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看别人演戲,我認為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過去麻子紅(李雲亭)、陸順子(高步雲)、高天喜等一些老前輩們演戲時,隻要有機會我們就站在打闆的後面去看,看了回來以後就想,想它的優點,哪些地方好?為什麼要這樣做?把道理想通了以後再加練習,每次練習當中再加以揣摩,如果有想不通的地方就去向人家請教。主要是要領會其中的精神,然後再結合着自己的條件加以練習、應用,這樣就不至于光學習人家的皮毛。
過去多少人都學李雲亭先生,可是不能領會人家的長處,不能把人家的優點融化成為自己的。而竟有人學他的搖頭(李雲亭“倒倉”後發聲困難,是以唱時常因用力而搖頭),結果使自己學了一身毛病。提起李雲亭來我還有一段笑話,誰都知道他的《拆書》裡“蹲三尻子”蹲得好。我那時候不懂得這個動作的道理,光是自己傻練,為練蹲尻子把椅子都蹲散了,還是蹲不好。就找李先生去問,那時他還有些保守思想,他說:“你個子矮,是以蹲不好。”後來我專門找了一把矮椅子練,還是蹲不好,又去問他,最後他才說了實話。其實根本不是蹲尻子,而是“拍腿”,因為生氣而拍大腿(在解放以前關于這點我也是不肯告訴人的),拍腿時用的力大,把身子帶起來,自然就把“靠旗”也帶得擺動起來,這樣就好看了。
劉毓中《我是怎樣練功和演戲》節選
編輯/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