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質生産力一線觀察丨中核集團: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

作者:新華社三農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題:中核集團: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

新華社記者高敬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号”批量化建設加快推進,子產品化多用途小堆“玲龍一号”示範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藥品等藥物自主化技術加速突破……作為大陸核能發展和核電建設的主力軍,中核集團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助力核工業高品質發展。

求綠向新,推進核能科技創新

2月22日,福建漳州,中核集團漳州核電二期工程“華龍一号”3号機組澆灌核島第一罐混凝土,目前中核集團7台“華龍一号”機組建設穩步推進。

作為大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号”每台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度,相當于每年減少标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4月10日,海南昌江,被譽為“核能充電寶”的全球首個陸上子產品化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号”首台數字化控制系統機櫃就位并啟動安裝調試工作。

“玲龍一号”是大陸核電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具有一體化設計和子產品化建造的技術特點,适用于海島、礦區、高耗能企業等多種場景的能源供應,可實作城市供熱和制冷、海水淡化、稠油開采等多種用途。

一大一小“雙龍”騰飛,是中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的生動縮影。

中核集團董事長餘劍鋒表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建構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帶動傳統産業更新的引擎。核能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推進核能科技創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能,是推進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途徑。

目前,中核集團控股在運核電機組26台,核準及在建核電機組18台。大陸已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核電市場,核電在建規模全球第一,也是推動全球三代乃至四代核電創新發展的主要國家。

面向未來,讓核技術發展服務國計民生

“碳-14輻照生産靶件開始出堆!”4月20日13時48分,随着一聲令下,碳-14靶件從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重水堆機組中成功抽出。

碳-14廣泛應用于農業、化學、醫學、生物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醫用價值和科研價值。這是大陸首次利用核電商用堆批量生産碳-14同位素,破解了國内碳-14同位素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

近期,秦山核電線上輻照生産醫用同位素裝置按計劃全面建成,大陸掌握了批量化線上輻照生産同位素的關鍵技術。镥-177、锶-89和钇-90等多種國内緊缺的短半衰期醫用同位素将在今年下半年進入規模化生産階段。

中核集團總經理申彥鋒表示,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培育核技術應用産業,這已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性選擇。“放射性藥物”“核醫療”等核技術應用産業在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産業代表了科技發展方向和趨勢,能夠形成颠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

可控核聚變是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被認為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答案”。經過多年發展,大陸核聚變技術已從過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中核集團的核聚變裝置——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号”去年實作了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限制模式運作,再次重新整理大陸磁限制聚變裝置運作紀錄。

去年底,中核集團牽頭組織的可控核聚變創新聯合體正式宣布成立,第一批未來能源關鍵技術攻關任務正式釋出,對于推進聚變能源産業邁出實質性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開放謀新,在交流合作中共同發展

回望來路,核工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大合作的結晶。

“華龍一号”工程建設涉及6萬多台套裝置,生産、裝置、組裝工作涉及28個省市、53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研制和建設。

在“華龍一号”批量化建設過程中,中核集團聯合多個科研院所、裝置廠家,連續攻克了多項技術與裝置難題,實作了一系列國産新技術、新裝置的創新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機組的自主化、國産化水準。目前,“華龍一号”相關裝置國産化率已超90%,帶動上下遊産業鍊5300多家企業的發展。

中核集團立足核工業特色優勢,積極打造核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産業鍊、創新聯合體,共建協同協作産業鍊,實作核工業産業鍊創新鍊深度融合、一體發展,推動核工業戰略新興産業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合作共赢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正式簽署真空室子產品組裝合同。這是中核牽頭的團隊成功安裝ITER“心髒”裝置之後,再次承擔其核心裝置安裝任務。

在3月舉辦的2024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中核集團向國際社會開放了包括國際上能量最高的緊湊型質子回旋加速器、微型中子源反應堆等在内的10個大型核科研設施。

“全球核能發展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赢,方為正道,唯有集衆智、聚合力,才能更好地用核能造福人類。”餘劍鋒說,中核集團将積極深化國際核能合作,深度參與國際能源治理體系變革,為促進全球核能發展貢獻力量。(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