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作者:七葉讀書閣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關注一下,鐵汁!

1917年,北京大雪紛飛。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行動沉穩地走下馬車。校工們連忙向其鞠躬,沒想到,他也摘下禮帽,鄭重其事地回禮。在場之人都驚呆了:這在北大可是從未有過的“怪事”。

這位男子是新任“内閣大臣”蔡元培。在此之前北大已經換了5任校長,其中不乏有勇有謀之能士,但終究無法改變北大烏煙瘴氣的腐敗氛圍。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京城名妓賽金花、小鳳仙挂牌過的上林仙館

(一)百年前的北大,烏煙瘴氣,官僚習氣十分濃厚,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哪裡有最高學府的樣子?

請看許德珩《回憶蔡元培先生》中所雲:

蔡先生是1917年1月到北大就職的,在此以前的北大,是一座封建思想、官僚習氣十分濃厚的學府,一些有錢的學生,帶聽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對讀書毫無興趣,教員中不少人不學無術,吃飯混日子,教課是陳陳相因,敷衍塞責。

顧颉剛《蔡元培先生與五四運動》裡有類似記述:

1913年我考入北大預科時,學校像個衙門,沒有多少學術氣氛。有的老師不學無術,一心隻想當官;有的教師本身就是北洋政府的官僚,學問不大,架子卻不小。那時的北大有一種壞現象:一些有錢的教師和學生,吃過晚飯後就坐洋車奔“八大胡同”(妓女集中地段),是以妓院中稱“兩院一堂”是最好的主顧(“兩院”指參、衆兩院,“一堂”指北大,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那時在學生中還流行一種壞風氣,就是“結十兄弟”。十個氣味相投的學生結拜作兄弟,畢業後大家鑽營作官,誰的官大,其他九人就到他手下當科長、當秘書,撈個一官半職,有福同享,這樣的學校,哪能出人才?隻能培養出一批貪官污吏!蔡元培先生來校之前,北大搞得烏煙瘴氣,哪裡像什麼最高學府?

北京大學也是以被谑稱為“探豔團”、“賭窟”。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八大胡同”的那些頭牌姑娘們

(二)探索救國之道,教書育人、啟發民智

1894年,蔡元培26歲,甲午中日戰争爆發,《馬關條約》簽訂。

蔡元培揮淚寫下“可為痛哭流涕長太息者也”,發奮要探索救國之道。

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害,維新變法失敗。蔡元培反思康、梁失敗的原因:“不先培養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數人弋取政權,排斥頑舊,不能不情見勢绌。”

以一介布衣的身份來實踐教書育人、啟發民智的理想。

1917年,在北大接連換了5任校長之後,蔡元培受友人邀請回國。期待蔡元培能“開出一種風氣,釀成一大潮流,影響到全國,收果于後代”。

這就有了開頭的一幕,蔡元培給校工們回禮。他每天經過校門,都脫帽鞠躬,向校警還禮,久而久之,他的儒雅風流,待人接物一視同仁的形象,成為北大校園内不可或缺的風景線。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蔡元培

(三)第一步“招攬人才”——三顧茅廬陳獨秀,一股清風英雄聚

“要成事,先要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這一點比維新變法失敗的康、梁可聰明多了。先培養革新的人才,壯大自己的隊伍,才有力量對抗舊勢力。

當時陳獨秀正在主編《新青年》雜志,倡導民主、科學、自由。

蔡元培想要啟發民智,整治北大腐朽官僚氣息,不正好就是需要這種精神嘛!

于是,蔡元培多次去找陳獨秀,有時候去得太早,便坐在門口一直靜等陳獨秀醒來。當時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新青年》正風生水起,他本無意于北上,但最終被蔡元培說服,接受聘用做北大的文科學長,當時有“三顧茅廬”的美談。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覺醒年代》中的蔡元培

《新青年》的陳獨秀來到北大,就像磁鐵一樣。把胡适、李大钊、錢玄同等也吸引而來,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四)生活中溫文爾雅,面對鬥争卻臨危不懼。

“招攬人才”第一步完成,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新青年。但勢必會遭到舊勢力的反對。

(1)當時,反對派林纾在小說《妖夢》中将胡适拟作“秦二世”,稱陳獨秀為“貓頭鷹”,更罵蔡元培是大烏龜。蔡元培當天即發表《緻〈公言報〉函并附答林琴南君函》,公開回擊林纾的挑釁,理直氣壯地為北大的新派教員辯護。

(2)蔡元培招收9名女大學生,開了國立大學男女同校的先河。

(3)軍閥張作霖曾對司令講:“蔡元培鬧得很兇,男女同學有傷風化,為什麼不把他看管起來?”甚至有軍閥揚言要“在景山架大炮,對着北大”。蔡元培亦無畏懼,據理駁斥。

(4)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軍警出動,逮捕了32名學生,蔡元培不斷與警察廳、教育部周旋,營救學生,甚至“願以一人抵罪”。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京師大學堂

(五)第二步“制度改革”,有好的土壤(制度),種子(新勢力)才能發芽。

(1)成立“進德會”,規範學生教師的品德。

制定“三不”即戒賭、戒嫖、戒娶妾為基礎的三個等級的會員條件。

要求師生員工選擇承諾:

甲種會員,不嫖,不賭,不娶妾。

乙種會員,于前三戒外,加不作官吏、不作議員二戒。

丙種會員,于前五戒外,加不吸煙、不飲酒、不食肉三戒。

“吃花酒、逛窯子”再也沒有了。

(2)将“學年制”改為“選科制”,也就是今天的學分制。

所謂“學年制”就是學完一定的時長。

這下老師、學生,也不能混日子了,學分不夠,沒法畢業。

同時也讓學生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利。

(3)還有很多制度,在此就不一一講述了,其中就包括前面講的“男女學生同校”。

蔡元培将此辦學方針概括為“囊括大典,網羅衆家,思想自由,相容并包”16字箴言。陳獨秀晚年感慨地說,蔡孑民先生“容納異己的雅量,尊重學術思想自由的卓見,在習于專制、好同惡異的東方人中實所罕有”。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北京大學

(六)正是“蔡先生”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才把腐朽的京師大學堂,變為了今天學術巅峰的最高學府。

1940年3月5日,72歲的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死後無一間屋、一寸土,且欠下千餘元醫藥費。其臨終前反複念叨“科學救國”“美育救國”,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情感所寄。

北大5年換5任校長,學生喝花酒教師逛妓院,怎麼成為最高學府的?

蔡元培

今天我們過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大師們卻早已逝去。

聽雲間鳳鳴,學大師風采。歡迎關注@七葉讀書閣我們一起品味人生。