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以下簡稱“社責辦”)主辦的【可持續創新論壇:未來材料與設計】在751D∙PARK舉行,吸引了大批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專家、設計師、企業代表前來參與,共同探讨未來材料與設計領域的發展方向。本次論壇不僅僅是一個知識交流的場所,更是一個啟發靈感、激發創意的平台。通過分享經驗、展示創新成果,與會者不僅深化了對可持續發展的了解,也拓展了對未來産業趨勢的認知。
專家洞見:時尚材料與可持續設計
論壇邀請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胡柯華、蘭精集團中國區業務拓展經理任雯潔、伊士曼(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太區集團可持續發展經理馬磊、伊士曼(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太區市場部經理張莉、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孫雪飛圍繞未來材料與設計進行了主題演講并開啟了一場關于未來材料可持續發展的專題讨論。會議由中國紡聯社責辦張文亞女士主持。
解讀《時尚的科學幻想:可持續未來材料》
白皮書
在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胡柯華重點解讀了《時尚的科學幻想:可持續未來材料》預覽版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起,曆經三年打磨,于2024年3月在上海釋出。值此中國國際時裝周之際,胡主任特别向與會者介紹了該報告的主要内容和願景。胡主任指出:“時尚和科學離得最近的就是材料。未來我們的行業應該如何發展,以滿足人們對時尚的追求,同時又要具備可持續性呢?”報告項目在過去三年裡集結了廠商、品牌、大學等機構,成立了虛拟實驗室,旨在讓行業和公衆了解未來材料的發展方向。
過去,人類所使用的材料都在不斷消耗資源,這些資源是地球在過去幾十億年積累而來的。而我們則期待一種全新的模式,即人類可以自主創造資源,并用技術賦予資源新的能量。這種新模式很可能需要依靠生物技術的發展。
行業領先者的創新之路
在論壇上,蘭精集團中國區業務拓展經理任雯潔分享了這家世界領先的材料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她介紹了蘭精在2023年制定的關鍵可持續發展名額和科學碳目标,以及該公司在循環經濟、替代材料方面的創新舉措,還有開創業界先河的悅菲纖™技術。任女士指出,在紡織行業中,超過90%的碳排放來自上遊紡織價值鍊,這為蘭精提供了巨大機會,可以幫助客戶減少碳排放,進一步利用循環經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善整個價值鍊的環境績效,促進社會福祉。
伊士曼(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太區集團可持續發展經理馬磊提出:“我們的衣服要生的光榮,死的偉大!”秉承着“讓可持續纖維觸手可及”的理念,伊士曼推出了Naia™創新纖維産品。這一産品由可持續來源的木漿和循環廢料轉化而來,含有60%的回收成分。其面料質感與真絲相似,但更環保。伊士曼與Patagonia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紡織廢棄物危機,緻力于進一步提高産品中回收材料的比例。同時,伊士曼持續投資于降低生産過程的碳排放,以實作2030年前減少40%的産品組合碳足迹的目标。
設計與文化的交融
來自北京服裝學院的孫雪飛教授提出:“設計師的角色十分重要,是連結産業上下遊的中間環節。” 她強調了可持續設計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中國傳統智慧與現代可持續實踐相結合的觀點。孫教授介紹了一些古老概念,例如中國的“天人合一”理念和傳統草木染技術。提出了可持續設計的實踐方法,例如使用循環再生材料、傳統手工藝、關注和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以及通過設計創新來減少紡織廢物。孫雪飛教授展示了多種可持續設計政策,如零浪費設計、更新再造、一衣多穿、和重構,目的是在整個紡織服裝産業鍊中實作可持續性,包括使用循環再生材料、傳統手工藝、保護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以及通過設計創新來減少紡織廢物,并強調了可持續設計在未來時尚産業中的重要性。
未來材料的前沿探索
在專題讨論環節,與會嘉賓分享了對《時尚的科學幻想:可持續未來材料》的觀點。孫雪飛教授表示對未來材料充滿期待,報告提及的生物基材料是有可能實作的。國外已有設計師嘗試用菌絲培育材料,而她自己的學生也正在探索中藥藥渣培育材料的可能性。
伊士曼(中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亞太區市場部經理張莉認為,未來材料面臨着巨大挑戰。報告提供了許多思路,特别是海藻、菌絲、二氧化碳材料的提及讓人眼界大開。盡管将想法變成現實的道路曲折艱難,但我們堅信未來的方向。
任雯潔女士表示,我們不應受限于目前技術的瓶頸,未來新材料不一定是完全革新的産品,可能是已有産品的疊代。例如,蘭精集團目前推出的産品在纖維成分上有所創新,我們沒有摒棄木漿成分,而是按合适的比例加入回收成分,為廢棄物賦予了第二次生命。我們相信,未來将會實作低成本生産的疊代産品,同時産品性能也會得到改善。
談到對産業的期待,孫雪飛教授表示,已經有優秀的前端企業引領,國内企業将跟進學習。然而,消費者仍需要加強教育。期待能有更多關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活動,将産業上下遊各環節緊密聯系起來。
期待未來:産業與教育的融合
孫莉女士提到,伊士曼與國内服裝院校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設計系學生提供可持續面料資源。這種合作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更多關于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機會,還為他們提供了了解和應用新型材料的平台。通過這種合作,學生們可以接觸到最新的環保纖維和創新面料,進而在設計作品中融入更多環保元素。這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結語
本次論壇把創新和可持續性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特别強調了時尚材料和可持續設計之間的密切聯系。與會者通過主題演講和專題讨論深入研究了行業所面臨的挑戰和未來的發展前景。這不僅為推動可持續時尚産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啟示,還激發了我們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敬請掃碼閱讀《時尚的科學幻想:可持續未來材料》完整預覽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