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作者:三不一無

#記錄我的2024#

說實話,很多人練了一輩子太極拳卻對太極八法并不清楚,我認識一個拳迷,他非常熱愛太極拳,但他對太極八法卻不甚了了,問他一個圈中八法都在哪裡,他說都在圈裡了,實際上就是不知道,或者對具體的八法不以為然,以為隻要會推手就行了,管它用哪個法呢。

太極拳的八法,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規定,能不能自洽是一回事。我們洪式太極拳體系完備,真正學得好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八法和它們的特點、它們的用法、它們的互相生克關系的。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洪式太極拳的捋是往下的動作。按照師爺洪均生的描述,捋是雙順纏,是中圈,平圈,雙手分力與合力差不多。典型的就是六封四閉的第三個動作。陳式拳叫這個動作為大捋。

我們的捋身手是對立統一的,前手往後、往下、再往上轉,而身體卻不往後,而是先下塌再往前、往上轉。前手用小臂,後手用手抓對方手腕,同時原地順纏,有挒勁,因為捋挒是一類,是相生關系。

捋是破對方按的,對方手掌按我腹部,我的後手順勢随着對方手掌的勁内纏,前手順勢下塌外碾。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很多人在示範捋的時候其實是錯誤的,比如雙手捋,多數人示範的是肘法或者靠法。雙手把對方的胳膊抻直了,然後用肘法中的順攔肘擊打,或者用身子撞,根本不是捋法——也不是正宗的靠法。

捋用的好,是可以單手用的,比如李儲功師伯,他的雙手捋是錯的,因為他的後手不是順纏,是逆纏,其實用的是采,可是他的前手功夫好,隻用前手就能控制對方,後手錯了也沒有關系。

單手捋分前手後手,前手就是像雙手捋一樣,用小臂下塌外碾,關鍵是與對方的勁合上,轉得又對。後手也是像雙手捋的後手一樣,随着對方的按内纏其手腕,使之失去平衡。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太極八法是推手法,有些是按照推手規則才能運用的一些技術,是以在實戰中用處不大,其巧妙在功力面前不值一提,比如捋、擠。

有的人之是以用肘或靠,就是因為捋的作用太小,必須在對方按我的時候點對點才能用上。若對方不按我,示範功力,那得練出整勁之後,能把全身的力集中到一個點上。

總之,捋是雙順纏的一個動作。而挒也有雙順纏,怎麼區分呢?師爺講了,挒是反關節,是小圈,分力大,合力小,是低圈。而挒有雙逆纏的用法,單手挒就是纏法,會單手挒才是高功夫。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有人說能運用八法就行了,何必知道八法的具體概念?就像開頭我提到的那個拳友就是這樣的思想。這是一種先确定結果的假設,有了這種假設當然不需要過程了。問題是如果不清楚八法具體是怎麼樣的就不可能精确地練習和運用,平時用的都是粗功夫,似是而非的東西。就像有的人一直拿冠軍,那不一定是技術好,而可能是速度快,力量大,彌補了技術缺點。

日本有兩幫學習太極拳的人先後到濟南跟洪均生多次學習,第一幫由中野春美帶隊,其實他們在全國各地都考察過,後在門慧豐先生的推薦下,他們見到了洪公,聽洪公能詳細講八法才決定跟他學,因為沒有一個人能這麼詳細地講解太極八法。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太極拳隻要學會推手功夫就是高手了,真正實戰的技術基本沒有人會了,它是拳加跤的功夫,每一個動作都有摔法,而且有攻有防,非常巧妙,當然也有打法、拿法等。一般人都示範拿法和推手法,也沒有多少巧妙合理的,都是需要助手配合,要麼站着不反抗,要麼主動配合,看上去才比較可觀。多數都是繞來繞去,才能用上,在現實中是挨打的招法。

真正懂八法必須知道一個圈中八法在哪,無論正圈還是反圈。拳架中的八法就更不在話下了,教拳時講重心移于哪,手怎麼怎麼樣的,那都是不不懂八法的,當然就是不懂拳的了。

真正要學會八法,一定是在一式一動中了解,形成一個體系,能夠自洽。自洽就是能自圓其說,沒有沖突,總能解釋得通并有一定的邏輯,符合太極拳對立統一原理。

談談洪式太極拳的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