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作者:商報數字

2024年2月2日是第28個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與人類福祉(Wetlands and Human Wellbeing),今年的主題強調了濕地與人類福祉息息相關,人類從濕地生态系統中汲取營養、靈感和複原力,呼籲行動起來保護修複濕地。日前,記者對邛海國家濕地公園進行了采訪。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航拍邛海濕地“夢裡水鄉”恢複成效,初步實作山水林田湖生态治理目标--攝影:葉鵬

據悉,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四川省西昌市,距離城區最近不足1公裡,屬于典型的城市濕地公園。2009年起涼山州、西昌市兩級黨委、政府實施邛海濕地保護與修複工程,完成了邛海濕地搶救性保護工作,修複湖濱帶32公裡,最大限度恢複了湖泊濕地水域,自然生态系統逐漸修複,濕地生态功能逐漸展現,使邛海國家濕地公園成為“高原上的明珠,春天裡的濕地”。它是以保護西昌城市飲用水源地和高原斷陷湖泊濕地為目标、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為方向、凝練綠色發展為主題建設而成的,是濕地保護與發展雙赢的典範。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邛海濕地保護修複工程,河口生态環境修複成效顯著,冬季的湖濱帶濕地成了鳥類栖息的樂園--攝影:楊軍

鳥類是全球生态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擔負着種子及營養物的輸送,參與系統内能量流動和無機物質循環,對所食獵物有密度制約作用,維持着生态系統的穩定性。此外,鳥類對人類而言,鳥類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利益是難以估量的。由于西昌獨特的氣候資源和良好的生态環境,使邛海成為大陸南方候鳥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每年有大量的鳥在邛海濕地過冬。邛海,不僅是人們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更是鳥類栖息嬉戲的天堂。随着生态恢複工程的實施,濕地生态環境逐漸得以修複,濕地鳥類的種群和數量也在年年攀升。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為全面、及時、準确地掌握越冬水鳥種群數量、分布、保護現狀及主要威脅因素,科學評估邛海濕地鳥類保護成效,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統一部署和安排,2024年1月5-15日,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邀請西昌學院和西昌愛鳥協會共同開展了“2024年全國越冬水鳥同步監測”。調查隊由西昌邛海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中心楊軍、李國祥、董文婧、方媛,西昌學院動物科學學院亓東明、趙金剛,西昌市愛鳥協會胡一平、傅定一等組成,分水路和陸路按28個監測點位同時對邛海越冬水鳥開展監測,并使用《陸生野生動物監測》APP對水鳥種類、數量、栖息地狀況、受幹擾及受威脅情況等資訊進行實時填報。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經彙總統計,從種類來看,本次監測到越冬水鳥37種,監測到國家二級保護越冬水鳥4種:紫水雞、黑頸䴙䴘、普通鵟、白胸翡翠。從數量來看,共監測到越冬水鳥6745隻。其中,白骨頂數量最多,2686隻,占39.8%;紅嘴鷗次之,771隻,占11.4%。

濕地生态環境持續改善,邛海流域鳥類種數破三百大關

紫水雞--攝影:楊軍

據初步分析,邛海濕地近5年鳥類種類和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經由整理、核實、彙總邛海愛鳥護鳥志願團隊的專家、攝影家、愛好者們的記錄資料,結合本輪水鳥同步監測的結果,截止2024年1月底,邛海流域鳥類達301種,鳥類物種記錄首次突破300種。這301種鳥類分屬18目69科,包括林鳥205種、水鳥96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5種,分别是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彩鹮、白尾海雕、黃胸鹀,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達45種。邛海濕地冬候鳥種類達100種,分屬12目19科。2023年新監測到5種鳥類(黃胸鹀、領鸺鹠、大鵟、家麻雀、白額燕鷗),其中:國家Ι級重點保護鳥類1種(黃胸鹀)、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2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