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屯堡風俗——地戲裡的“中國”

作者:西秀釋出
文化|屯堡風俗——地戲裡的“中國”

張定貴 安順學院教授

長期從事屯堡漢人社會研究,中國明史學會屯堡研究分會副會長,貴州省屯堡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文化|屯堡風俗——地戲裡的“中國”

地戲開箱儀式 張紹勇/攝

地戲,是黔中屯堡村落娛人娛神的儀式性戲劇。雖看似一種鄉村小戲,但戲小乾坤大,可說其指向“大”有講究,“大”有深意,需要别樣的視野“另眼看戲”。

時間是一種社會編排方式,地戲踩着農曆的時間節奏進行展演,蘊含中國傳統的春祈秋報之意。地戲一年有兩次演出,農曆正月演出半月,叫做“跳迎春神”,祈求一年春種的風調雨順和寨鄰老幼的平平安安;農曆七月亦展演半月,稱為“跳米花神”,慶賀秋收的五谷豐登和各家各戶的碩果累累。地戲展演,就如屯堡諸多儀式一樣,遵循着中國傳統的時間制度——“農曆”,這是屯堡人生産時間與生活時間、“常日”與“節日”節奏變化的依據。與農曆這一特定時間制度相對應的,就是中國傳統的民俗儀式體系,這一體系并非屯堡人所發明,但至今不少民俗卻仍為這類儀式體系執着地傳承着。地戲年複一年地展演,春祈秋報的反複提示,也是中國古代“循環時間觀”的再現。

屯堡村寨有“戲叙史冊”的說法。地戲目前尚存的28個劇目,共369堂,從《東周列國》到《大明英烈傳》,可以說是一部雖殘缺但卻比較龐大的“中國通史”。雖不是曆史學家所稱的“正史”,但地戲對中國曆史的戲劇化呈現,使屯堡有着别樣之處,“生活在曆史裡,曆史在生活中”,對中華曆史的高度認同成為屯堡人鮮明的特點。

文化|屯堡風俗——地戲裡的“中國”

鮑屯地戲 袁琴書/攝

地戲充斥着大量的王朝國家符号。地戲演員雖是農人,“三五步千山萬水,七八人萬馬千軍”,劇情呈現的卻是與他們現實身份距離遙遠的話語,邊關、番邦、設朝、出征、沙場、破敵、旌旗、凱旋等術語,明君、賢相、主帥、大将、孤家、愛卿、狀元、諸侯等稱謂,智慧謀略、排兵布陣、調兵遣将、攻城略地、班師回朝等詞彙。地戲年複一年在村中上演,這些具有國家符号特征的語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屯堡人的族群心理。

“演武”是地戲的主要特征,所有劇目隻有武戲,沒有兒女情長的文戲,但地戲“演武”的同時也指向“修文”,即地戲一直秉持的忠義仁勇精神。地戲叫做“跳神”,其所稱的“神”,是中國曆史演義中被屯堡人推崇和效仿的英雄人物,而不是某一宗教體系中承擔相應神職分工的神格化對象。地戲中的“諸神”,也就是“神際關系”其實是人間社會的權力等級關系,并非宗教系統中的。地戲是借“神”的名義,将儒家思想滲透到屯堡鄉村社會。“唯忠為大”是地戲一大特點,強調對“國家”的忠誠。“忠”的理念也轉化到人與人之間,屯堡人常說對人要“忠”,實際已轉為“義”的意思,可見“忠”的底色對他們的影響。地戲的“演武”,是為了傳承上的“修文”,将儒家忠義仁勇等理念滲透其中,使一代代的屯堡人浸染在正統的思想中。

文化|屯堡風俗——地戲裡的“中國”

傳統地戲演繹着久遠的故事 賈慶祥/攝

地戲不僅有豐富的情節,還内蘊着中國傳統的組織文化。地戲叙事注意突出“明君+賢相+良将”的重要性,勝利一方往往是擁有很好的構成群組合,失敗一方往往存在諸多問題。這是地戲劇本叙述的理想組織結構,在很多屯堡老人看來這是“勝利之師”的重要原因。管理學上有幾句話,“賢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側”,地戲劇本叙事的結構與此較為接近。屯堡鄉村民間組織比較發達,除了與他們祖先明初入黔的征戰曆史有關之外,地戲裡的中國傳統組織文化或許會有些影響。

筆者曾訪談西秀區時家屯地戲隊負責人、時年80多歲高齡的莊澤雲老人,問到地戲有什麼作用?他瞬間的回答“教愚化賢”這四個字,讓筆者一下被鎮住,覺得太精煉、太到位。其實,這不僅僅是地戲,就是對中國古代教化史來說也是比較準确的。在過去的屯堡村寨,盡管也湧現出諸多科舉人才,但也隻是相對而言的,更多的人是沒有或者很難有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的,或是近現代的新式教育的,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主要來自村落社群。一個村落,學堂、中堂、祠堂、戲堂對村民的教育發揮互為關聯的重要作用。地戲對于屯堡人來說,通過劇情的呈現來凸顯儒家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營造教化環境,使個人的成長符合社會的要求。

我們發現不少屯堡婦女和老人,雖不識字,但往往“語出有典”,語出驚人,讓人驚歎其了解力、概括力,其實這與地戲的教化作用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熟悉的典故、古語、俗語大多來自地戲,或者來源于取材地戲劇本的孝歌、佛歌。比如,對地戲的作用,村民還使用“古是新,新是古”“書熟禮義精”“跳古講今”“前傳後教”等精煉概括。這些都是社群教育“教愚化賢”的結果,它彌補了傳統社會正規教育資源缺乏和村落社群家庭教育不足的問題,使村民得到更多社群文化的熏陶和共同價值觀的訓練。屯堡地戲“教愚化賢”的作用與正規教育不一樣,它是朝向民間社會的,針對村民德性、德行的養成,潛移默化中對村民進行熏陶。

屯堡先輩多于明初自江淮入黔,衛所屯田,戍邊西南。及至清代康熙年間衛所解體,與前朝體制聯系被切斷,就地由“軍”轉“農”,變為地道地道的農民。600多年來,“從家鄉到異鄉”“以他鄉為故鄉”“化田園為家園”“變沙場為劇場”,他們将屯堡的小傳統與國家的大傳統接續起來,在西南邊陲将文化紮下根,留下魂,建構了“明風淮韻”的屯堡文化,地戲就是這一文化的重要辨別。地戲以尚武的題材,隐喻了屯堡人明代的軍人身份,凸顯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即便在清初以後屯軍變為農民,屯堡人雖身在“野”,但心卻仍在“朝”,自始至終保留着對中華主體文化的認同和傳續。屯堡地戲裡的“中國”,讓我們看到中華文明的曆史連續性,也透過曆史看到屯堡人在西南穩邊固邊的作用。因而,地戲在2006年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實屬名實相符。

來源:樂遊安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