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作者:動靜新聞

新世紀以來,貴州文學色彩斑斓,從“60後”到“80後”,優秀作家層出不窮,成為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文化強省的生力軍。專欄《動靜文學》以節選的方式,推薦貴州作家的作品。本期推介的是汪文學的《中國傳統人倫關系的現代诠釋》第五章之一——“祖孫親近的原因探讨”。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在民間社會,長子和祖父母都有從家庭中心滑落到邊緣的共同經曆,因而形成了失落、懷舊的共同性格,同病相憐,自然容易親近。

文:汪文學

摘編:代丹妮

題圖:AI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祖孫親近的原因是什麼?

在傳統中國社會,相對于父子關系的疏遠、隔離之局而言,祖孫之間的關系則要親近得多。考察其親近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在傳統中國社會,祖孫之間接觸的時間往往比父子間多。

作為年輕的父親,為了贍養自己的父母,為了撫養自己的子女,他必須走出家庭。他的工作舞台在家庭之外,或耕田,或經商,或遊宦,總之,他必須走出家庭到外部世界去實作自己的人生價值,或者賺取足夠的錢财來養老育幼。是以,他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就少,于是在父子之間便容易産生疏離感和陌生感。

作為祖父,因為身體的緣故,他從外部世界回到家庭頤養天年。是以,他與孫子接觸的時間多,祖孫之間有更多的了解和體貼,容易産生親近感。

其二,與父子關系不同,祖孫之間的角色期待往往比較溫和而切合實際。

如上所述,父子關系的疏遠和對立,是由父子雙方對彼此的不切實際的角色期待所造成的。

兒子對父親的理想化和英雄化的角色期待一旦破滅,則導緻兒子對父親的不滿。父親因為要實作自己的價值而期待兒子成為孝子賢孫,并把自己的經驗強加到兒子身上,結果導緻兒子對父親的抗拒,亦緻使父親對兒子的不滿。父子關系的疏遠和對立之局,就是這樣産生的。

與此不同,祖孫之間因為朝夕相處,有更深的了解和體貼,相處更為平和,彼此都沒有對對方産生過高的角色期待。孫子一般不會對祖父産生不切實際的理想化和英雄化的角色期待,因而也就不會發生期待失望之後的不滿情緒。

另外,祖父自身價值的實作,主要是通過兒子而不是孫子這個載體。同時祖父自身的贍養責任也主要是由兒子而不是孫子來承擔。是以,祖父對孫子是寬容的、慈愛的,他對孫子的期望以及要求,遠不如父親對兒子那般強烈和嚴厲,他們之間更容易和平相處。

其三,祖孫親近,還有着更深刻的心理依據。人一旦步入老年後,其心理特征往往與兒童有諸多相似之處,成語“返老還童”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是以,我認為:正因為老人(祖父)與兒童(孫子)的心理特征比較接近,故而在情感上亦容易親近。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百姓愛幺兒”說明了什麼?

其一,如前所說,父子關系有一個從理想化到疏遠對立的發展過程。随着長子的成長,父子關系逐漸從理想化階段發展到疏遠對立階段。于是,父母特别是父親往往将愛憐之心轉移到較小的孩子身上,因為父親與長子之關系有疏遠對立因素萌芽時,其與較小子女之關系卻正處在理想化階段,故而更容易親近。

其二,父母愛憐少子,還與父母同情弱者的心理有關。相對來說,長子與少子之間,有年齡、身體和心理等方面的差距,少子之于長子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心理素質,都處于弱勢地位。父親愛憐少子,正是将愛心傾向于弱勢群體。

其三,與孩子的贍養責任有關。在古代中國,帝王家族和世家大族,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是以,贍養父母的責任主要由嫡長子承擔。但是,在民間社會,财産繼承往往是兄弟均分,或者是父親與子女各均分一份财産;待父母年老後,父母再将自己的一份财産轉給少子,并由少子承擔贍養責任。此種财産的配置設定方式和贍養責任的處理方式,在當代農村家庭中還普遍存在。

由于贍養父母的責任多由少子承擔,是以父母愛憐少子,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為養老作提前的準備。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為什麼“祖父母于長孫常極其愛”

由于父母愛憐少子,遂使長子在家庭中處于一個被忽略的地位,于是便形成一種帶有普遍性的長子型性格。

法國文學家莫羅阿說:“兒童誕生時的次序,在他性格的形成上頗有重大作用。第一個孩子幾乎常是嬌養的。第二個誕生之後,第一個所受的父母的溫情,必得要和這敵手分享,他甚至覺得自己為了新生的一個而被忽視,他是以感到痛苦。而對于那剛在成形的幼稚的長子,這确是劇然的變動,深刻的悲哀,留下久難磨滅的痛苦的痕迹。長子(或長女 )的心理型,其終生都是可以辨識的。第一個生的常留戀以往;他是保守的,有的是悲哀的;他愛談起他的幼年,因為那是他最幸福的時期。而最幼的季子,也是一個嬌養的孩子,尤其當他和長兄們年紀差得很遠的時候,他更幸福,因為他所享的優遇再沒有别的幼弟妹去奪掉他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莫羅阿指出的長子的保守、悲觀和懷舊性格對我們了解“祖父母于長孫常極其愛”的人倫現象,頗有啟發。如上所述,在家庭中,童年的長子往往處于被忽略的地位。

與此相近,祖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随着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衰老,也逐漸由中心轉移到邊緣。雖然孝敬老人是傳統社會的最高美德,但是年輕力壯的父母總是不自覺地将他們的愛心傾注到自己的子女身上。

同時,由于家庭中心地位的喪失,以及身體的衰老和年齡的老化,他們也普遍具有一種悲觀、保守、懷舊、失落的情緒。這種情緒,正與長子型性格基本吻合。

是以,我認為:在民間社會,長子和祖父母都有從家庭中心滑落到邊緣的共同經曆,因而形成了失落、懷舊的共同性格,同病相憐,自然容易親近。另一方面,又由于他們的性格大體相近,是以親和力更強。這就是袁采指出的“祖父母于長孫常極其愛”的主要原因。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作者介紹

動靜文學丨傳統中國社會的祖孫“隔代親”,隻是一種溺愛嗎?

(記者: 代丹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