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作者:積石山縣融媒體中心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達到46.6%——《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這一目标。

加強篩查和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個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為“綜合施策 科學防癌”。防癌如何更好地“關口前移”?記者就此進行采訪。

綜合防治 癌症5年生存率升至43.7%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的資料,大陸癌症5年生存率已從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

基本建成國家、省、地市三級癌症綜合防治網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在縣區的覆寫率超過90%,乳腺癌和宮頸癌的篩查區縣覆寫率超過90%……數字變動的背後,一系列綜合防治措施持續落地。

同時,依據國家癌症中心2000年至2018年持續監測資料,大陸人群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年齡标準化死亡率年均下降1.3%,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等大陸人群高發惡性良性腫瘤的年齡标準化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下降。

國家癌症中心惡性良性腫瘤登記辦公室有關專家表示,這證明了近些年來大陸通過開展危險因素防控、篩查早診早治和規範化診療等措施,在惡性良性腫瘤綜合防控領域取得顯著成效。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通過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治愈。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大陸正在深入推進癌症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各地将針對本地區高發、早期治療成本效益好、篩查手段簡便易行的癌症,逐漸擴大篩查和早診早治覆寫範圍。

主動篩查 及時檢出更多惡性良性腫瘤病例

國家癌症中心根據持續監測資料估算,2022年大陸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約482.47萬例,發病前五位的分别為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肝癌、胃癌。

相關專家分析,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數與前幾年相比有所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是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居民健康素養提升,越來越多人主動參加惡性良性腫瘤體檢及國家篩查、早診早治項目,更多惡性良性腫瘤病例被及時檢出。

為進一步加大癌症防治工作力度,《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提出下一階段要推廣癌症早診早治,強化篩查長效機制。

國家癌症中心黨委書記張勇表示,國家癌症中心牽頭制定了7個常見癌種的篩查早診早治指南,截至2022年,大陸高發地區重點癌種的早診率已超過55%。

張勇介紹,下一步,還要持續擴大篩查和早診早治人群的覆寫面,優化篩查與早診早治的有效銜接。同時,加強防癌科普宣傳,進一步提高群衆對癌症篩查的接受度和主動性,推進群衆主動參與癌症篩查項目,讓篩查成效惠及更多群衆。

有所差别 高危人群可考慮防癌體檢

雖然才過30歲,山西太原市民王豔梅(化名)每年都會到山西省惡性良性腫瘤體檢中心做一次防癌體檢。王豔梅有着罕見的癌症家族史:父親因肺癌去世,大哥、二哥也分别因胃癌、肺癌離世,母親則患有宮頸癌。

“考慮到她有較高的患癌風險,我們建議她每年都來做一次篩查。”山西省惡性良性腫瘤體檢中心副主任管雪梅告訴記者,與面對普通人群的正常體檢不同,防癌體檢主要針對癌症高危人群。

據介紹,需要考慮防癌體檢的人群主要包括:有癌症家族史,特别是父母、兄弟姐妹患有癌症的人群;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有職業暴露的人群;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如長期或重度吸煙者、嗜酒者等。

與正常體檢相比,防癌體檢的檢查手段更多,裝置要求更高。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孫晶介紹,以乳腺檢查為例,普通體檢通常以觸診和超聲為主,防癌體檢還會加入钼靶、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檢查,更容易發現早期病竈。再如肺部檢查,普通體檢靠胸片可以看出結節,而防癌體檢可以通過低劑量螺旋CT、惡性良性腫瘤标志物等來研判是否為惡性良性腫瘤。在食管、胃、腸等消化道檢查方面,普通體檢一般不會開内鏡檢查,而防癌檢查可以通過内鏡及時發現病變。

不過,目前還沒有一種手段能夠對所有癌症進行統一篩查,隻能針對不同癌症進行專項檢查。相比而言,防癌體檢費用也較高,一些檢查還有一定的侵入性和輻射性,并不适合所有人。專家指出,不同癌種的高危人群有所差别,也要有選擇地進行防癌體檢。(記者董瑞豐、馬曉媛、趙丹丹)

來源:新華社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讓早診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學防癌呼喚“關口前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