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聯合新聞釋出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宣布:讓兩名日本宇航員參加美國未來的登月任務,而美國的目的,就是讓日本成為“首位登上月球的非美國人”
并且在當天,日本方面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簽署了一份協定,根據這份協定中的内容,美國方面将會為日本宇航員提供兩次登月的機會,用來在月球上科研和考察活動。
并且根據協定,日本方面将要負責日本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部分研發的載人月球車研發和建造的費用,為将來登月所用。而根據日本方面的預計,此項月球車的費用将會高達數千億日元。
如果此次合作真的成功,那麼美國将會讓日本宇航員率先登月,日本将成為非美國首位登月的國家。這将是阿波羅17号離開後,中斷了50多年登月任務,人類再次降臨月球表面。
第一發連猴子都不用了,直接發日本人了?
在這則消息公布出來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也不同,作為日本來說,當然非常高興,同樣美國也非常高興(上面NASA局長得有多開心,才會這麼笑啊!),他們都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日本得到想要的名,可以成為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國家,而美國得到實惠,日本會投入巨大的資金,用以支援登月計劃。但是中國網友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又有些不同,那就是日本既出錢,而且還是“試驗品”。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太空任務中,蘇美兩國最喜歡拿動物做實驗,蘇聯喜歡用狗,而美國喜歡用猴子。在美國人看來,靈長類動物與人類似,更具有實驗價值。
早在美國航天中心建立之前,就物色了數十隻猴子用來進行航天實驗,可以說當時阿波羅11号能夠登月成功,那些猴子也有很大一部分功勞。
然而這次,美國才完成一輪無人繞月任務,太空發射系統才把獵戶座飛船送到月球軌道,測試一番,而傳回地球後,還出現大面積損傷,這個情況NASA也做過公開說明,這就說明測試不成功,而且問題不小,這種情況下,就宣稱下次要把日本人送到月球。
試問,日本人的心理面積究竟有多大啊!
難怪有網友調侃道:時隔這麼多年,重新開機登月,第一發連猴子都不用了,直接發日本人了。
這也确實,自從1972年阿波羅17号離開月球後,已經過去50多年時間,美國多次登月任務都不太順利。就在這種情況下,那是一個敢送,一個敢坐。
日本想要成為第二個登月的國家,要看中國答不答應
從美國和日本簽署協定這件事情來看,日本人認為自己有利,而美國方面更是樂開花了,更有利。美國付出的隻是畫大餅,并且是宇宙級的大餅,而日本那是真正的付出真金白銀啊!
并且這件事情,日本想要如願成為第二個登月的國家,有三個先決條件:
1、美國能不能按時完成承諾
近些年,美國也多次提到重返月球,但是計劃也是一推再推,記得1961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發表那篇著名的演講《我們選擇月球》。
僅用了8年時間,就從無到有,就把宇航員送到月球表面,而如今的美國,好像每一任總統上任後,都要提一嘴登月的事情,但是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依舊未能成行。
2020年,當時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簽署了“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意味着美國重新開機登月任務,當時計劃2024年把宇航員送到月球上。
如今時間已到,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又把時間推遲到2027年,如果繼續推遲的話,那麼到2030年,将會是中國登月的日子。
2、拜登的承諾繼任者認不認?
我們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把拜登的承諾要和簽訂的協定分開,讓日本成為“首位登上月球的非美國人”,這句話是拜登說的。
而在簽署協定的時候,是說為日本宇航員提供兩次上月球的機會。一旦拜登卸任,繼任者不認這筆賬的話,這個有很大的可能性。
那麼美國方面在協定方面不會賴賬,說好的兩次就兩次,美國第五次登月的時候把日本人捎上,或者是第六次登月的時候,在把日本人捎上,以美國的性格,也不是不可能。不是拜登說過的嗎?那你找他去吧!
另外一點,協定中隻是說為日本提供兩次登上月球的機會,可沒有說帶他們傳回是不?那過去容易,傳回就難了,想要傳回,那是不是得加錢了呢?不要笑,你認為美國有沒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
3、中國答不答應
美國和日本說半天,就沒有考慮過中國嗎?日本想要成為第二個登月的國家,有問過中國同意了不?
中國已經定好了登月時間是2030年,那麼這個時間也就是中國最晚的登月時間點了,也就是在2030年中國一定會載人登月。
那麼有沒有可能提前呢?這個都說不得準的事情,即便就以2030年這個時間點,美國是否保證在這個時間點前完成登月計劃,這個還真不太好說,畢竟他們的登月計劃一再推遲,弄不好再推遲個幾年時間,這個也不會意外。
如果是這樣的話,日本人想成為第二個登月的國家夢想将會破碎,那第二個成功登月的國家将會是中國,搞不好還是第一個登月的國家。
為何50多年前,美國可以登月成功,如今卻不行了呢?
前面說過,美國與29個國家聯合一起弄的“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幾年過去了一直是拖拖拉拉,一地雞毛,到目前為止除了到發送一艘空飛船,溜達一圈回來後,就沒有任何進展了,登月時間也延遲再延遲。
美國如今的做法,與50多年多年前執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美國,好像就不是一個國家。那麼為何當年美國可以登月,如今的美國卻不行了呢?
原因有很多,美國如今做不到,關鍵還是“人”。50多年前,美國是舉全國之力來做登月這件事,當時有數千個科研機構,30多萬人參與其中,在蘇聯這個強大敵人的刺激下,合力在一起。
而如今的情況與當時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也可以湊足30萬人,但是這批人非50年前那批人能比的,當時的那30萬人,全部是美國最強大腦,并且他們都投身到最艱苦的科研中,如今的美國最強大腦都在華爾街,想着如何收割世界。
是以,50多年前,那批美國人能做到的事,不意味如今的美國人都能夠做到。
哪怕把阿波羅登月的全部圖紙給如今的美國人,它們也造不出土星五号,也造不出“鷹号登月艙”了,原因也不複雜。
在當時科學技術沒有如今這麼發達,智能化也沒有如今這麼高,當時很多零部件都是手工制作,即便是火箭發動機都是手敲出來的。
這不僅要有高超的技術,而且需要幾十年積累的經驗,而美國如今最缺的就是這種産業勞工,他們非常依賴智能化,而如今的智能化機器,根本就無法制造出土星五号出來,因為設計的時候,就是準備手工敲的。
而美國在中斷50多年後,幾乎斷了登月的傳承,當初為阿波羅11号登月做支撐的那批人全部老去,很多人或許都已經入土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國現在的登月計劃,與其他國家站在同一賽道上,而以美國如今拉胯的工業能力,想要登月那不就是磕磕絆絆了。
在今年2月份,美國時隔50多年重返月球,但是隻能算成功一半,算是失利了。至于原因,是因為月球探測器雖然登陸月球表面,但是不是“站着”着陸,而是“躺着”着陸。
你能想象一下,載人的時候,如果登月飛船也是這麼躺着着陸的話,會是什麼後果呢?也許你說人沒事,那是站着和躺着對裡面的人來說,或許問題不大。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傳回呢?假設當時阿波羅11号登月的時候,着陸器是躺着的,傳回的時候,讓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兩個人把着陸器扶正,然後開着飛船傳回嗎?
結語:
登月這件事上,說來說去,還是要靠自己,當初美國靠自己,僅僅一國之力,花費8年時間就成功了。
如今拉上20多個國家,一路走來磕磕絆絆,日本以為傍上美國這棵大樹,說不定美國是在找冤大頭,從哪裡找這麼好的,又出錢,又“出力”的好人呢?
美國什麼都不做,隻要畫個大餅,而且是宇宙級别的大餅就得到想要的一切了,高,實在是高啊!
#寶藏興趣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