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丨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作者:蒙自釋出

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評之二

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丨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2024年1月21日,遊客在豫園商城中心廣場賞燈拍照。當日,2024上海豫園民俗藝術燈會正式亮燈。今年豫園燈會續寫“山海奇豫記”,以“海經篇”為主題,生肖龍燈、海底世界、魚群起舞、奇幻仙境等場景讓遊客在燈火絢爛的國風幻境中喜迎龍年新春。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公德心極大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要準确把握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辯證關系,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涵養民族精神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從“爾濱”爆火出圈到網紅城市持續“上新”,從“萌娃大串門”到南北大聯歡……2024年伊始,持續攀升的文旅消費熱度,升騰着經濟發展溫度,向世界展現着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氣象。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指出,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

我們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不僅強調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認為公德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離開公德心進步的單一物質文明發展,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符合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

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丨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2023年6月6日,遊客在武漢市漢口曆史風貌區巴公房子前拍照。随着漢口曆史風貌區舊城改造城市更新項目的推進,風貌區内一座座老建築被修繕、改造,融入現代生活,煥發新的生命。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公德心建設,反複強調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指出“當高樓大廈在大陸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公德心建設放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将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建設推向更高水準。

自信中國,必勝信念更加堅定——打赢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14億多人邁入全面小康生活,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兩大精彩篇章同步書寫,極大激發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國人民在曆史程序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曆史主動精神、曆史創造精神。

自強中國,奮鬥精神更加昂揚——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同時,建成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社保體系,成為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國家發展“緻廣大”的壯美畫卷裡,勾勒出每個人“盡精微”的幸福坐标,凝聚起中華兒女銳意進取、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100餘年來黨帶領人民創造的偉大成就、4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的跨越式發展、新時代10餘年發生的曆史性變革都充分證明,兩個文明的發展互為條件、互相促進、不可偏廢。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隻有物質文明建設和公德心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确處理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關系”

一邊是2500多年的古老街巷完整儲存,一邊是瞄準科技前沿的現代企業日夜繁忙。

“這裡不僅有曆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2023年7月6日,在蘇州平江曆史文化街區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番話含義深刻。

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緊密聯系、互相影響、互為條件,統一于人的具體實踐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确處理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的關系”。在推進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重大原則要求貫穿始終。

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丨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2023年11月28日,觀衆在天津數字藝術博物館内參觀“發現敦煌——敦煌藝術情景式特展”。特展按時間順序分為“發現敦煌”“守護敦煌”“傳承敦煌”三個部分,以數字藝術再現千年敦煌之美。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物質基礎“搭台”,精神文化“唱戲”。物質文明的發展,為公德心的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放眼廣袤神州,承載着公德心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全國已建成公共圖書館超3300個,文化館、博物館超1萬家。目前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文化站和90%以上博物館都實作了免費開放。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前提。沒有新中國70多年發展積累的物質基礎,沒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奠定的雄厚實力,就不會有人民群衆精神殿堂的巍然屹立,公德心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需求牽引供給、激發文化活力。經濟多元化發展,對公德心建設提出更高要求——

一家家演藝新空間蓬勃湧現,一項項跨界新玩法引領風潮,一批批藝術新作品輪番上演……“花式”創新的文化供給,不斷滿足人們更多元的精神需求。2023年北京等多地營業性演出場次、收入均創曆史新高。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對文化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文化需求高品質、個性化的特點更加明顯。

文化“軟實力”,提供“硬支撐”。以公德心發展,增強物質文明建設内在動能——

從《覺醒年代》《長津湖》《山海情》等影視劇中汲取力量,以《領航》《我們走在大路上》等藝術創作激揚豪情……一批批優秀文化作品在産生良好經濟效應的同時,凝聚起奮進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力量。

以文立心,以文弘業。加快推進高水準文化建設、高品質文化供給,将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擴大經濟增長空間,更将進一步增強全民族的向心力、創造力,為我們戰勝前進路上一切困難提供強大動能。

“國家強盛、民族複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公德心的升華”

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需要以物質為基礎,也需要用精神作引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中國正處于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關鍵時期,國家強盛、民族複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公德心的升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以更大決心、下更大力氣推動“兩個文明”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翻開“十四五”規劃綱要,展望未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标,“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位居前列,“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緊随其後。

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越需要增強人民力量、振奮民族精神。

我們要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持續夯實民族複興的物質基礎;同時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文化繁榮興盛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丨推動物質文明和公德心協調發展

2023年6月22日,農曆五月初五,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村民在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蔣村龍舟勝會上劃龍舟。蔣村龍舟勝會于2011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大力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強化“硬實力”,建成制造強國、品質強國、貿易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農業強國;着眼“軟實力”,建成教育強國、文化強國、網絡強國、體育強國……放眼2035年,黨的二十大明确的一系列奮鬥目标,勾勒出物質文明和公德心相協調的現代化美好圖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偉大事業。

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要求我們全面增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同時把文化建設作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撐,為實作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提供思想保證、輿論支援、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豐富百姓衣食住行,落實《“強基工程”——文藝助力基層公德心建設行動(2023-2025年)實施方案》,鼓勵“村BA”“村超”“村排”等基層體育運動廣泛開展……

順應人民群衆改善生活品質、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期待,必須持續增進和改善民生福祉,為人民群衆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将不斷提高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準,做到家家倉廪實衣食足,又讓人人知禮節明榮辱。”這是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也是共産黨人的莊嚴承諾。

來源:新華社

編輯:李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