“金釘子”保護工作稱贊有加,他說,“金釘子”不僅是地質學研究中的重要科學标志,也是開展地球科學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地點。我曾考察過不少國家的“金釘子”剖面,由于各種原因,許多“金釘子”剖面都未能得到較好保護。

科蒂教授的中國之旅在一周左右後結束。未來,還有學子啟程前往意大利留學,科學合作在一代代學者努力中向前推進。

(作者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所學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