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作者:大院子女

圖文/劉衛平(老馬)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宋朝留下來的飲食制度延續至今。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人們不論在哪裡吃?吃什麼?隻要安全營養合口,讓胃口得到滿足,讓舌尖得到快樂,自然會引起心靈上的愉悅。吃美食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快樂。

我們有時候在騰沖過冬天。冬天的騰沖如春天,适應農作物生長,集上各種蔬菜應有盡有,想吃什麼都能買到。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今天中午兩個菜,一個純排骨,配上牛肝菌、黑木耳、白菜,一個鵝蛋羹,大米飯。看似普通的飯菜,不值得炫耀,但奧妙在于食材好。

先說排骨,這種豬不是飼料喂養的,而是來自中緬邊境,少數民族用芭蕉葉等自然植物喂大的黑豬。豬肉顔色和普通豬不一樣,紋理漂亮,呈深紅色,白肉較厚。切肉,剁肉時,肉質有彈性,不出水,幹幹的,不粘刀。炖制過程中,豬肉的香味撒滿房間。吃起來又嫩又香,回味無窮。

鵝蛋營養豐富,含有多種蛋白質、脂肪、卵磷脂、維生素等,比雞蛋營養要好許多。每天集市上,總會有鄉下的農民帶着鵝蛋來,我們挑上十個八個大鵝蛋,帶回家。每天一個,或煮或炒,今天換個樣,吃蛋羹。細品起來,和雞蛋羹确實有别,蛋香味更濃烈。

大米産自荷花鄉,此地魚米之鄉,盛産大米。我們過去總吃東北大米,不碰南方大米,因為氣候、土壤、品種等原因,南方大米不及東北大米。而在這裡居久了,也喜歡上當地荷花大米,吃起來軟軟的,糯糯的,米香味挺合口的。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夫人辛苦做了中午飯,放到餐桌上,看上去就是普通家庭飯菜,沒有什麼花裡胡哨,但這些極為普通的清淡可口家庭飯菜,對我而言就是家庭美食,美在飯菜中蘊含着夫人的心思和付出,這是平凡家庭的生活寫照,這是家庭美食的精彩,這是家庭小而确的幸福。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當地集市上品種豐富的蔬菜

羊肉,當地人主要吃火鍋。我們則是包包子,把南方食材換作北方吃法。我們把羊肉剁碎,雖然當地羊膻味不濃,但也得放點姜,再配上些洋蔥,絕美口味。當地也産黑木耳,這種木耳叫柴木耳,和東北的口味不一樣,肉質厚,脆脆的,有嚼頭,黑木耳是血管“清道夫”,天天吃必有好處,做菜放上一把,做包子也得放上一把,做到配料營養健康。面粉是千裡之外的家鄉人快遞發來的,自種自磨的生态面。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我們常吃羊肉包子,包子餡是羊肉洋蔥黑木耳。羊肉是當地的老品種山羊,在集上有時能碰上,羊不大,時常圍着一群人在采購。鮮紅的羊肉讓人眼熱,我們也湊過去,買上幾斤拎回家。

人們常說,冬吃羊肉賽人參,我們不忘時令,該吃羊肉的時節就得吃。

肉好菜好面好,好的食材做出來的美食,就是好吃,味覺幸福滿滿的。

當熱氣騰騰的羊肉包子端上來時,面對“白白胖胖”的大包子,食欲大開,一口氣吃上五六個,直到撐破肚子為止。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飯後茶歇

舌尖上的中國人,說得多好呀。

2020.1.7初稿

2024.3.19修改

劉衛平 | 家庭美食的快樂

劉衛平:

中共黨員,1970年11月入伍,曾任濟南軍區後勤十分部政治部秘書科科長,陸軍中校。曆任戰士、文書、副班長、班長、排長、副指導員,分部軍械處助理員、分部政治部秘書科幹事、分部教導隊副教導員、分部政治部秘書科長副科長、科長。

1990年轉業在山東省農業委員會,後在山東省農業廳,先後在省農委調研室、科教處、基層處和農業廳市場資訊處工作,先後任主任科員、副處長、調研員、處長等職務。2013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農業先進個人稱号。”

2014年退休後,先後任山東農産品批發市場副會長、秘書長,山東省老科協科普宣教委秘書長,山東電子學會理事,山東資訊化智庫專家,工程技術應用研究員。

多次在中央、省級等刊物,發表過有關農村政策、農業科技、市場資訊的論文、調查報告等。參與過一些涉農著作的組稿、撰稿,有的獲得省政府學術獎勵。參與編寫巜中國農業全書山東卷》,《山東農業史志》,《思想政治工作指南》,《紅色保密故事》等書籍。

整理了父親劉乃晏的回憶文章,編輯了《父親抗日戰争的故事》、《父親解放戰争的故事》、《父親出國作戰的故事》、《父親和平時期的故事》,父親回憶錄《黑石庵失散記》,小說《空石》,《我的童少年記》,《戰鬥不止的父親》等文章。其中《父親解放戰争的故事》、《黑山庵失散》已出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