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道重塑,價值突圍!這家銀郵系險企如何打造銀保“新範式”?

作者:A智慧保
管道重塑,價值突圍!這家銀郵系險企如何打造銀保“新範式”?

2023年對于中國壽險業來說,是複雜且多變的一年,這一年險企負債端既經曆了消費複蘇後,新單保費強勁增長的高光時刻,亦面臨着人身險産品預定利率下調、全管道“報行合一”等從嚴監管政策帶來的挑戰。資産端方面,無論是長期低利率的走勢,還是權益市場的波動,都讓險資的配置難度有增無減。

然而,面對急流險灘、轉型壓力,行業卻不乏逆勢而上、攻堅破局者,作為銀郵系壽險排頭兵,近年來,中郵保險加速推進市場化改革,引戰增資、管道轉型、資管“落子”、數字化布局等一系列重要舉措接連落地。受益于轉型改革釋放的新動能,2023年中郵保險在新業務價值、優化負債成本、多元管道建設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績。

從改革效果上看,中郵保險的價值創造能力顯著提升,内生增長潛力持續釋放。那麼,中郵保險的改革創新究竟做對了什麼?又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轉型成效初顯

價值創造超預期

2023年,重回壽險主舞台的銀保管道經曆了深度調整。一方面,在監管引導行業降低資産負債成本的大背景下,人身險新産品的預定利率普遍下調,使得銀保管道不得不适應新的市場變化;另一方面,為規範銀保管道健康發展,監管力推“報行合一”新規嚴格實施,這也打破了銀保管道依賴高手續費競争的慣性,生态格局面臨重塑。

轉型調整下,在銀保管道積澱頗深的郵銀系險企如何直面挑戰,應勢而為?

在壓力重重的2023年又交上了怎樣一份答卷,牽動着市場的目光。『A智慧保』注意到,以争當一流險企為中長期發展願景的中郵保險,業務發展在2023年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性成績。

根據中郵保險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披露,截至2023年末,中郵保險總資産4820億元,較年初增長8%,行業排名第八位;2023年營業收入和保費收入首次同時邁上千億平台。此外,中郵保險的業務結構顯著優化,目前已建構出由以趸交為主到以期交為主、由短期期交向風險保障型和長期儲蓄發展的新格局。

如果說不斷優化的業務結構,是中郵保險為高品質發展播下的“種子”,那麼業務價值的逆勢高速增長便是其收獲的豐碩果實。據中郵保險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中郵保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達到82.7億元,保持行業排名第五。

從負債成本上看,在保險業強化算賬經營、精細化管理的大趨勢下,中郵保險亦主動作為,2023年該公司新單負債成本率為3.91%,同比壓降了18個BP,降至4%以下;保單未來盈餘205億元,邊際餘額400億元,較上年年初增加了117億元,充分展現出中郵保險經營發展内生增長向好的勢頭。

調結構、增價值、降成本,顯然2023年中郵保險整體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多元突破的成績單,這也間接說明中郵保險的市場化改革成效初顯,為其高品質發展孕育了新動能。

“高品質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市場化改革實作了新突破,核心競争力進階了新水準。”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愛力如是評價過去一年中郵保險所取得的經營成績。

管道重塑、多點破局

探索銀保“新範式”

相比于中郵保險在價值創造上的較佳成績,或許市場更為關心的是,在落地實踐上,中郵保險做對了什麼,有哪些可供行業借鑒之處?從管道經營上看,不得不提的是,中郵保險近兩年強力推動的以郵銀為主體、“一主多輔”的管道政策。

逐一剖析來看,無需贅言的是,郵銀一直是中郵保險的主力管道。本着“讓長闆更長”的發展規律,中郵保險在郵銀管道上選擇精耕、細耕。具體而言,該公司一方面全面加強主管道賦能,立足專業化,重點打造了專職講師、兼職講師以及保險規劃師“三支隊伍”。據介紹,目前中郵保險專職講師達到504人,兼職講師達到2450人,保險規劃師達到2927人;另一方面,中郵保險同步優化郵銀管道的産品供給并提供“保險+服務”,以提升主管道複雜業務的營銷能力。如場景化服務平台“健康驿站”啟動建設并已投入使用74個。

從經營成效上看,2023年中郵保險的郵銀主管道業務規模和價值均創下曆史新高,期交新單保費389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五年交及以上終身壽險保費占比87%,同比提升了13個百分點。

的确,目前銀保管道正在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單純靠手續費和價格競争的時代已經過去,銀保管道亟需在拉動規模的基礎上貢獻價值。并且,“報行合一”新規實施後,銀行與保險也将走向深度融合。這就要求險企強化内部變革,提升銀保管道銷售的專業性、産品供給的價值性,而中郵保險已然看到了這一點,并逐漸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新銀保”模式。

除了精耕主力郵銀管道外,如前文所述,中郵保險還在試圖開辟“第二增長曲線”,打造新的管道增長極,即通過發力銀保外拓、團險、中介等,使外部管道多點破局。

事實證明,這樣的戰略布局頗具前瞻性。資料顯示,2023年中郵保險銀保外拓、團險、中介管道共計實作新單保費54億元,一年時間新管道新單保費占比就超過10%。其中,銀保外拓合作的全國性銀行擴充到4家,新單保費達到37.5億元;團險保費突破了10億元,同比增長84%,團險事業部改革提前兩年實作了盈利;中介管道合作達15家,實作保費5.6億元;新型個險進入市場化驗證階段。

發力“一主多輔”多元管道的同時,中郵保險還看到了當今客戶對康養服務的多樣化需求,為此該公司在2023年啟動康養業務,建設“保險+服務”生态,與通用健康、通用康養簽署戰略合作協定,推進康養業務破局,并成功推出“YOU健康”服務子品牌。這些探索實踐不僅預示着中郵保險将加速進軍健康服務領域,也是其發展“保險+服務”賦能體系,撬動業務深度轉型的重要措施。

俨然,對于如何蹚出一條适合自身的高品質發展之路,中郵保險有着清晰的認知,如“一主多輔”的多元管道經營政策,展現着拉長闆、補短闆的思路,而布局康養則折射出其踐行國家戰略、迎合市場需求的大局觀、大視野。

鍛造數字化強引擎

全面賦能經營治理

保險業邁向高品質發展的程序中,離不開數字化、科技手段的有效賦能,近幾年各大險企也積極利用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與保險業務各個環節深度融合,以求實作降本增效、改善使用者體驗。

在行業主體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中郵保險也主動作為,力求進入數字化創新的第一梯隊。

2022年是中郵保險“新一代”數字化建設的科技元年,彼時,該公司提出了“以客戶為中心,以資料為驅動,實作企業經營管理全面數字化”的科技戰略願景,明确了以“兩年内進入行業先進行列”為發展目标,全面啟動企業級數字化轉型,加快打造“新一代”數字化平台。

觀測中郵保險數字化轉型的思路不難發現,其強化數字化平台的建設恰是順應了監管政策的導向。2022年1月,原銀保監會釋出《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從健全資料治理體系、增強資料管理能力、提高資料應用能力、加強資料品質控制等四個方面提升資料治理與應用能力;要加強自身科技能力的建設,加大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彈性供給,提高科技架構支撐能力,推動科技管理靈活轉型等。

從數字化轉型進展與成效上看,一年多來,中郵保險按照“服務流程線上化、業務處理自動化、應用場景智能化、專業營運集中化”的目标藍圖,建設了管道、營銷、客戶、營運、管理和技術六大平台,全面提升了數字化能力。

總體而言,中郵保險數字化轉型已達成第一階段目标。實作了客戶觸點全覆寫、業務營運資料化、業财資料一體化,強化了前沿數字技術和資料的應用。此外,其數字化能力也受到市場認可,斬獲“第五屆中國保險科技創新合作大會最佳大資料智能風控應用獎”榮譽。

那麼,數字化水準的提升在業務端的賦能效果幾何?舉例來看,2023年中郵保險聯合郵儲銀行開展了數智化轉型營銷活動,以數智化手段賦能保險“線上+線下”生态場景為契機,打造出全生命周期保障支撐、全流程客戶旅程優化、全方位矩陣覆寫營銷的“三全”服務新模式。

基于一系列科技應用的有效落地,中郵保險與郵儲銀行主管道的融合更加深入、高效,對客戶需求的洞察力與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最終助推了期交業務的發展,展現了數字化手段對保險業務品質與價值的賦能效應。

當然,數字化轉型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長周期、持續投入的過程。基于這樣的認知,中郵保險表示後續一方面将以數字化驅動業務發展,用數字化轉型推動經營治理全面變革;另一方面,以數字化提升管理效能,推進企業管理全流程數字化貫通。同時,加快自主研發隊伍和自主可控能力建設,打造高效的研發運維一體化體系。

深化改革創新

錨定一流險企戰略藍圖

險企的高品質發展,離不開對内外部環境的深刻把握。當今世界正面臨大變局,社會政治經濟較以往更加錯綜複雜,不确定性變量顯著增多,但形式愈是變幻莫測,就愈要求險企增強戰略定力,以主動破局的姿态,探索新機遇。

基于此,中郵保險特别提出了“打造一流險企”的中長期發展願景,并以此為錨點提升自身的核心競争力。近期,在該公司召開的2024年工作會議上,劉愛力就強調,希望中郵保險更加堅定打造一流險企的戰略自信與戰略自覺,努力開創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

對于要打造怎樣的一流險企和怎麼打造一流險企,中郵保險也有着深入的思考,繼2022年初步提出打造一流險企的“七個基本要求”之後,2023年國中郵保險正式明确了“七項标準”和“六個全面”戰略路徑,經過實踐和探索,中郵保險于2023年中進一步提出了黨建、創新、專業、科技、文化“五大引領”,全面啟動打造“最值得信賴的一流保險公司”。

中郵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韓廣嶽在2024年工作會議上指出,“七項标準”“六個全面”的戰略部署是打造一流險企的總綱,必須一以貫之地融入到發展、建設、管理各方面各環節;“五大引領”則是通往一流險企之路上的關鍵抓手,在目前以及今後較長一段時間也必須一以貫之。

的确,從中郵保險提出的“五大引領”來看,可謂硬實力、軟實力兼顧。這“五大引領”分别是:聚焦黨建引領,不斷夯實高品質發展政治保障;聚焦創新引領,持續優化體制機制;聚焦專業引領,全面提升市場化、專業化能力;聚焦科技引領,持續增強發展的最大動能;聚焦文化引領,潛心打造核心軟實力。

那麼,錨定中長期戰略願景之後,落眼2024年,中郵保險将如何乘勢而上,轉型攻堅?

針對目前中郵保險的發展階段,韓廣嶽坦言,目前中郵保險已經全面進入了加快打造一流險企的關鍵新階段,要統籌做優“立目前和利長遠、重經營和強管理、鍛長闆和補短闆、強總部和優省分、防風險和謀發展”五個方面的結合,着力提升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與全面性。2024年要做強“五大引領”,做優五個結合,努力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顯然,作為銀郵系險企龍頭,中郵保險正在以打造“一流險企”為契機,奔赴高品質發展之路。其中,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推進市場化改革、打造“一主多輔”的管道格局、布局康養生态以及深化數字化轉型等,便是中郵保險攻堅突破、行穩緻遠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