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文化|屯堡风俗——地戏里的“中国”

作者:西秀发布
文化|屯堡风俗——地戏里的“中国”

张定贵 安顺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屯堡汉人社会研究,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副会长,贵州省屯堡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文化|屯堡风俗——地戏里的“中国”

地戏开箱仪式 张绍勇/摄

地戏,是黔中屯堡村落娱人娱神的仪式性戏剧。虽看似一种乡村小戏,但戏小乾坤大,可说其指向“大”有讲究,“大”有深意,需要别样的视野“另眼看戏”。

时间是一种社会编排方式,地戏踩着农历的时间节奏进行展演,蕴含中国传统的春祈秋报之意。地戏一年有两次演出,农历正月演出半月,叫做“跳迎春神”,祈求一年春种的风调雨顺和寨邻老幼的平平安安;农历七月亦展演半月,称为“跳米花神”,庆贺秋收的五谷丰登和各家各户的硕果累累。地戏展演,就如屯堡诸多仪式一样,遵循着中国传统的时间制度——“农历”,这是屯堡人生产时间与生活时间、“常日”与“节日”节奏变化的依据。与农历这一特定时间制度相对应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民俗仪式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屯堡人所发明,但至今不少民俗却仍为这类仪式体系执着地传承着。地戏年复一年地展演,春祈秋报的反复提示,也是中国古代“循环时间观”的再现。

屯堡村寨有“戏叙史册”的说法。地戏目前尚存的28个剧目,共369堂,从《东周列国》到《大明英烈传》,可以说是一部虽残缺但却比较庞大的“中国通史”。虽不是历史学家所称的“正史”,但地戏对中国历史的戏剧化呈现,使屯堡有着别样之处,“生活在历史里,历史在生活中”,对中华历史的高度认同成为屯堡人鲜明的特点。

文化|屯堡风俗——地戏里的“中国”

鲍屯地戏 袁琴书/摄

地戏充斥着大量的王朝国家符号。地戏演员虽是农人,“三五步千山万水,七八人万马千军”,剧情呈现的却是与他们现实身份距离遥远的话语,边关、番邦、设朝、出征、沙场、破敌、旌旗、凯旋等术语,明君、贤相、主帅、大将、孤家、爱卿、状元、诸侯等称谓,智慧谋略、排兵布阵、调兵遣将、攻城略地、班师回朝等词汇。地戏年复一年在村中上演,这些具有国家符号特征的语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屯堡人的族群心理。

“演武”是地戏的主要特征,所有剧目只有武戏,没有儿女情长的文戏,但地戏“演武”的同时也指向“修文”,即地戏一直秉持的忠义仁勇精神。地戏叫做“跳神”,其所称的“神”,是中国历史演义中被屯堡人推崇和效仿的英雄人物,而不是某一宗教体系中承担相应神职分工的神格化对象。地戏中的“诸神”,也就是“神际关系”其实是人间社会的权力等级关系,并非宗教系统中的。地戏是借“神”的名义,将儒家思想渗透到屯堡乡村社会。“唯忠为大”是地戏一大特点,强调对“国家”的忠诚。“忠”的理念也转化到人与人之间,屯堡人常说对人要“忠”,实际已转为“义”的意思,可见“忠”的底色对他们的影响。地戏的“演武”,是为了传承上的“修文”,将儒家忠义仁勇等理念渗透其中,使一代代的屯堡人浸染在正统的思想中。

文化|屯堡风俗——地戏里的“中国”

传统地戏演绎着久远的故事 贾庆祥/摄

地戏不仅有丰富的情节,还内蕴着中国传统的组织文化。地戏叙事注意突出“明君+贤相+良将”的重要性,胜利一方往往是拥有很好的构成和组合,失败一方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这是地戏剧本叙述的理想组织结构,在很多屯堡老人看来这是“胜利之师”的重要原因。管理学上有几句话,“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地戏剧本叙事的结构与此较为接近。屯堡乡村民间组织比较发达,除了与他们祖先明初入黔的征战历史有关之外,地戏里的中国传统组织文化或许会有些影响。

笔者曾访谈西秀区时家屯地戏队负责人、时年80多岁高龄的庄泽云老人,问到地戏有什么作用?他瞬间的回答“教愚化贤”这四个字,让笔者一下被镇住,觉得太精炼、太到位。其实,这不仅仅是地戏,就是对中国古代教化史来说也是比较准确的。在过去的屯堡村寨,尽管也涌现出诸多科举人才,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的,更多的人是没有或者很难有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的,或是近现代的新式教育的,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主要来自村落社区。一个村落,学堂、中堂、祠堂、戏堂对村民的教育发挥互为关联的重要作用。地戏对于屯堡人来说,通过剧情的呈现来凸显儒家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营造教化环境,使个人的成长符合社会的要求。

我们发现不少屯堡妇女和老人,虽不识字,但往往“语出有典”,语出惊人,让人惊叹其理解力、概括力,其实这与地戏的教化作用有很大的关系,他们熟悉的典故、古语、俗语大多来自地戏,或者来源于取材地戏剧本的孝歌、佛歌。比如,对地戏的作用,村民还使用“古是新,新是古”“书熟礼义精”“跳古讲今”“前传后教”等精炼概括。这些都是社区教育“教愚化贤”的结果,它弥补了传统社会正规教育资源缺乏和村落社区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使村民得到更多社区文化的熏陶和共同价值观的训练。屯堡地戏“教愚化贤”的作用与正规教育不一样,它是朝向民间社会的,针对村民德性、德行的养成,潜移默化中对村民进行熏陶。

屯堡先辈多于明初自江淮入黔,卫所屯田,戍边西南。及至清代康熙年间卫所解体,与前朝体制联系被切断,就地由“军”转“农”,变为地地道道的农民。600多年来,“从家乡到异乡”“以他乡为故乡”“化田园为家园”“变沙场为剧场”,他们将屯堡的小传统与国家的大传统接续起来,在西南边陲将文化扎下根,留下魂,建构了“明风淮韵”的屯堡文化,地戏就是这一文化的重要标识。地戏以尚武的题材,隐喻了屯堡人明代的军人身份,凸显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即便在清初以后屯军变为农民,屯堡人虽身在“野”,但心却仍在“朝”,自始至终保留着对中华主体文化的认同和传续。屯堡地戏里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也透过历史看到屯堡人在西南稳边固边的作用。因而,地戏在2006年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属名实相符。

来源:乐游安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