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作者:南宮欽

2022年5月6日,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個普通的露天汽車電影院迎來了非常特殊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沉寂的電影院人滿為患。

在車上坐着的人,大多是年紀比較大的夫婦,他們此次前來是為了紀念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50周年。

除此之外,在《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拍攝地,薩拉熱窩的電影院也有很多電影院重映了這個電影。市中心的博物館也舉辦了很隆重的紀念活動。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就連中國駐波黑大使館的從業人員都前去了電影的取景地,以表示對這部電影以及當時所展現的曆史事件表示的敬意。

這部電影45年前在中國上映,作為一部前南斯拉夫的戰争片,雖然它在上映的時候把一些劇情都删減掉了,但是它在當時仍然在大陸境内引起了一片轟動,更是人人稱贊的一部經典。

那麼《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究竟講了什麼?為什麼直到現在都讓很多人念念不忘呢?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南斯拉夫戰争片轟動中國

1972年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薩拉熱窩非常著名的斯肯德文化中心上映,在上映第一天就引發了當地市民的熱烈追捧,随即它就火遍了全球。

雖然這隻是一部間諜類的動作片,但是它的主角和地點都是有原型的。薩拉熱窩是波斯尼亞的首都,也是經濟、政治中心。

在二戰之後,薩拉熱窩也經曆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時刻。薩拉熱窩曾經是南斯拉夫的首都。薩拉熱窩風景秀麗,群山環繞。雖然地理面積不大,但是在這裡産生過很多曆史性的事件。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就是在這裡産生。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要講的是一個遊擊隊長憑借個人非常優秀的能力,以及與他同行的遊擊隊員的幫助,成功了揭露敵人陰謀而讓他們大獲全勝的一個故事。

至于為什麼《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受到這麼多人民的歡迎,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故事發生的背景。

在第一次大戰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薩拉熱窩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經曆過戰争之後,這個國家并沒有像之前發展的那樣繁榮。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1941年,德國的納粹入侵南斯拉夫之後,直接将薩拉熱窩當成一個目标進行轟炸。這個城市由此開始了它最黑暗的時刻。尤其是在1943年到1944年,他們遭遇了盟軍的轟炸,人民的生活也受到了破壞。

在這個混亂的時期,德國法西斯其實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薩拉熱窩人民在反抗中越挫越勇,蘇軍和盟軍也越發的英勇善戰起來。

在薩拉熱窩當地存在着很多遊擊隊,他們的聯合使得德軍處于一層又一層的包圍之下。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對于已經要失敗的德國來說,他們唯一能控制的地區隻有多瑙河這邊。他們需要從南斯拉夫和希臘撤軍,但是他們的部隊自己準備的燃料無法支撐他們回到柏林。

中間還需要靠薩拉熱窩的燃料才能夠保證他們後續燃料的充足。是以為了能夠周全的進行撤軍,德國的軍隊拟定了一個秘密的計劃,名叫“勞費爾行動”。

如果要確定這個計劃萬無一的實行,必須要防止當地的遊擊隊對他們進行阻撓。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其中薩拉熱窩群眾當中最著名的遊擊隊長就是瓦爾特。為了能夠逮捕這個遊擊隊隊長,德國軍隊付出了很多努力,他們甚至在薩拉熱窩待了一年的時間,抓捕審訊超過100名隊員。但是他們不僅連瓦爾特的身份都不知道,連他真實的樣貌都拿捏不清楚。

思考到這裡,德軍決定讓他們的上尉康德爾,利用這個機會假扮成瓦爾特和遊擊隊進行聯系,打探他們内部的消息。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身份受到認可,康德爾多次積極參與到當地的鬥争當中,甚至還和德軍互相配合,以展現自己的作戰能力、協調能力。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再加上本來遊擊隊當中就有德軍的眼線,是以康德爾很快就取得了遊擊隊的信任,迅速打進到他們的内部。

之後的行動當中,康德爾利用假象來迷惑遊擊隊隊員,給他們的計劃造成了諸多阻礙。

很快,接二連三的失敗就引發了其他遊擊隊長的注意。于是他們将計就計,決定不僅挖出假隊長,還有把與康德爾接頭的叛徒也抓出來。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與此同時,康德爾也在尋找真正的瓦爾特。康德爾得知隻有一個遊擊隊員知道瓦爾特的真實身份之後,他也進行了自己的計劃,而這個唯一知道瓦爾特身份的遊擊隊員就成為兩方争奪的目标。

在尋找真正瓦爾特的過程當中,遊擊隊經曆了很多傷亡,很多失敗,喪心病狂的德軍為了找到真正的瓦爾特,不惜用更多人的性命拿來當誘餌。

最終在瓦爾特的努力和全部薩拉熱窩遊擊隊員的配合下,他們終于抓住了内奸,也破壞了勞費爾行動,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受歡迎

而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之後,火遍了大江南北。大街小巷的電影海報、小人書和各種紀念照片都成為當時流行的趨勢。

與此同時,與電影有關的紀錄片、電視節目、博物館都異常的火爆,甚至還有一些藝術家僞造了一張流傳非常廣泛的中國産的瓦爾特牌啤酒的酒标。

與電影相關的各種周邊産品也深受人民的喜歡,比如說還有一本專門手繪的90頁的英雄連環畫。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當人民美術出版社将它引進到中國之後,成為了當時最成功的連環畫圖書之一,一經上市就脫銷,成為炙手可熱的圖書。2014年,它在中國發行超過了800萬冊。可見《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在國内的火爆程度。

不過,有一些看過這部片電視版的觀衆稱,其實在大陸上映的這部電影版删減很多鏡頭,時長超過20分鐘。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片段看起來并不連貫的原因,但是整體并沒有對電影造成很大的影響,是以依舊不影響電影在大陸的火爆程度。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與此同時,作為電影的男主角,他還多次來到中國進行活動。就在2017年,人民出版社還專門為他的主演出版了一部書。除此之外,男主角還多次在塞爾維亞會見到達此地的中國客人。

這部電影所傳達的勇敢抗擊外國侵略者的一種愛國情懷,不禁深深的镌刻在主演的心裡,也成為了一代中國人的記憶。

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當中的主角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弗拉基米爾-佩裡奇。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原型弗拉基米爾-佩裡奇

佩裡奇1919年12月出生于塞爾維亞。1939年加入了南斯拉夫共産黨。僅僅一年之後,他就來到了薩拉熱窩進行工作。

在德國的納粹入侵的時候,佩裡奇成為了薩拉熱窩地下遊擊隊當中最英勇善戰的成員,他主要負責的就是召集勞工進行運動。

1942年,佩裡奇加入遊擊隊,盡管他才20多歲,但是他的經驗已經相當豐富了。他率領着部隊多次和德軍進行作戰,效果顯著。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1943年,他回到薩拉熱窩擔任地下組織的上司者。為了能夠保密身份,他化名為瓦爾特。用這個别名建立一個新的身份,同時也建立起一個非常有效的地下情報網,佩裡奇不僅組織當地的遊擊隊進行活動,而且為他們提供了很多物質以及精神上的援助。

當時的佩裡奇不僅是遊擊隊的上司者,更是一個神龍不見尾的傳奇。雖然電影當中的行動是虛構的,但是它非常形象的表現出了佩裡奇在戰鬥過程當中英勇善戰的一面。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真實永遠比電影更危險和複雜。1945年,德軍面臨的情況越來越危急,而瓦爾特也開始了最後的行動,他當時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證薩拉熱窩的基礎設施能夠正常的運作,不被德軍所破壞,保證居民們正常的生活用水以及用電。

但是,盡管當時遊擊隊已經對薩拉熱窩的德軍發起了進攻,局勢也對佩裡奇有利。

在4月份某一天的晚上,佩裡奇卻在與敵人的鬥争當中不幸犧牲。在他犧牲的第二天,南斯拉夫遊擊隊就解放了薩拉熱窩。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1953年,佩裡奇被授予民族英雄的稱号,而這部反應佩裡奇真實故事的一篇電影,之是以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愛,也是因為像瓦爾特這樣的英雄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和感動,他們是抗擊德軍的英雄。

觀衆們被數以萬計個瓦爾特這樣勇敢機智的隊員所感動,他們保衛國家、抗擊德國納粹的決心令人感動。

這部影片在20世紀70年代上映的時候,震撼了無數中國觀衆的心,他們在民族解放戰争前默默無聞,英勇獻身。

他們的曆史與我們的曆史又是何曾的相似,可能這也是我們備受感動的原因之一。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根據南斯拉夫的不完全統計,他們的人民解放軍和遊擊隊在反法西斯戰争當中犧牲的人數超過30萬人。

這還隻是保守的統計,真正的損失遠遠比這個數字要多的多的多。這些電影當中用英勇善戰的遊擊隊員,那些果敢付出的普通人民,那些為國捐軀的表現都不是電影當中的刻意表現,真實的情況往往比電影展現的更加慘烈。

我們不應該忘記曆史,也不應該忘記之前每一個為了國家獨立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英雄們。

這些遊擊隊員為我們反法西斯戰争做出的貢獻,也值得我們一直被我們深深的記在心裡。

45年前轟動中國,南斯拉夫戰争片,劇情遭嚴重删減,依舊成為經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