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作者:市值觀察SZGC

#精品長文創作季#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近期,保險業“老三”中國太保公布了2023年度财報,實作營業收入3239.45億,同比下降了2.5%;淨利潤272.57億,同比下降27.1%。呈現出營收利潤雙降的格局。

在保險業持續調整的當下,盡管中國太保新業務價值表現突出,但仍難以扭轉低迷的業績表現。随着新一屆上司班子上任,未來公司轉型效果尚需進一步觀察。

【投資收益陰霾未散】

目前,保險行業轉型仍處在爬坡過坎的陣痛期階段,中國太保作為老牌上市險企,2023年業績并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從業績增長來看,2023年中國太保在5大險企中營收增速并不高,排名倒數第2。而5大險企中增速為負的隻有2家,另一家是新華保險。在淨利潤上,中國太保的降幅也很快,-27.1%的增速還創出了近6年新低。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同時,中國太保業績增長乏力也明顯反應在了股價上。截至4月12日收盤,自2023年5月34.36元/股的階段高點以來跌幅已達35.65%,市值也縮水了1178億,目前來到2100億左右。

中國太保的淨利潤之是以驟降,主要出在投資收益上,這也是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投資收益與股票市場的波動密不可分。

2023年一季度由于股票市場好轉,險企的投資收益普遍回暖,淨利潤表現也較為搶眼。當期5大險企淨利潤合計865.01億,同比增速達52.31%,中國太保的增速也達到了27.4%。

但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股票市場風雲突變,持續低迷之下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也大受影響。到年底,除了中國平安實作正增長之外,其餘4家的總投資收益增速均出現了雙位數下滑,其中中國太保實作收入522.37億,同比下降了28.30%,增速排名倒數第2。

這既有行業因素,也有自身主動管理原因。行業方面,2023年由于普遍實施新會計準則,使得股票市場波動更為明顯地反映在淨利潤上。

對于中國太保的自身管理問題,公司解釋為主要受證券買賣損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當期證券價差買賣虧損以及持有金融資産浮虧造成。

2023年,公司證券買賣虧損額高達113.11億,與2022年18.19億盈利對比十分鮮明。同時公允價值變動虧損117.12億,僅此兩項就共計虧損了230.23億。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量的金融資産主要包括債券、基金、衍生品以及股票投資等,其中股票投資虧損達139.4億。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透過保險财報不難看出,險資不僅是資本市場長線參與者,也是中短期的主要玩家之一。以中國太保為例,證券買賣價差損益是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2019-2022年收益分别為61.74億、194.62億、219億和18.19億,尤其在2021年市場行情向好之際單單這一項收益就占到了總營收的5%。

另一證券交易的參與大戶中國人壽同樣如此。2021年其投資資産買賣價差收益曾高達531億,但到了2023年就“狠虧”74.78億。

鑒于體量上的差距,中國太保的收益波動更大,在新會計準則下更需要做好投資管理。

中國太保投資收益下降,還要警惕利差損風險。随着利率不斷下降,想找到長期收益率較高的投資品種難度逐漸加大,若資産端收益率無法覆寫負債端的成本,極容易出現利差損。

2023年,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率由4.1%降到了2.6%,僅高于新華保險的1.8%。面對3%的保險利率産品,公司所面臨的利差損風險無疑再次加大。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不僅投資收益,中國太保主營的壽險業務依然沒有走出調整期。

【壽險仍未企穩】

當下壽險對于中國太保而言仍是勝負手。

一直以來,壽險都是中國太保的主力業務,近年來因為業務的持續調整使得收入增長不斷放緩,進而拖累了整體業績。

從保費增速看,2023年太保壽險實作原保費收入2331.41億,同比增長4.9%,相對2022年出現回落并持續位于低位區間。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在新會計準則下,2023年太保壽險實作保險服務收入854.61億,同比下降了3.5%,主要受短期險收入下降的影響,實作收入126.56億,同比下降了19.2%。短期險由于新業務價值量較低,收入的下降也有助于提振公司的新業務價值。

太保壽險投資收益大虧也嚴重影響了業務淨利潤,虧損金額達44.45億,而2022年的盈利額卻達51.76億。這導緻全年業務淨利潤同比下降了33.7%至195.32億。

在保險行業,保費增長僅僅是業務規模的評價名額,新業務價值才是保費的裡子,是衡量新保單利潤的關鍵名額。

可喜的是,2023年在3.5%利率産品的停售預期下,壽險公司的新業務價值有了一波明顯地回升。2023年中國太保的新業務價值為109.62億,同比增長了19.1%。但與其他4大險企相比增速并不算快,隻能排在倒數第2位。

營收利潤雙降,2100億保險巨頭遇到增長難題

此外,中國太保新業務價值量的回升也僅僅是相對于2022年,與此前相比仍處在低位,尚不足2019年的一半。

在中國太保的代理人數量上,盡管2023年仍在下降,相比2022年下降了4.2萬至19.9萬,但人均産出明顯提升。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為4.35萬,同比增長26.6%;月人均首年傭金收入6051元,同比增速達46.3%。

太保壽險代理人管道人效雖在好轉,但管道保費增長并不快,2023年實作規模保費1954.78億,同比增長了3%,占比高達77.32%。而銀保管道保費收入380.69億,增速達到了12.5%,明顯高于代理人管道,但依然無法動搖代理人地位。

太保壽險另一核心名額,新保期繳保費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新保期繳保費代表着未來保費收入,是壽險公司當年的“産值”,能更真實反映公司的銷售業績。

2023年中國太保的代理人管道新保期交保費261.75億,同比增長32.3%;銀保管道銀保新保期繳90.2億,同比增速達170.2%。

盡管太保壽險的核心名額在回暖,但依舊沒有展現在壽險保費規模和收入上。2024年1-2月,太保人壽實作保費收入632.7億,同比下降了9.3%。保費增長依舊低迷。

未來随着中國太保代理人數量的持續下降,壽險業務是否複蘇仍待觀察。

中國太保的管理層換屆,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新變量。

【新管理層迎考驗】

2023年12月中國太保上司班子大變陣,新董事長傅帆和總裁趙永剛上台,公司迎來“傅趙配”時代。

從新管理層履曆來看,董事長傅帆是一位投資領域老将,曾擔任上投實業投資公司副總經理、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上海國有資産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國際集團總經理等職務,2019年傅帆加入中國太保,先後擔任集團黨委副書記和總經理。

考慮到中國太保明顯下滑的投資業務,選舉傅帆上位或有提振投資業務之意。

而總裁趙永剛則是老太保人,職務曆經底層業務員、太保壽險戰略轉型辦公室主任、黨委組織部以及人力資源部等多個部門一把手,對公司業務十分熟悉。

除了集團一二把手,中國太保首席風險官孫培堅也于2023年10月離職,張衛東被任命為臨時負責人。

中國太保壽險總經理蔡強或将離任也引發了市場關注。對此董事長傅帆在中國太保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并未直接否認,表示蔡強任期即将期滿,太保壽險新一屆管理層将繼續秉持專業化、市場化原則,如有進一步的消息會及時公布。

蔡強作為友邦中國前CEO、壽險改革的堅定派,業務和管理經驗毋庸置疑,2021年上任也扛起了中國太保“長航行動”轉型的重任,但3年以來公司整體業績并沒有太多亮點。

2023年下半年,中國太保又開啟“長航行動”的二期工程,蔡強曾表示希望産品結構能夠更加均衡并重點培育分紅險。2023年,太保壽險的前五大産品中隻有一隻是分紅險,其餘皆是傳統險種,說明這一目标仍然遙遠。

在中國太保高層更疊的背後,是公司戰略深度轉型和業績增長的挑戰。除了壽險改革這塊硬骨頭,财險盈利問題也需要重視,尤其是大幅增長的新能源車險。

2023年,中國太保的新能源車險業務增速達到了54.7%,占比也提升至12%,但增長較快卻難掩虧損的窘境。業務虧損主要在于賠付率高,随着降保費的呼聲越來越高,未來通過技術創新和優化服務來降本增效才是大勢所趨。

在内控上,中國太保也有很大提升空間。近年來,公司成為監管層罰單上的常客,僅2024年來累計被罰金額就接近300萬,其中2024年初太保财險廣西分公司就一次性被罰170萬,相關負責人合計被罰22萬。

據監管層披露,中國太保此次被罰主要因為财務資料不真實問題。而财務資料不真實的違規情節較為嚴重,或涉及到财務造假,将對投保人、投資人等各方決策産生誤導。

2月20日,太保壽險貴州分公司因個險管道經營不審慎,内部管控薄弱、産品宣傳銷售存在誤導行為被罰41萬;4月7日,太保産險台州份公司因編制或者提供虛假的報告檔案、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準許或者備案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被罰沒37萬,相關負責人也被警告和罰款共計5.5萬。

在利率不斷下行,壽險持續轉型以及二級市場公司股價表現低迷的背景下,中國太保新管理層的壓力并不小。雖然已經出現一些積極信号,但必須進一步擴大戰果并展現在業績上,才是走出調整期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