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作者:青春上海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旗帳鮮明、錦彩奪目的龍船

在美蘭湖上劃過

伴有喜慶的國樂演奏

舵手衣着鮮豔、訓練有素

在船上傾斜身體

緊貼水面表演“打招”等水上表演

岸邊鼓樂昂揚

市民遊客們一邊體驗民俗

一邊歡度節慶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在寶山羅店

這個有着700多年

曆史文化積澱的江南古鎮

龍文化在這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劃龍船在羅店的民俗中占據着重要地位

“昂首”“翹尾”

差點消失在曆史中

羅店龍船與我們熟知的龍舟有什麼不同呢?根據《寶山縣志》記載,羅店龍船始于明朝,這一時期,龍船在江南地區普遍盛行,但在傳承的過程中,羅店不斷根據地方特色進行改變創新。據羅店龍船第四代傳承人張國忠介紹,全國各地都有龍船,雖風格迥異,但多以競渡為主,唯羅店龍船獨樹一幟,“重觀賞,以表演為主”。羅店龍船始于明、盛于清,它彙聚了造船、建築、雕刻、紮燈、織錦、刺繡等衆多造型藝術的精華,融合了打擊樂、絲竹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等民間表演藝術。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羅店龍船在造型上也與我們常見的龍舟不同,其“昂首”“翹尾”的特色十分明顯。羅店本是魚米之鄉,當地的河道曲折狹小,為了便于通行,故将脫胎于本地“灘船”的龍船打造得小巧玲珑,龍嘴朝天張開,龍尾高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在河道中靈活行駛,也彰顯了風格獨特的地域文化。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羅店早有“五色龍船”,後又發展為“七彩龍船”。據鎮上老人回憶,羅店的七艘龍船,根據不同的底色,分别被稱作“青龍、黃龍、白龍、黑龍、紫龍、玉龍和金龍”。後因戰亂,龍船沒人做也沒人劃了,直到1993年,年過花甲的張家三兄弟不甘心羅店龍船就這樣從曆史上消失,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自費建造了一艘青龍船。1994年,羅店鎮人民政府又出資加造了一艘龍船,并舉辦了首屆上海羅店龍船文化節。2004年,盛裝的羅店龍船在第四屆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中大放異彩。自此,羅店龍船重回大衆視野。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羅店龍船的造船和劃船者都以“子承父業”的形式傳承,生于造船世家的張國忠也是以成了第四代傳承人,跟着父親和兩個伯伯一起學做龍船,又接連打造了8米長的黃龍和12米長的紫龍及玉龍。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張國忠告訴記者,現在要做一艘龍船越來越難了。一來生産造船材料的廠商越來越少,他常常要親自跑到外地去尋找适合的材料,費時費力。再來,原先可以幫助張國忠一起制作龍船的堂兄弟如今年事已高。張國忠說,自己的年紀也大了,龍船制作何以為繼?這成了他的一樁心事。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金龍船”進校園

為非遺注入新鮮血液

随着羅店劃龍船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近年來,羅店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對羅店龍船文化的保護與發掘。除了相繼制定了《羅店龍船、羅店彩燈項目保護實施方案》《羅店鎮關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實施意見》《羅店鎮“十四五”文化旅遊發展規劃》等政策檔案之外,羅店鎮社群文化活動中心也正積極與上海美術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溝通,拟形成文化共建。同時,與羅店中學建立非遺活态傳承聯盟,從青少年抓起,為羅店龍船的傳承注入新鮮血液。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羅店鎮社群文化活動中心非遺專職工作者孟祥蕾是一名00後,入職前,在闵行區長大的她并不了解羅店龍船,甚至當她詢問了一些在寶山區的朋友,也都不太了解這項當地的特色民俗。這讓孟祥蕾覺得非常可惜,在她看來,要加強龍船文化的保護,就要打開讓年輕人了解的管道,讓傳播方式更加跟随時代、貼近年輕人的喜好。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據孟祥蕾介紹,中心最近正配合寶山區圖書館邀請的專業作家、畫家,全力編制一本名為《金龍船》的親子繪本,期望能以此為載體說好龍船故事。同時,中心也在與羅店第二中學合作編撰龍船教科書,充分将羅店龍船融入校園課堂。作為非遺保護工作的新生力量,孟祥蕾也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工作探索一些新的方式方法來弘揚羅店龍船文化。“依托繪本,我們還計劃打造親子舞台劇,讓家長與孩子在舞台劇中感受羅店龍船的魅力。同時,與學校合作開設木工課程,讓學生參與到龍船模型雕刻的活動中,為文化傳承增添年輕血液。”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滬團團來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獨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動了嗎?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獲得呢?

點亮本文【在看】與【點贊】,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當【在看】數達到1400時,評論點贊第一的小夥伴将免費獲得一套徽章喲~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作者: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蔡娴責任編輯:思瑞校審:林桂人終審:皓月

哇!這艘船也太好看了!

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