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戒尺還給老師!校園霸淩頻發,是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反噬

作者:藍諷黃

河北邯鄲,還沒來得及公布,“三名國中生殺害同學惡性事件”的處理結果。

又發生“男生被同學灌開水”的校園霸淩事件。

把戒尺還給老師!校園霸淩頻發,是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反噬

很多網友質問:為什麼現在校園霸淩如此頻發?

這其中的原因是各方面的:

1、校園霸淩者普遍年齡較小,認識尚未發育成熟。也正是是以,導緻霸淩者往往不會被刑事追責。霸淩者付出的代價太小,處理尚構不成威懾作用;

2、校園霸淩往往發生在宿舍、廁所等隐蔽場合,不容易被老師察覺。在沒有構成明顯傷害前,被霸淩者也面臨驗證困難;

3、霸淩者的家庭教育多半有問題,家長素質低,處事蠻橫不講道理,又渾又惡,耍無賴,玩潑皮。家長暴力狂,又處處替孩子護短,久而久之,孩子就肆無忌憚了;

把戒尺還給老師!校園霸淩頻發,是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反噬

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學校對霸淩事件的處理“投鼠忌器”。

目前,家庭孩子少,很多家庭甚至隻有一個孩子,父母所有的關注都傾注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學校哪怕受一點委屈或者擦破一點皮,家長都要“打”到學校去讨個說法,動不動就說老師“體罰”。

而學校在處理家長“鬧事”這個問題上,往往都是“息事甯人”為先,有責沒責,先打老師“30大闆”。

自然,老師是以根本不敢管教學生,或者幹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學生呢,正好“放飛自我”,我行我素,校園霸淩屢見不鮮。

學校也面臨“有限權力,無限責任”的尴尬局面。

是以,要想徹底根治“校園霸淩”,除要加強相關立法外,一定要歸還教師的“懲戒權”。

講台上的一把戒尺,不僅是“打手闆”的工具,更是學生心中明辨是非的一把尺子。

把戒尺還給老師!校園霸淩頻發,是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反噬

強烈呼籲:把戒尺還給老師!

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