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作者:涵豆說電影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2007年4月2日上午,一場副國級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大量國家上司人,以及老一輩革命家和他們的子女前來悼念,他們不遠萬裡來此,是為了共同懷念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兒子——毛岸青。

一生坎坷的毛岸青

相較于哥哥毛岸英,在文史和影視劇資料中提到毛岸青的筆墨相對較少,我們有必要先來介紹一下毛岸青。1923年11月23日,毛岸青出生在湖南長沙,他的母親是楊開慧。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毛岸青出生的那時候,正值毛主席為了革命事業奔走忙碌的關鍵時期,沒過多久就離開家前往各地活動,以至于毛岸青在幼年的時候很少見到自己的父親,一直由母親和哥哥陪伴他長大。

不過好景不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産黨人和國民黨左派進步人士,湖南的軍閥也聞風而動,對毛主席的家人展開大搜捕行動,母親楊開慧開始帶着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三兄弟到處躲避國民黨的追殺。

在躲避追殺的過程中,楊開慧又參與組織了長沙、平江的黨組織地下鬥争,努力發展湖南農村的地下黨組織,整整堅持了三年。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1930年10月24日,楊開慧回家鄉探望孩子,不料卻被國民黨特務發現,随後帶着80多人包圍了楊開慧家,楊開慧和毛岸英不幸被逮捕。

在獄中,面對窮兇極惡的國民黨警備司令何健,楊開慧堅貞不屈,永不叛黨,面對嚴刑拷打絕對不透露出一個字。11月14日,在長沙識字嶺,楊開慧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9歲。

楊開慧犧牲後,我黨地下組織将毛主席的三個兒子救了出來,被秘密轉移到上海。在上海期間,兄弟三人過着颠沛流離的生活,年紀最小的毛岸龍患上了腹瀉性緊口痢疾,送醫醫治無效後不幸夭折。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毛岸青還在租界被喪心病狂的軍警用鐵棍打傷了頭部,原因就是毛岸青在電線杆上拿粉筆寫“打倒帝國主義”,這些舊社會的軍警完全不在乎對方是不是小孩子。這次重傷直接落下了病根,一直危害着毛岸青的健康。

在上海街頭,毛岸青和毛岸英兄弟倆無依無靠,隻能流落街頭,期間兩兄弟當過小工、要過飯、給人擦過鞋,可謂是遍嘗人間冷暖。為了活下來,兩兄弟曾困難到三個月沒吃早飯,忍受着周圍流浪兒和混混的欺負。

直到五年之後,瘦骨嶙峋的兩兄弟才在上海的一間破廟中,被我黨的地下組織發現,得到了妥善安置,毛岸青還被帶到醫院看病,不過此時已經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毛岸青腦部的創傷将會一直伴随終身。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為了将哥倆保護起來,我黨地下組織将他們送到蘇聯留學,黨組織特地聯系了張學良将軍的部下,愛國将領李杜,由李杜護送輾轉來到莫斯科的自家保育學校,這裡有很多共産國際的人在此照料,這下兄弟倆的苦日子終于結束了。

在蘇聯留學期間,一切都是重新開始,然而好景不長,兩兄弟在蘇聯沒待幾年,蘇聯衛國戰争爆發,兄弟倆也為蘇聯的衛國戰争做出貢獻。毛岸英先是上前線參加戰鬥,參加過收複白俄羅斯和波蘭、捷克的戰鬥,在戰場表現出色,還受到過斯大林的接見。

而毛岸青因為身體原因隻能留守後方挖戰壕、照顧傷員。1945年二戰結束後,兩兄弟又在蘇聯待了兩年,毛岸青還考入了蘇聯莫斯科東方語言學院,等到解放戰争爆發後才陸續回國。

毛岸青主動前往基層鍛煉自我

1947年,闊别祖國十年的毛岸青終于回到大陸,由蔡暢和李富春介紹,順利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見到了父親毛澤東。毛主席見到毛岸青很是感動,要知道上次父子兩人見面還是在毛岸青很小的時候,毛岸青這些年已經長大,成為一個23歲的小夥子了。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父子兩人聚在一起沒多久後,毛主席決定讓毛岸青去基層工作一段時間,豐富一下閱曆,于是毛岸青來到了黑龍江克山縣的農村工作,參與土地革命試點工作。

在黑龍江克山縣工作期間,雖然毛岸青自己是毛主席的二兒子,但毛岸青并沒有顯露出來,而是化名楊永壽,和普通的土改隊員同吃同住,一起工作。

由于毛岸青在蘇聯生活了好多年,很少說漢語,日常交流都是用俄語,有時候和同志們交談也動不動就蹦出來幾句俄語,逗得同志們捧腹大笑。

毛岸青甚至連筷子都不會用,沒有刀叉,吃飯直接“手抓飯”,克山縣的同志們也很熱情,教這個“蘇聯同志”使用筷子,東北的酸菜粉條、大餅子吃起來也很舒服。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毛岸青也很要強,像國小生一樣,重新學習漢語讀書寫字,将自己老家的湖南話放在一邊,學習國語,逐漸适應了東北的生活。

在黑龍江的冬天裡,毛岸青最喜歡的就是坐着爬犁去農民家調研,小馬拉着爬犁在茫茫雪地上飛跑,十分惬意。一次下大雪,大家發現毛岸青不見了,大家都知道毛岸青身體不是特别好,害怕他在外面被凍壞了,就都出去找。

結果毛岸青就坐在雪地裡,朝着大家夥樂呢。不過在隆冬時節,坐爬犁不能長時間久坐,需要時常從爬犁上下來活動一下,毛岸青一次走的時間過長,角磨了一個血泡,隊友連忙為他挑了血泡,這才恢複如初。

熟悉了工作之後,毛岸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土改的過程中,有的南方來的幹部行動過激,将很多中農和地主不分青紅皂白統統打倒。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而東北的情況不同于中國别的地方,這裡地廣人稀,物産豐富,每家每戶都有很多的地和糧食,都是靠自己努力才當上的地主,很少出現南方地主那樣剝削窮人的情況。

很多地主和富農都被解放軍土改工作隊莫名其妙的打倒,資産充公,最嚴重的時候竟一天有16個地主自殺。

毛岸青看到這些悲慘的情況後,也迅速向上級反映情況,于是省委派出工作組前來糾正“鬥争擴大化”的問題,東北局和滿洲省委也引以為戒,克山縣糾正和防止土改擴大化成為了全國典範。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冬天過去後,克山縣農村迎來新一年的播種時機,可毛岸青發現,克山縣的農民多數缺乏勞動力和牲畜,僅有11%的農民可以獨立完成生産,于是毛岸青靈機一動,拿出在蘇聯學習的知識,提出農業互助合作的理念,借鑒蘇聯農莊合作的成功經驗。

在閑暇時間,毛岸青喜歡演講,一次在克山中學的時候,毛岸青講到激動時候,直接站起來喊出了俄語,再次把大家都逗樂了。

毛岸青還喜歡吹長笛,還教生産隊的隊員唱蘇聯歌曲,像《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根據後來毛岸青的同僚回憶,毛岸青的長笛吹的十分好聽,在1948年的春節晚會上大家聽了都給他鼓掌。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1948年5月,毛岸青指導農民結束了春天播種,看着黑土地上生長茂盛的莊稼,毛岸青十分高興,此時省委書記王鶴壽來到克山視察,滿意的對毛岸青說:“楊永壽同志,你的任務圓滿完成,可以回去了。”

毛岸青這才戀戀不舍的離開這片黑土地,和同志們互道珍重後坐火車南下入關。等到毛岸青走了,王鶴壽和克山縣的上司韓玉告訴大家:“楊永壽真名是毛岸青,就是毛主席的二兒子啊,他的母親是楊開慧烈士。”大家這才恍然大悟。

回到北京之後,毛岸青由于俄語出色,在中共中央的宣傳部工作,長期緻力于翻譯俄文材料的工作。建國之後不久,抗美援朝戰争爆發,毛主席的大兒子毛岸英前往抗美援朝前線。

在志願軍司令部擔任翻譯和秘書工作,臨行前,父子三人見了面,可沒想到這竟是永别。1950年11月25日,美軍空襲了志願軍指揮部,毛岸英不幸壯烈犧牲。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不久之後,噩耗傳到北京,毛主席痛哭不已,毛岸英的犧牲,對于毛岸青的打擊也十分大,哥哥毛岸英可是陪着他時間最長的親人,毛岸青悲痛至極,很難接受這個現實,大腦的舊傷又犯了,毛主席隻能讓毛岸青飛到蘇聯接受醫治。

不過遠離祖國,毛岸青一個人在蘇聯待的十分不适應,托嫂子劉思齊告訴毛主席,毛岸青想盡快回國,于是毛岸青在大連的南山飯店療養。

轉眼間幾年的時間過去了,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女士來到大連探望毛岸青,她的二女兒邵華從北大中文系放假回家,也跟随母親來大連玩。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就這樣,邵華和母親見到了毛岸青。令人沒想到的是,邵華和毛岸青關系很好,兩人一來二去聊得很投機,毛岸青還挽着邵華的手在大連散步,慢慢确立了關系。1960年,兩人在大連飯店舉辦了婚禮,幾年之後,兩人的兒子毛新宇出生。

毛岸青的追悼會上,毛家人都前來出席

可以說,邵華的出現緩解了毛岸青的痛苦,但随着年紀的增長,頭部創傷導緻的病根也越發嚴重。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歲。在毛岸青的追悼會上,很多老幹部在子女的攙扶下,都到場為他送行。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在追悼會上,除了毛岸青的夫人邵華,兒子毛新宇,還出現了三位特殊人物,她們都是毛家人,她們分别是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毛主席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毛岸青的兩個妹妹:李敏和李讷。

雖然李敏和李讷和毛岸青是同父異母的妹妹,但她們姐妹兩個都很敬重這位小哥哥,從心裡佩服他的革命意志,同情他在革命鬥争歲月受到的磨難。

在1993年的時候,正值毛主席誕辰100周年,毛岸青忍着病痛,決定出版一部反映毛主席革命生涯的著作,這個想法被中央上司知道了,于是盡全力支援毛岸青完成這項工作。

07年毛岸青在京逝世,追悼會高至“副國級”,還來了3位特殊人物

于是毛岸青将嫂子劉思齊和兩個妹妹找來,大家共同努力,将600多萬字的巨著《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系列叢書出版,算是對毛主席偉大的一生的紀念。

可以說,毛岸青的一生都是鬥争的一生,他總是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為我們能夠深入了解毛主席,貢獻了很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