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作者:老謝聊事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現在農業對于化肥産品的需求程度極其龐大而且在不斷的增加,畢竟化肥産品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保證足夠的施肥量,農作物才能夠生長得更好,農産量也能夠得以增加,對于一些人口基數較大的國家來講這是非常重要的。

譬如世界上人口數量排第一的大國印度,對于農産業和化肥工業自然也是非常的重視。

印度每年的化肥産量甚至可以達到3,800萬噸,那麼和印度一樣同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化肥産量又是多少呢?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一、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

首先來看看印度方面,其實去年的時候印度已經超越了我們國家成為了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國,國内的人口數量衆多,而且偏為密集,是以國内市場對于農産品的需求程度還是非常龐大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農産品發展行業自然也需要更多的化肥産品來促進産業發展。

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印度的化肥工業發展似乎并不突出,而且還非常的落後。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的化肥生産存在着幾個方面的問題。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首先一方面就是原材料的問題,雖然說印度的國土面積并不算小,但是資源儲量卻并沒有那麼的豐富。這也導緻一些原材料極其稀缺。

比如說生産氮肥的一些原材料,印度當地的資源儲量就比較的少,而且這些資源還要供給其他産業發展。

為了能夠生産氮肥,印度隻能夠通過進口的方式來彌補原材料稀缺的問題。

這也緻使氮肥的生産成本有所提高,産量自然也就上不去了。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除此以外還有産業結構的問題,其實目前印度國内大部分化肥生産廠家均是外資企業,并不是印度的本土企業。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印度從上世紀90年代起才開始實行全面經濟改革。

此後才放松了對于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方面的管制,在這些年之間雖然說印度的經濟總量增長很快,各項産業方面也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達成了基本的自給。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印度目前的各項産業發展仍然處于較為落後的狀态。

而且整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和現代化程度也不算高。

為了彌補一些産業領域的不足之處,印度自然是需要來吸引外向型投資,在國内創收的同時,補足相應的商品需求。

這也基本就是印度前幾年化肥産業發展的具體形式。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這也就造成了産業線結構的失衡,往往那些外資企業所生産的化肥更加的優質,産量也更多。

但是本土企業卻因為技術方面受到了限制無法提高化肥的産量和品質。

在這般不平衡的産業結構之下,印度的化肥産量自然是難以保證。

那麼印度本土的化肥産量究竟有多少呢?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根據統計來看,目前印度的年化肥産量大約為3,800萬噸左右。

對于印度這樣一個人口基數龐大,急需發展農産業的國家來說,這樣的化肥産量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補足國内方面的需求,印度每年甚至還要從其他國家進口化肥,在去年的時候,印度就從大陸進口了544萬噸的化肥。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二、中國是多少

看過了印度之後再來看看我們國家的化肥工業如何,其實我們國家的國情和印度也是較為相似的,一樣是人口衆多市場産業結構較為多元。

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國家的市場發展迅速要比印度快多了,而化肥産業自然也是要比印度方面更加先進的。

要知道化肥是建設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支撐,這是關系到民生的基礎産業。

為了更好的保證糧食安全,這一産業則是必須要進行推進的。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是以說我們國家對于化肥産業的發展也非常的重視,一直在緻力于營造良好的化肥市場環境。

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那些專注于化肥生産的企業,固然也能夠得到一些市場紅利,得到補貼,省去不少的成本,發展進度自然也會變得更快。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其實國内的化肥市場還存在着激烈的競争。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那些化肥企業為了提高市場競争力,取得更大的市場占有率,隻有在技術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究。

研發更具備市場競争優勢的産品,這也促使大陸的化肥産品品質和産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從資料上來看,早在幾年之前的時候,我們國家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産國。

目前大陸化肥年均産量高達5,714萬噸,居世界首位。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如此龐大的化肥生産量,固然可以滿足國内市場的相關需求,就2021年下半年的資料來看,大陸的化肥自給率甚至能夠達到110%。

如此高的化肥自給率。已經是超越了很多發達國家的水準。

三、中印化肥工業對比

如果說到中國和印度的化肥工業對比,想必印度是無法跟我們國家相媲美。

除了産量上的明确差距之外,在産業線,技術以及生産能效方面一樣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鴻溝。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目前印度國内化肥市場當中占比更大的是那些外資公司,這也意味着印度的化肥市場存在着較大的技術限制。

想要實作化肥産量的突破印度的那些本土企業就要克服技術方面的難關,通過資源的方式來提高化肥産品的生産能效。

可我們國家卻完全不同,大陸的化肥工業市場基本上是以本土企業為主的。

很多頭部企業的産品更是遠銷海外,收獲了海外市場的認可。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最為主要的是這些頭部企業所生産出來的化肥産品還因為生産技術的不同,産生了多樣性與特異性。

這也更利于提高大陸農産業發展的結構協調性。

印度目前主要所生産的化肥基本都是氮肥。但是我們國家則是以氮肥為主,其他類型的肥料為輔。

大陸的氮肥大約占化肥總産量的73個百分點,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的磷肥和鉀肥。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正是因為産業能效的高漲,是以大陸的化肥工業也能夠趨向于多元化的發展形式。

其實就發展的角度而言,印度也無法與我們國家相提并論。

有些人認為我們國家的化肥産業能效極高,産業鍊已經接近于飽和,是否已經預示着大陸的化肥産業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狀态,無法再得到提升了呢?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更何況,目前化肥行業的成本已經開始全面提高了,化肥工業的發展面臨着種種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化肥工業是否會是以而停滞呢?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首先化肥工業的成本開始全面提高,隻是因為一些能源材料的價格有所提升罷了。

在這些年的發展當中可以看到煤炭,天然氣,原油等主要能源産品的價格确實在不斷的推升。

正是因為這些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是以才導緻大陸的化肥行業成本提高。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但是目前我們國家已經緻力于能源轉型,很多化工企業都在采取新型的清潔能源完成産品的生産和産業能效的提升。

隻不過在一定的周期内還未能形成規模,隻要給予他們一定的時間,想必化肥工業的成本還是會回歸到理性的狀态之下,這些企業也有更多的精力與資金投入到化肥産業生産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之中。

是以成本不會成為限制大陸化肥産業繼續發展的原因。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至于傳統化肥産業的生産技術,目前确實處于一個瓶頸階段,但是我們國家的企業也并沒有鑽牛角尖,而是開始進行産業結構改革和技術轉向,緻力于生産新型的肥料。

幾乎所有的肥料企業都開始契合農業大資料,開始适應下遊需求的變化,促進轉型發展。

這些新型的肥料相比于傳統的化肥來說更加的環保,品質也更高,對于農産業的發展推進也更大。比如像是水溶肥或者是緩釋肥等。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有相關市場人士對此進行了預計表明,在未來5年當中,大陸的新型肥料将會以1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持續增長。

可是就印度方面的情況來看,目前跟土企業還沒能取得高額的實戰技術問題,還存在着難關,未來還要就傳統化肥産量的提升而頭痛。

就此來看,大陸和印度的化肥工業已經處在一個不同的層面了。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結語

中國和印度同樣是人口大國對于農産品方面的需求極高。

可是在推進農産業發展的化肥工業領域,這兩個國家卻呈現出了不同的景象。

中國的化肥産量極高,生産能效也更快,技術方面更具優勢,可是印度方面則完全無法與中國相媲美。

在未來的發展當中相應的情況也會不斷的進行深化,中國的化肥工業将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與發展空間。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

但是印度方面,則是必須要克服産業線的建設以及技術方面落後的困難。

那麼各位讀者對此有何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中留言,跟筆者一同交流讨論,最後大家也不要忘了點贊轉發哦。

參考資料:

《2024年中國化肥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中研網https://www.sogou.com/link?url=hedJjaC291Osj6fmiZw1Zg5CjEl5L_RPNSIp9QfXlNBZhmu-AvnH4kuESLydN6OlZdxX4rkQ3Oc.

《中印化肥工業比拼:印度化肥年産量3800萬噸,中國是多少呢?》史風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5106837055558505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