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

作者:積石山縣融媒體中心

“預付卡怎麼成了鬧心卡”?經營者不守承諾,商品或服務品質大幅縮水,還有經營者失聯跑路,卷走大額預付費,消費者維權難,這樣的問題怎麼破?

理發夾、健身卡、餐飲卡,日常生活裡我們使用的預付卡真不少。消費者通過預付卡享受到讓利優惠;經營者則可以回籠資金、增加使用者黏度。遭遇“煩惱”的同時,預付式消費場景在不斷擴充,家政服務、戶外遊玩、視訊娛樂等領域都有使用,由此引發的消費糾紛也更加複雜。

中消協釋出《2023年預付式消費領域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細數六大問題,包括消費者辦卡容易退費難、經營者跑路消費者挽回損失難、消費者維權難度大等,并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立法。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

如何更好赢得消費者信心,也讓誠實守信的商家收獲更多信任?不久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正式釋出,條例積極回應消費者關切,将規範預付式消費作為重點之一,從強化經營者義務方面拿出治理之策。

條例從設立“書面合同”、強化“按約履行”、明确“事中告知”三個方面,強化對經營者遵守承諾的限制,降低消費者維權的舉證難度,對應的是現實場景和問題,針對性很強。

拿“書面合同”來說,消費者預付“以量換價”,如果對經營者限制力度不夠,很可能留下問題隐患。比如,上海一位消費者投訴反映,在一家美容美發公司充值5000元辦理會員卡,辦完卡之後,商家表示隻有燙發扣卡裡的錢,洗發吹發要額外收費。消費者提出異議要求退款遭拒。商家能随意“變臉”的原因,就是沒有簽訂書面協定。

此次條例明确,經營者以收取預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與消費者訂立書面合同。這就從源頭上規範合同方責任,也提示消費者要理性消費。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

經營者跑路是最受消費者诟病的問題,條例中的幾個“應當”,直指關鍵點。“經營者決定停業或者遷移服務場所的,應當提前告知消費者”“經營者未按照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還預付款。”此外,相關負責人指出,“對于預收費用後卷款跑路的,還将依法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近年來,一些地方上線專門監管平台、銀行托管預付資金,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預付資金缺乏保護的局面,消弭了某些漏洞和風險。此次條例彌補了現階段下預付式消費的規則空白。

預付卡不能成為“套路卡”,商家降低品質、偷工減料、服務縮水怎麼辦?條例首次賦予消費者合同解除權,經營者要退的不僅僅是預付款的餘額,而要根據合同履行情況和違約情況來定。支援消費者對不公平合約說“不”,更是有力提升消費者的博弈能力,增強消費者的安全感。

将預付式消費全過程、全場景納入法治範疇,從立法層面加以統一規範,行政部門日常加強動态監管,要解決好百姓關心的具體問題。提振消費信心、激發消費活力,讓預付卡成為“誠意卡”“信任卡”。

(文|陶郎、伍裡川)

來源:央視新聞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
熱評丨讓預付卡成“信任卡”,以法治打通卡點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