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把俄搞垮,不罷休,美國内交底:俄烏停火,美俄沖突也不會停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别軍事行動,直接導緻美俄關系跌至冷戰結束之後的最低狀态,并且2年的時間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緊張關系并沒有出現任何緩和的迹象,相反随着美國戰略的重新調整,美俄兩國也開始了一場新的博弈和較量。據俄羅斯媒體2月4日消息,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在社交媒體上對烏克蘭危機進行點評時給出了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即使俄烏軍事沖突結束,但美俄之間的沖突依然還會繼續下去,根本不會停止。而且美俄兩國博弈的主戰場可能會從烏克蘭轉移到北極、黑海或者東歐其他地區,簡而言之,美國将會不惜一切代價打垮俄羅斯。隻是到那個時候,烏克蘭和東歐都将會成為美俄博弈的犧牲品。但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西方國家都支援美國的這一決定,認為隻有打垮俄羅斯,歐洲乃至世界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和平,在此之前一切犧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把俄搞垮,不罷休,美國内交底:俄烏停火,美俄沖突也不會停

之是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會如此敵視俄羅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在基督教的定義中,斯拉夫被認為是“原罪”。言外之意,俄羅斯這個民族都屬于“罪人的後代”。這種說法屬于強行扣黑鍋和潑髒水,俄羅斯國内并不認可這種說法。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從蘇聯建立一直到俄羅斯聯邦獨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在故意針對俄羅斯,蘇聯時期的話,這種針對其實也很好了解,兩個超級大國争奪世界霸主地位,都想建立一個由自己主導的單極世界。是以兩國的沖突無法調解,一直處于競争對抗的狀态,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盛極一時的蘇聯全面解體,才讓冷戰徹底結束。而在獲得冷戰勝利之後的美國面對剛剛獨立的俄羅斯聯邦,并沒有收手,而是選擇讓北約持續東擴,不斷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或許在美國看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隻需要一個就行了,不需要其他的潛力者。而在多次嘗試融入西方世界無果之後,俄羅斯也徹底明白了美西方國家的真正目的,最終改變了自己的戰略方針。

不把俄搞垮,不罷休,美國内交底:俄烏停火,美俄沖突也不會停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不僅是一部電影,也同樣是俄羅斯對于美西方國家的态度。面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集團的步步緊逼,俄羅斯也沒有退縮,你在東歐地區部署反導系統,我就在加裡甯格勒地區部署“伊斯坎德爾-M”戰術彈道飛彈。你在黑海地區加快反導系統的聯網,我就直接将S-400防空飛彈系統賣給土耳其。在美俄争鋒相對,互不退讓的情況下,東歐地區也就成為了其主要博弈區域。隻是讓美西方國家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對于烏克蘭危機的出現,俄羅斯直接選擇“掀桌子”,用軍事行動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場。雖然沒有兌現自己對烏克蘭作出的承諾,但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支援烏克蘭,反擊俄羅斯的特别軍事行動。除了沒有直接出兵介入烏克蘭戰場以外,美西方國家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毫不誇張地講,烏克蘭的戰果有70%的功勞應該歸屬于北約。畢竟如果沒有西方的支援,烏克蘭說不定開戰數周後就投降了。

不把俄搞垮,不罷休,美國内交底:俄烏停火,美俄沖突也不會停

而美國對于烏克蘭的支援和幫助,最終目的也就是想讓北約将勢力範圍擴張至俄羅斯家門口,除了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以外,還要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讓北約建立一個全面的封鎖包圍圈,讓俄羅斯不再是美國的對手和威脅。是以,俄烏軍事沖突陷入了一個僵局,烏克蘭想結束,美國卻不讓,俄羅斯雖然不想打了,但是也不得不硬着頭皮繼續打,反正主動權一直都是在美國的手中。而對于烏克蘭,美國也是又愛又恨,愛是它成功拖住了俄羅斯,消耗了俄羅斯不少經濟和軍事潛力,恨則是烏克蘭消耗了美國大量的軍事援助和經濟支援,卻沒能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務,即讓俄羅斯深陷泥潭無法自拔。不出意外的話,烏克蘭的失敗隻會是一個時間問題,是以美國已經開始物色新的戰場和制定新的戰術規劃,再次對俄羅斯展開新的攻勢行動,直到将其徹底打垮為止。畢竟誰也不想天天有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自己頭上。而對于俄羅斯而言,除了積極提升軍事實力,增強震懾力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與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的合作,發展經濟,壯大自身綜合國力,確定在後續與美國的博弈中不會全程遭壓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