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有人說,世界上最大的謊言,是“我為你好”。打着愛的旗幟,操控孩子的人生,扼殺孩子的思想,最後讓他成為聽話的傀儡。

這部台灣高分的電視劇,用最匪夷所思的劇情,最貼近真實的核心,揭示了中國教育中,以愛之名,最無聲的謀殺。

作者:立正媽媽,藍橡樹專欄作者。國家人社部進階兒童情商指導顧問,中國圖書館學會兒童閱讀推廣人。

........................................

丈夫出軌了、工作出了問題……離婚後,作為她人生唯一的希望,一向乖巧聽話的兒子為了參加畢業旅行,居然用假的成績單來欺騙她!

感覺人生崩塌,氣急敗壞的她,忍無可忍“殺”了兒子,一遍又一遍。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是的,這個媽媽在偶然的機會中,得到了一個遙控器。這個遙控器可以控制孩子的時間,隻要兒子做得讓她不滿意,就可以選擇時間倒流,回到原來的時間,讓他“改過”。

不改或者改得不好,就一直倒帶,直到兒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按照她的要求執行為止。

你為了畢業旅遊,僞造成績,好,我給你重複循環十幾次,一再回到僞造成績的那一天,直到你“知錯能改”,放棄造假為止。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你成績不好,補課不認真,學習不夠努力,沒關系,不斷循環,一直做到我滿意為止。“學不會就學10次,10次不行就15次,15次不行就20次”。

小到衣食起居,大到精神思想,不合乎要求,就推倒重來。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陷入痛苦深淵的男孩,遇到自由生長的女孩,在她身上找到了生命中難得的光。誰知道,媽媽再次拿出遙控器,逼着他們分開——“你現在恨我沒關系,将來,你一定會感謝我的。”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崩潰了的男孩,對人生徹底失去希望。割腕,觸電,跳樓,他想盡一切辦法自殺,隻求脫離媽媽的控制。

可是,卻又一次次被媽媽用遙控器“救”回。

被操控的生活讓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最後他絕望地問:“媽,你到底還要我再死幾次?”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媽媽卻無動于衷:

“你是我生的,你是我養的,你不可以有這種想法。”

“這個世界上,隻有媽媽才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你為什麼不替媽媽着想一點呢?為什麼不争氣一點呢?”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男孩徹底放棄抗争,因為他的人生掌握在媽媽的遙控器裡,已經看不到希望。

活下來的他,隻剩下一具空殼。每日如行屍走肉般,按照媽媽的要求,讀書、考大學、工作,在無限次的倒帶中,重複去做到媽媽要求的一切。

直到這天,他按照媽媽安排的去見相親對象,在女孩口中聽到那句:“生命是我們自己的,它長什麼樣,都應該我們自己負責。”它就像一劑催長劑,讓男孩鼓起勇氣,決定反抗。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終于,他偷到媽媽的遙控器,以為可以結束這被操控的一生。可是,正當他興奮地大喊:“這不是你的遙控器,它是我的!”

最最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發生了。媽媽冷笑着說出一句——

“你以為我隻有一個遙控器嗎?”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就是“我為你好”

《媽媽的遙控器》是台灣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一個故事。

這部劇的劇名來自紀伯倫的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但海報卻比劇名更發人深省,自帶諷刺意義之餘,甚至讓人不寒而栗。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一條臍帶把胎兒和母親緊緊相連,胎兒的雙手被上了鎖,即使臍帶以後被剪斷,他也無法獲得自由。

胎兒大腦的部分,是母親側臉的剪影,既是親吻也是侵蝕。“被吃掉的大腦”,似乎預示着,他的身體和思想都屬于母親,由不得他自己支配。

媽媽以愛為名的控制,早已把孩子的思想“閹割”掉,隻剩一具沒有自我的空殼。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正如《媽媽的遙控器》中,在媽媽長期的洗腦教育下,妥協、聽從、依賴,已經程式設計了男孩的人生底色。他徹底在媽媽的控制下,成為了“媽媽的孩子”。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影片中反複出現的杯子小人和一汪海洋。

小人就是媽媽眼中長不大的孩子,隻有圈養在水杯裡,才能保證周圍環境的幹淨和安全。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這份以愛之名的控制,卻使得孩子在杯中水裡因“溺愛”和“禁锢”,慢慢地沉淪,慢慢地失去呼吸。

男孩當然也會羨慕外面的汪洋大海,想要呼吸自由的空氣,但媽媽的愛越深沉,他身負的壓力越沉重。以至于他想掙紮也掙脫不了,最後,隻能窒息在母愛的死海裡。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心理學家李雪曾說過:“一個身體隻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欲密不透風,孩子看似活着,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父母過于濃烈而霸道的愛,是一劑精神毒藥,許多人撐不到成年,就已經精神死亡。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以愛之名,毀了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譽為“所有父母都該看”的教育片。片中是五個獨立的小故事,分别為《媽媽的遙控器》《貓的孩子》《茉莉的最後一天》《孔雀》《必須過動》。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這部劇堪稱中國式魔幻恐怖現實,當中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展示了父母以愛之名的鉗制。将望子成龍的親子關系裡,父母欲求不滿的比較心和居高臨下的控制欲,描繪得淋漓盡緻。

其中,《茉莉的最後一天》講的是為了女兒犧牲了事業和自由的媽媽,卻想不到女兒茉莉面對她每日咄咄逼人的訓斥,承受不了那份沉甸甸的高期待,高要求,選擇從高處一躍而下。

黨每天破口大罵,訓斥茉莉成績不佳,行為讓自己不滿意時,媽媽從不曾去了解過茉莉的想法。她不知道自己的女兒曾偷偷掉過多少眼淚,壓抑了多少委屈和痛苦,割破了多少次自己的手腕。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她更不會想到,茉莉在爬上欄杆的那一刻,内心的絕望呐喊——

“反正也沒人愛我,可憐又沒人愛的林茉莉,再見。”

既然成為不了你想要的好孩子,我隻能替你“殺死”這個差孩子。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貓的孩子》則講述了一名高中生阿衍,因為家人一味追求高分成績,被逼出了精神分裂、出現幻覺,開始虐貓發洩,不是毒死,就是溺死。

隻因為每當他把所有的壓力用這樣殘忍暴力的方式在“平行世界”裡發洩出來,然後回歸真實世界,就能獲得一個好成績,獲得媽媽的笑容,收獲她想要的親戚贊賞。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而對好成績充滿執念的阿衍媽媽堅信:隻要逼孩子夠緊,讓孩子多努力,就一定能拿到滿級分,如果沒拿到,那就一定是壓榨得還不夠。

“明明做得到,隻是不夠努力”是她打罵阿衍時總挂在嘴邊的話。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卻不知道,敏感内向的阿衍在這樣高壓的學習負擔中,已經被逼到精神崩潰的邊緣。

“成績至上”的她甚至在覺察到兒子蓄意殺貓時,她也隻是說:“你功課有進步就好,我管不了那麼多。”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當阿衍再次在街頭虐殺流浪貓被發現後,在被帶到警察局的路上,偶遇了正急匆匆開車的媽媽,一瞬間,積攢的委屈集中爆發了,他咆哮着問出了那句壓抑多年的心裡話——

“你真的愛我嗎?為什麼我的努力你總是看不到?”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阿衍自始至終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他需要愛的時候,隻有分數和棍棒;當他需要了解的時候,隻有指責和怪罪;當他需要一個擁抱的時候,隻有疏離和冷漠。

生而為人,為什麼隻是成績不好,就被判定為人生失敗,樣樣皆錯?

在阿衍殺掉的每一隻貓咪背後,其實死掉的還有那個絕望的自己。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劇中的一幕幕,看着如此病态荒唐,卻又如此真實吓人。

因為,劇中的每一句台詞卻都耳熟能詳,甚至發怒起來,我們口不擇言脫口而出的話語,比劇中的媽媽更犀利。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如果你看了覺得不舒服的話,恰恰因為那些都是真實的。那些孩子就是這麼不舒服,而且現實中,可能還有更多孩子一樣的不舒服!”但觀衆們都回報影片過于壓抑時,導演一語道破現實背後的隐情。

該劇的原著作者吳曉樂曾擔任過家庭教師,見識了太多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案例。彙內建書出版後,收到了很多的讀者留言——

“我的媽媽更恐怖。”

打着“為你好”的旗号,扼殺孩子的獨立意志,毒害孩子對人生的看法,澆滅孩子對生命的希望。最後卻怪孩子“沒主見”、“不感恩”、“不聽話”。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曾提出過“專斷性教養方式”理論。

即“拒絕+控制”,一方面強調嚴格控制和孩子無條件服從,希望子女按照他們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同時,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

一句“為你好”,一句“将來你就會感謝我的”,就讓父母理所當然地控制與改寫子女的人生。

我沒有100分,

可以當你的孩子嗎?

我們時常自我寬慰,孩子不需要100分的媽媽,隻要做到60分就好了。

卻很少會有人說,孩子不需要100分,60分以上也挺好的。

《奇葩說》曾經有一期辯題叫——“如果可以一鍵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會按下按鈕嗎?”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不用雞娃,不用經曆漫長的養育,直接一鍵定制屬于孩子的完美的人生。

從小就是學霸,考上清華北大,好專業随意選。

考個公務員,或者進大公司,生活富裕快活,還能給我長臉。

女孩嫁個有錢人,不愁吃不愁穿,天天出去旅遊,不用做飯。

男孩事業有成,迎娶白富美,生一個男孩一個女孩湊成一個“好”字。......

想想都美,以至于想按鍵的手都快控制不住了。畢竟如果可以輕松地實作孩子的成功人生,誰又願意雞娃無極限,将孩子逼得那麼厲害呢?

時常有父母抱怨,我們也是被這個内卷時代壓迫的可憐人。大環境不允許我們停下,為了孩子不落後于人,隻能狠心揮起鞭子趕着孩子向前跑。不得不跑,不敢停下,焦慮如影随形,已經成為了這一代中國家長育兒的通病。

成績為王的時代,仿佛有一把無形的尺子,要求孩子隻能按一個模子生長。那些達不到标準的孩子,就如同流水線上生産出來的殘次品,會受到唾棄。

于是,成績不僅成了衡量每個孩子是否優秀的标準,也是衡量每個父母是否成功的标準。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劇中,有一個名為《必須過動》的反烏托邦故事。

這個建立在科幻背景之上的虛幻故事,卻像一面投射現實的鏡子,照射出了是一個将生育當做工具、将人的分數作為劃分階級的極端病态社會,以及畸形社會考核下,對孩子的傷害。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故事描繪了一個按照孩子鑒定考試分數,來配置設定住房品質與工作的世界。考核成績優秀,就可以帶着母親居住在都市豪宅,成績差的孩子就隻能和母親生活在鴿子籠的貧民窟。而成績未達最低标準20分的孩子則要送去“精進”,實際上就是銷毀。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故事中的母親,為了保留培養第一個優質“胚胎”所獲得的金牌、榮譽和福利。特地讓成績不佳的二女兒假裝得了“過動症”。乖乖照做的女兒不知道的是,一旦被确診為“瑕疵品”,等待她的就是被銷毀。當她還在擔憂自己成績不佳,會連累媽媽被趕去貧民窟時,卻不知道媽媽已經決定“殺”了她。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故事荒謬得難以想象,許多人看了都會大呼“不可能”。畢竟那是自己用生命都要去保護的孩子啊,怎麼舍得因為成績而抛棄他呢?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但沖突的現實恰恰如此。剛出生時,說着“隻要他健康快樂就好”的父母,總會不自覺地随着孩子的成長,對他附加了越來越多的期待。希望他聽話懂事,希望他成績優異,希望他事業有成,希望他按部就班結婚生娃……如果孩子一旦做不到,就會忍不住挑剔、責備、打罵,給孩子貼上各種“學渣”、“不争氣”、“垃圾”、“廢物”等标簽。

父母看似無私的愛,裹挾了太多的要求。

正因為愛孩子,是以太害怕孩子的人生出錯,是以總忍不住指手畫腳,想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為孩子指明一條康莊大道。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當父母對孩子的“愛”用力過度,“愛”就變得沉重難以負擔。

當實在承受不過來,孩子就會“生病”,甚至走極端。

2022年,國民抑郁症藍皮書顯示,69%的學生患者在家庭關系中易出現抑郁,63%的學生患者在家庭中感受到嚴苛、缺乏關愛和沖突。

去年有一篇很火的報道《你的孩子都快活不下去了,你還在想明天考試的事》。說的正是目前高壓之下,身心俱疲的孩子,以及仍不自知的父母。

“媽, 你還要我死幾次?”:以愛之名的無聲謀殺正在萬千家庭上演

盡管《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部劇看似如此荒誕,卻無不警示着我們:當你的愛過于偏激,變成了傷害,就是對孩子的一場無聲謀殺。

我們需要認清,養育的本質,是幫助孩子成為自己,而不是做自己手中的傀儡。

人生的這趟航行中,隻有孩子自己掌舵,才能真正地經曆生命中的驚濤駭浪、漂泊浮沉。才能在每一個巨浪中鍛煉膽量,在每一個航道的分叉處選擇方向。一次次的經驗積累,才是他們有能力在人生的這趟旅途中自如前行的底氣。

父母之愛子,是護航而不是導航。

請記住紀伯倫在《緻孩子》中寫的: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

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于明天,

屬于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