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克回憶錄-34

作者:江山如嬌一大好河山
蕭克回憶錄-34

第二天,我軍進攻敵陣,紅3軍從正面進攻,最先和敵人接觸,吸引敵主力。紅4軍打敵側面,紅12軍迂回到敵後,斷敵退路。軍部給我縱隊的任務,是在1縱隊的左面展開,我縱隊的兩個支隊平行攻擊,上下一心,進攻有序,很快就占領了敵左側後陣地。

經過三個小時的沖殺,正面敵潰退,12軍在後面攔擊,敵全旅被我消滅。我縱隊繳獲步槍三百多支,重機槍四挺,子彈三四萬發,還抓獲了大批俘虜。這是我們這支農民軍自閩西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仗,也是第一次大勝利。這個勝利使全縱隊上上下下的信心大為提高。

記得剛從閩西出發時,我們這支農民軍不要說打大仗,就是長途行軍都很難掌握。進入江西後,部隊過烏江,那一帶是赤白交界地區,離吉安、吉水敵據點不遠,敵機經常出來偵察轟炸。許多戰士沒見過飛機,敵機來了也不知道隐蔽,還在那裡指指點點地看熱鬧。為了安全,部隊改為夜間行軍。

一天晚上,地主武裝來襲擊,我們縱隊在最後,敵人離我們老遠,槍聲稀稀拉拉,可以判斷人數不多。而新兵沒經驗,聽到槍響就緊張起來。天快亮,将近烏江邊,後續支隊的副官跑來報告,說他們的支隊聽到槍響就向後面跑了。

我急忙問:“跑了多少?”副官回答:“跑了一大半。”我又問:“連長、排長跑了沒有?”副官說:“他們沒有走。”我生氣了:“那為什麼不掌握部隊?”副官竟回答:“白天好掌握,夜晚看不到,一驚就跑散了。”

我和張赤男愣了一下,一想,也不奇怪,農民軍新兵多,難免發“謠風”。 我就指令副官:“立即回去,讓各連連長、排長、黨代表到山上去把走散的人員喊回來,我們在這裡等。”

我讓縱隊直屬隊就地休息,又令跟直屬隊走的一個支隊繼續前進,到烏江邊,控制渡口,等我們和部隊到了再前進。

天亮後兩小時,後面報告,跑散的人都找回來了。于是,一起到烏江邊,在林中休息,同時報告軍部。

這次發“謠風”讓我們緊張了一下。說實話,那時我最怕發“謠風”,29團在湘南因發“謠風”潰散的悲劇,我記憶猶新。發“謠風”是因為戰争環境下心理緊張造成的,新兵和一些沒有經驗的軍官,對于突然出現的情況,缺乏判斷能力,盲目性很大,聽到一點動靜,就亂作一團,個别人甚至因夢幻而驚醒,也會引得許多人丢盔棄甲地亂跑。

發“謠風”是使部隊跑散的主要原因,我認為要掌握部隊就必須制止發“謠風”。除了加強日常訓練和紀律教育外,還采取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晚上在室内宿營,連長、排長都睡在門口,一發“謠風”就把門關上,誰也不準跑出去。如果在路上發“謠風”,就指令大家坐在地上,都不準動。

一靜下來,就能冷靜地觀察和鑒别情況。這樣做果然有效,在樟樹鎮住的兩個晚上,有幾個部隊發“謠風”,就是采取這個辦法制止住的。

為了盡快使部隊能夠

打大仗和硬仗,我還想在軍隊中采用“連坐法”。“連坐法”是戚繼光創造的,北伐軍用這個辦法在北伐進軍中,确實起了作用。

紅4軍從汀州出發後,我曾在縱隊委員會上提出實行“連坐法”。張赤男是黃埔生,他知道北伐軍有這個制度,我的建議得到他的同意。我同林彪也講了,林彪也表示同意,這樣就定下來。後來紅4軍軍委檢查我的工作,認為這個辦法不妥當。我為此而受了黨紀處分。

“連坐法”是舊式的治軍方法,1929年曾有人提出在紅4軍中實行,朱德不同意,說這種方法不适用于遊擊戰争,毛澤東也不同意。現在看來,紅軍是無産階級的新型軍隊,主要靠提高政治覺悟、加強紀律教育來激發戰鬥熱情,不應用這種方法。

文家市一仗繳獲很多槍,步槍大家會用,但重機關槍就不會用了。我發現,俘虜的國民黨軍官中有一些人懂機關槍,我就親自給他們做教育工作,講共産黨的主張,講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和國民黨軍閥混戰不顧勞工農民士兵死活,講“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當時,蔣馮閻中原大戰正酣,俘虜兵們目睹軍閥混戰給國家帶來的災難,飽嘗戰亂給個人身心造成的痛苦,對我的講話很容易接受。我講,他們也插話,列舉軍閥混戰的事例,說到痛楚之處,有的禁不住唏噓出聲。

這樣宣傳,使他們思想發生了轉變。我任命一位解放過來的中尉排長當機關槍連連長,他很感動,盡管知道我們不發饷,生活很困苦,也願當紅軍,接受任命。

那時,每打一仗,都抓不少俘虜,俘虜兵成了紅軍補充的一個重要來源。對俘虜兵的教育改造,成了部隊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感到,對俘虜兵的教育改造,攻心為上,曉以大義,讓他們明白為誰打仗,同時也要給予更多的信任和關心,讓他們感受到紅軍隊伍的溫暖,體會到人民軍隊中親密無間的官兵關系。通過兩種軍隊的對比,他們多數人的覺悟有很大提高,昨天為白軍利益打仗,今天掉轉槍口就會成為英勇殺敵的紅軍戰士。

在文家市就聽說彭德懷率領的紅3軍團打開了長沙,但占領十天又退出了。毛澤東和朱德派楊嶽彬去同3軍團聯絡,準備兩個軍團一起行動。當時3軍團在永和市,離我們隻有六十裡,楊嶽彬很快就聯系上了。兩天後,我們從文家市向浏陽前進,在永和市與3軍團會師。兩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朱德為總司令,彭德懷為副總司令,毛澤東為總政委,滕代遠為副總政委,還成立了總前委和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毛澤東任總前委書記和革命委員會主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