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韓的大榆洞,志願軍為了遷移毛岸英的墳墓做好了準備工作。然而,突然一名北韓老婦人擋在他們面前,她帶着一個小女孩堅決地說:“這是我的兒子,你們不能碰他!”這位老婦人用着濃厚的東北口音,讓志願軍首長感到十分困惑,他不解地問,明明這是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的墓地,為何她要聲稱是她的兒子?
經過多次确認,毛岸英的墳墓确實就在這裡,而這位老婦人名叫樸真真,她與毛岸英曾有着深厚的友情。
回溯到1950年,當時毛岸英在北韓化名“劉秘書”,随彭德懷參與戰鬥。他們到達大榆洞後,與當地的北韓村民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特别是樸真真,她和毛岸英之間的情感越來越深,毛岸英甚至經常幫助她做些家務活。
一次,當村莊遭受美軍轟炸時,毛岸英勇地沖入火場救人,他成功地救出了樸真真的小孫女,但自己也受了重傷。樸真真看着他身上的燒傷,傷心地叫道:“兒子啊,我的兒子!”
然而,命運對毛岸英的考驗還未結束。11月25日,美軍再次發動攻擊,導緻“彭總作戰室”被炸毀。毛岸英為了保護重要檔案,勇敢地沖進火海,最終不幸犧牲。
在大榆洞的後山上,毛岸英被安葬。得知這一消息後,樸真真決心要守護他的墓地。她每天都帶着孫女來到墓地,為毛岸英倒水,祈求他安息。
為了紀念在北韓戰場上為國家和人民英勇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北韓政府在平安南道桧倉郡修建了中國志願軍烈士陵園,并将毛岸英的墳墓遷至此地。樸真真在得知毛岸英實際上是毛主席的親生兒子後,更加敬佩毛主席的胸懷,她朝着北京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段真摯的友情故事,見證了中朝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也展現了志願軍為維護國家主權和人民利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毛岸英和樸真真的感人故事,為中朝友誼增添了更多的溫情和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