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都是技術合夥人被踢出局?
這兩天在一些平台上,看到了一個話題:别把技術看得太重,隻有窮人才會癡迷技術!
在技術這個方面,除非你有獨家的能力,而且還是獨一無二的也許你能有價值,但一般很多的技術都很容易讓市場給他定價;有些企業大度可以給你超出市場20%的薪水,但是企業很難給你超出500%的回報。
如果你做了一個企業的合夥人,你還是做技術的,那麼你就要想辦法做兩件事;第一技術保護,能否将一些核心的技術以自己的個人專利名義申請保護,這樣企業與你的技術至少有商業買賣的關系!第二方面逐漸脫離一線技術操作工崗位,學會培育技術班底,例如學習管理學,學習産品學,學會一些商業思維!進而讓你的技術思維和技術方法論在企業形成一套模式,而且還能疊代的模式!
也就是說要脫離産品的疊代模式,因為産品疊代更新的技術很快,而且這樣的技術人才很多,随着我們每個人的年齡增長,很多的技術崗位,如果沒有很強的壁壘;那麼年輕人上手肯定會更加容易!而且年輕人用工成本更低!特别是在網際網路行業,程式設計和設計等崗位就是典型!
技術合夥人最容易被踢出局最殘酷的現實是,在企業初期沒有什麼錢,需要你貢獻技術,而且也需要技術大佬來坐鎮,是以可以用很高的利潤去捆綁。甚至技術合夥人!但企業開始賺錢,有了更加健全的商業模式,你并沒有參與進去技術。
特别是技術無法跟上商業模式,或者技術思維無法跟上主流的方式。再加上技術效能無法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這些都會形成很多的危機!技術合夥人往往都需要伴随着企業去成長,而這個成長并非是讓你做深度的成長,而是廣度的成長;很多的技術癡迷者往往會鑽入到技術深度無法自拔,甚至為了攻克一個技術忘記了大局,這都是犯忌諱的事情!
說句實話,到了企業成熟期,一個技術合夥人的貢獻度就有限了。但如果你掌握了核心技術,而且還在行業能夠有一定話語權,你能主導做很多的技術方面的領先,讓同行望塵莫及。
說白了,技術合夥人不要跟着主流技術去成長,而是跟着行業的商業趨勢去成長,跟着行業的創新程度去成長,小心謹慎跨界進入的新技術和新商業,如果可以也要用技術思維加商業思維,學會擴張到其他行業,這樣才能坐技術合夥人的位置坐的安穩!
一句話,如果一個技術合夥人能夠做到不怕離開這家企業,而且還被很多同行企業人盯着你這個技術合夥人的時候,也許你是成功的!切記!不要有這樣的思想:“這麼多年,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也不要有“這麼多年我做了很多貢獻,什麼什麼是我實作的,這個産品功能那個地方是我做出來的,憑什麼要踢我出去”等等想法!
在一個企業裡面,也要有競争意識。特别是高層管理者或者合夥人,到了後期也許是後來的員工會盯着你的位置,也許是外部的一些人才也會盯着你的崗位,而且才開始要的待遇并不高,這?你怎麼玩?甚至有些企業甯願一次性給你支付完,願意給你補償讓你離開,因為從商業思維和商業戰略角度,長期價值能否有貢獻,這個是最重要的!而一個技術合夥人如果想要長期持續有貢獻,就一定要分出精力去擺脫技術思維。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