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批小米車主,靠租車日賺3000

作者:虎嗅APP
第一批小米車主,靠租車日賺3000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趙晉傑,編輯:王靖,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雷軍摸着特斯拉和保時捷過河,買小米SU7的車主,正在摸着雷軍變現。

距離4月3日小米SU7正式開啟傳遞一周後,首批拿到車的車主們,已經迫不及待開始搞起了變現,對外出租成為變現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小米SU7)行情價是2000元~3000元一天。”在北京從事新能源車租賃和二手買賣的劉磊告訴字母榜。

與之對比,被雷軍拿來對标的保時捷Taycan,目前一天的租車價格在1500元~2500元之間,特斯拉Model 3租一天價格大緻在300元。

小米SU7,成了物以稀為貴的最新象征。傳遞量少、傳遞周期長等因素,則在短時間内加劇着小米SU7的稀缺性。

截至4月3日,小米SU7大定破10萬台,使用者鎖單量超4萬台。首批開始傳遞的5000台小米SU7創始版,一周過去,尚未完成全部傳遞任務。小米對此回應稱,“創始版車輛近期将完成全部生産及質檢流程,正陸續發往29城,傳遞到使用者手中。”

非小米SU7創始版使用者,則需要付出更多耐心。根據官方披露,小米SU7标準版及Max版将在4月底啟動傳遞,最晚的Pro版傳遞要等到5月底。但從使用者回報的提車周期來看,目前小米SU7 Max版本預計傳遞時間最晚已經達到29周至32周,這意味着使用者拿到車可能得到12月份了,比官方給出的傳遞時間晚了7個月左右。

暫時提不到現車,想率先預約試駕感受一番,眼下也并非易事。

清明節前,小米汽車門店預計試駕人數單店大約90~120人/天,官方給出的預約等待周期為3~5天。

甚至因為試駕人數過多,網上曝出小米SU7車輛座椅出現鼓包、包漿污損等現象。回應中,小米汽車稱不少門店單日近10000人次來訪。“我們無法确認,在如此高強度、高頻次的試乘過程中,是否有硬物對座椅皮質刮擦或是不當處理導緻表面破損。另一方面,每台試駕車的乘坐人次、強度,也遠超正常使用場景。”

經字母榜實測,目前通過小米汽車官網和小米汽車APP管道預約試駕,無法接到銷售電話。想要盡快體驗試駕,使用者需要親自前往小米汽車線下門店,跟銷售當面溝通時間,快的話當天便可安排,慢的話則需要等待一天。

小米汽車王府井門店銷售王興宇向字母榜解釋稱,線上暫時無法安排試駕是因為“人太多,沒時間聯系。”在該名銷售出示的手機背景系統中,等待聯系中的預約試駕線索近600條,“打電話就沒法兼顧店内(看車使用者的咨詢)……每天店内工作會持續到晚上10點,屆時再給使用者打電話也不友善了。”

周而複始之下,15天前的預約試駕電話,王興宇到現在還沒來得及打。

供不應求的試駕需求,讓不少人看到了從小米SU7中套利的可能性,劉磊便是其中之一。

盡管沒能成為雷軍親自開車門的16位傳遞車主之一,劉磊也趕在4月3日傳遞首日提了輛小米SU7 Max創始版海灣藍色。提到車的第一時間,劉磊便發了條朋友圈:“歡迎媒體老師、網紅大V等勾搭合作。”

在截至4月9日前的提車首周,劉磊對外标價3000元一天。4月9日過後,劉磊打算将價格下調到2400元左右。“(出租價格)基本一周一個樣,價格随着提車人數變多而下降。”對于不急于體驗的使用者,劉磊會建議他們盡量往後改期。

确定租車意向之後,劉磊會與目标使用者線下碰面,簽署正式租車合同,收取押金等,走完日常租車的所有流程。

等待出租潮過後,這台小米SU7的終極命運則是被劉磊以準新車标準,賣給有意向的客戶。買新車——賺一波租金——達成二手交易——再買新車,這便是劉磊的一套閉環商業模式。

不過,小米SU7與劉磊之前買的其他新能源品牌汽車稍稍不同的是,在全民關注之下,小米SU7有着更大的盈利空間:在賺差價越來越難的新能源車市,一台未使用的全新小米SU7,則可以加價5000對外出售。

除了劉磊這樣的專業人士之外,一些原本買來打算自己開的小米SU7車主,也不想錯過這波出租變現的好機會。

經營自媒體的彭軍在4月6日提車後,選擇将自己的小米SU7創始标準版寄放在劉磊處對外出租。以每天3000元租車價格計算,彭軍對外出租一天的收入,就基本覆寫了月供。

以小米目前提供的首付比例最低15%、貸款期限最長60期為例,彭軍的小米SU7标準版首付最低隻需3.24萬元,月供不足3500元。

想盡快蹭上小米SU7流量的自媒體、網紅等人群,成為首批小米SU7車主的主要出租對象。除此之外,官方門店試駕機會供給少,試駕時間短、試駕功能少等因素,也是促使這些人群選擇租車體驗的原因所在。

截至目前,小米汽車門店預留給每位試駕使用者的體驗時間隻有15分鐘左右,且使用者無法在試駕過程中體驗智能駕駛功能。“真正開放體驗還需一段時日。”小米汽車銷售表示。

但一些更為謹慎的車主,則選擇了避開試駕體驗環節,隻接受使用者的試乘需求,“我沒法出試駕協定,怕出了事不好劃定責任。”同樣經營汽車租賃生意的李明說道。

李明不面向個人開放租車業務,另一重考量則是盡可能将利益最大化。不同于劉磊的整天出租模式,李明按小時收費,一小時500元。最近一周趕上訂單爆火,李明每天平均收益都超過了3000元。

薅小米SU7羊毛的方式,不隻有對外出租一條路。

開直播賺流量也是其中之一。首批提車的抖音部落客丸丸,在一場向路人展示小米汽車的直播中,吸引到近30萬人觀看,送禮人數超過百人,她甚至為這條視訊配上了“第一批買到小米SU7的已經回本了!”的誇張标題。

作為雷軍親自開車門的16位車主之一的抖音部落客王化萌,更是靠着多條與小米SU7相關的視訊内容,在不到一周時間内,漲粉超10萬,其視訊評論區不乏“我就是看到雷軍才關注她的”等留言。

除了為自己直播間引流之外,小米SU7還成為一些個人和機構賣車使用者的引流工具。

經營二手車生意的周元,在二手交易平台釋出了多篇内容相似的文章:開頭先介紹待賣車型,中間加一句小米SU7相關資訊,如“智能方面這款車表現也不錯,小米SU7雷總說的那些東西,其中一些這款車早幾天就配上了”“賣車原因:想買小米SU7,你能了解一個米粉的心情麼”等等,然後再繼續介紹待賣車型的其他配置。

第一批小米車主,靠租車日賺3000

引流效果立竿見影。周元告訴字母榜,沒有加入小米SU7元素之前,文章浏覽量破百都不容易;小米SU7元素加持下,文章浏覽量突破500已是常事。

更有一部分人開始用玩梗的方式,為自己的賬号引流。輸入“小米SU7 定金”關鍵詞,不少文章打出百分百幫退定金的幌子,點進去一看,大緻内容都是“本人雖不是執業律師,但在法律方面小有所成,僅需支付6000元協助費,立馬用盡一切手段拿回您的定金,3個工作日内就可以收到退款。”

需要說明的是,小米SU7定金隻有5000元。

根據此前小米公布的退單情況,截至3月29日,小米客服體系接到關于退單及改配需求,總計469例。

一部分使用者選擇以4000元乃至2000元轉讓訂單,力求盡可能回血減虧。但更機敏的人,早已經在“薄利多銷”政策指引下,搶先回了些本。

小米之前,上一個引發全民薅羊毛的新能源車企,大概還要數特斯拉。

随着電動汽車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進入2022年3月,特斯拉在一周内對兩款國産車型Model 3和Mode Y的售價進行了三次調整,漲價幅度為1.5萬~3萬元。其中,國産Model Y高性能版車型上漲了3萬元。

除了漲價之外,當時訂單尚處于供不應求狀态的特斯拉,傳遞周期動辄10周以上。兩相疊加,訂單買賣一時間成了熱門生意,轉手便能淨賺上萬塊。

私人交易愈演愈烈,為了打擊黃牛訂單,同年3月,特斯拉出台了一份限制消費者轉賣車輛的《不轉賣承諾函》。針對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多台特斯拉車輛的消費者,特斯拉要求其承諾提車後365天之内不将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一旦違反承諾,則須在7日内按每台違約車輛的開票價格20%的金額支付違約金,否則特斯拉有權限制違約車輛的綁定賬戶變更以及超級充電等服務。

國内新能源競争帶來的多元化産品選擇,和特斯拉傳遞周期的大幅縮短(現在提車周期2~6周),使得罩在特斯拉頭頂的套利空間日益狹窄,并最終變得無利可圖。

同樣面臨供不應求狀态的小米,還有着比當時特斯拉更棘手的難題,即産能危機。

據第一财經報道,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年産能為15萬台,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這也意味着,小米汽車2024年産能最高不超過10萬台。

為解決産能危機,小米汽車正在聯手供應鍊擴産。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近期收到小米汽車要求提升配件産能的供應商透露,“小米汽車将原計劃月産7000輛左右的目标,提升到了月産1.2萬輛左右。”

為解決Model 3的産能危機,馬斯克花費了1年半的時間。雷軍解決小米SU7産能危機究竟需要多久,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雷軍解決得越慢,劉磊們從中套利的時間便越久。

參考資料:

《實探小米汽車工廠:現日産能不足300輛,供應商稱“已收到要求提升配件産能的郵件”》每日經濟新聞

《在抖音,第一批小米SU7車主快回本了》科技浮世繪

《雷軍向首批小米SU7車主交車,儀式感爆棚!》小米汽車

《恭喜雷軍,“地獄”來了》字母榜

《苦黃牛久矣!特斯拉限制車主轉賣新車引争議,有Mdoel3訂單半年被炒到2.5萬元》經觀汽車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趙晉傑,編輯:王靖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