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兒媳要回娘家過年遭蠻橫公公扇耳光
大清早亡了,但有些人還是活在封建殘餘裡。
安徽一位公公因為兒媳想回娘家過年,竟然狠狠扇了兒媳一巴掌,打得她腦袋嗡嗡作響,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看着滿臉委屈的兒媳,公公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怒斥兒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讓她“不要一天天總想着往娘家跑”。
看到這裡也許有網友會說,肯定是這個兒媳不好,隔三差五回娘家,惹得公公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實際上該女子為遠嫁,老家是貴州的,結婚3年隻回過一次娘家,距離上次回娘家已經整整兩年過去了。
雖說已經嫁人了,女兒始終是父母的心頭肉,女兒回家探望父母天經地義,公公也是為人父母,怎麼就不能将心比心呢。
兒媳并未對公公有任何失禮的地方,隻是說了一句:“我哪怕到老了,也是我爸媽的女兒,今年肯定要回家的。”
從小到大親生父母都沒動過一根指頭的兒媳,就被公公猝不及防地怒扇了一巴掌。
也許這位公公自以為是一家之主,兒子兒媳都要聽他安排,也許這位公公把兒媳當做使喚丫頭,擔心她回娘家過年沒人伺候自己了。
但無論是哪種想法和理由,身為公公都沒有權利打兒媳婦。
别說是公公了,就算是親生父親也不能随意打女兒,後來所謂的情緒激動高血壓犯了等解釋都是蒼白的。
就這樣,蠻橫霸道的公公一巴掌打碎了原本和睦美滿的家庭。
原本這位貴州兒媳是非常孝順能幹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不說,對公公婆婆比對親生父母還好。
隔三差五給他們買禮物,一有時間就在他們身邊陪伴和照顧。
隻是很可惜,她的付出一開始公公婆婆可能還會感動,時間久了就理所應當了,甚至覺得兒媳就該這樣做。
幸好女子老公是個明事理的,把妻子的付出全部看在眼裡。
當他親眼目睹自己的爸爸打了自己的妻子,他毅然決然地站在妻子這邊,霸氣側漏地為妻子撐腰。
他做出了一個令人佩服的決定,開車1600公裡帶妻子回貴州娘家,還決定賣掉安徽的房子在貴州安家。
當然,如果有一天父母老了他是會回來盡孝道的,這也是作為兒子對父母應盡的贍養責任。
但兒媳明确表态,她是不會回來的,她沒有這個義務。
02、你的真心真意不值得尖酸刻薄的婆家
個人非常了解這位兒媳婦的做法,因為一旦心被寒透了,就再也暖不回來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對婆婆隻能做到盡義務三個字。
跟她住在一起讓她吃飽穿暖有人陪,但想讓我對她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說句實在話,隔壁鄰居家半身不遂的阿姨,我都能隔三差五過去陪她聊天,攙扶她去院子裡曬太陽,幾天不去還很挂念。
但我不想跟婆婆多講一個字,甚至不願多看她一眼,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在我眼裡她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我今天對她的這種态度,不能說是她自作自受,也是因果循環。
我的家境比較優越,老公家一貧如洗,但我的父母也不嫌貧愛富,我結婚時他們沒要一分錢彩禮,反而陪嫁了特别豐厚的嫁妝。
電視、空調、洗衣機、沙發、成套的家具就不說了,瓦斯竈瓦斯罐甚至蒼蠅拍子雞毛撣子我都買齊了。
25年前的小縣城幾乎都是自建房,老公家沒錢,我父母便主動借錢給他家蓋房子,樓上樓下所有裝修,全部都是我父母出錢。
不單如此,家裡還陪嫁了一間正在營業的店,店鋪裝修加貨物也不少錢。
婚後我也從不吝啬,不僅往家裡買各種生活用品,還給公公婆婆買吃的穿的,從來沒有過分毫私心。
可能真是太容易得到的就不珍惜,甚至覺得一切都是應該的吧,公公還是挺不錯的,婆婆就一言難盡了。
我每天都要忙店裡,每個月有幾天從淩晨就開始忙,但是她看不見你辛苦,隻看到你睡懶覺和不太做家務。
她自己從來不幹活,偏偏又很挑剔,不做說你不做了,做又責怪你做不好,事無巨細沒有她不指責的。
明明房子至少有我一大半的付出,在她眼裡我就是個外人。
家裡一切都是她的,我的家人不能去,我的朋友不能去,無論誰去都沒好臉色,還會明目張膽往外趕,張嘴罵人的話一般人想不出來。
我娘家有錢我能賺錢時婆婆都是這種态度,後來我爸爸做生意遇到困難,我也投資失敗時,她更是冷嘲熱諷百般羞辱。
她的尖酸刻薄,不亞于文章開頭女子公公扇過來的巴掌。
對自己外孫子吝啬到極緻也就罷了,她連自己的親孫子也不怎麼帶,也沒買過一包奶粉或一件衣服。
毫不誇張地說,婆婆沒有一個朋友,左鄰右舍都不喜歡她,公公家的所有親戚也不願和她來往,她帶給我的都是痛苦和傷害。
唯一的一絲溫暖,是我剖腹産第三天,她來到醫院看到我的腳露在外面,上去握了一下說:“有點涼。”
我最無法釋懷的,是我掏心掏肺地對婆家好,從來沒有過絲毫私心,婆婆卻在錢上對我百般算計。
03、因果循環每個人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輩子我都忘不掉婆婆問我要錢的那副嘴臉,仿佛我欠她一樣。
那一年公公重病,恰好娘家和我自己生意失利經濟困難,但我還是跟朋友借了帶利息的錢,老公提前離家為公公辦住院手續。
而我隻留了120塊錢給自己和兒子以備不時之需。
那時的我不過二十多歲,還沒經曆過人心的險惡,不知道在婆婆眼裡我就是永無止境的提款機。
公公去醫院的頭天晚上,她惡狠狠地問我要錢,那猙獰的面孔,讓我一下子就懵了,給父母打電話時泣不成聲。
我的爸爸連夜送了一筆錢過來,而我抱着孩子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為了讓公公不受公共交通的颠簸,畢竟四五個小時的車程,爸爸專門找來了一輛私家車。
萬萬沒想到,婆婆再次把我堵在衛生間繼續要錢:“車錢呢?這錢也必須你來出。”
從小到大我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他們從來也沒教過我在金錢上斤斤計較,出嫁時更是千叮咛萬囑咐要對公婆好。
我發自内心地把公婆當成一家人,全心全意地為家庭付出,可惜我不計較不代表别人不計較,我對人好未必換來别人的好。
公公在世時還能讓婆婆收斂,公公去世後婆婆變本加厲。
因為她我連續失眠好幾年,好不容易睡着了,也是跟她打架吵架,現實中不能做的,全部都在夢境中發洩出來。
就這樣,她一直作到我對她發自内心地痛恨和厭惡,對她再也沒有半分婆媳情義。
如果不是老公忠厚老實明事理,對我的父母也很好,再看在孩子的面上,我早就離婚了。
如果不是公公去世的早,婆婆完全不願意自理(不是無法自理),我的父母堅持讓我不要記恨婆婆,我早就撺掇老公離開這個家了。
直到現在我都想不通,婆婆為什麼會是如此自私自利冷血無情的一個人,想到以前她的所作所為,還會氣到睡不着。
如今的她早已老去,再也沒了以往的嚣張跋扈,我有時覺得腰身佝偻的她很可憐,想對她親熱一點,但實在做不到。
我能做的,就是教導自己的兒子孝順奶奶,哪怕我從内心深處依然排斥她,對她眼不見心不煩。
我還能做的,就是在心裡将她引以為戒,我受過的所有苦,絕對不會讓我未來的兒媳婦嘗到一絲一毫。
我始終希望将心比心以心換心,任何人的付出都不是理所當然。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你對兒媳揮起巴掌機關算盡時,就應該預料到會有什麼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